


李塔村位于安塞区招安镇9公里处,为招安镇的东大门。是一条正南北走向、约十五华里的山沟,四面环山,村内有小溪流出,民居村落依山傍水。2016年,李塔村与原龙石头村、杨圪堵村合并成为龙石头村。
恬静悠闲 从延安市区出发,驱车向西北方向前行,来到川道上的龙石头村,从这里开始进沟,不一会儿就来到李塔古村落。
4月份的陕北春光无限好,刚一进村,漫山遍野的桃花随即入眼来,穿梭其中,闻到淡淡的花香,清新自然,宛如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李塔古村落历史悠久,风貌独特,但却甚少被人知晓。我们跟随着镇上的工作人员,一边听着他们的介绍一边沿着村里的蜿蜒小道走访探寻,越往里面走越宽敞,站在高处望去,整个村庄呈葫芦形状,沟壑环绕,形成北高南低的态势。
村子中心地带的几处院落,早已无人居住,但许多古窑、古树、古井、古院还保存得十分完整。记者看到,最显眼的是三处较大的院落,窑洞都是用石头砌成,纵横相交,院落宽大,兼有门楼,就连硷畔也是用石板垒砌起来的,部分呈拱形状以夯实稳固。从现状可以看出当时这些人家想必是家境殷实,“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其中一个院子的石门楼两侧刻有这样的对联,这样朴实的期盼,大概是每一个家庭的愿望。
沿着院落层层分布的格局,记者从村里走一圈下来,很少见到村民。直到在一处大石板台前,碰到出来散步的村民马文芳,75岁的马文芳从19岁嫁到李塔,就一直在这里生活,一辈子踏踏实实以种地为生。“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了,剩下的人都在地里干活去了。”正值春耕季节,村民都赶着种植的黄金时间,在世代生活的土地上辛勤耕作着,一派恬静悠闲的农耕景象。
马文芳告诉记者,这些古窑洞从她嫁到村子以前就存在着,听老人们讲,这都是以前的地主、有钱人住的地方。记者看到,在几处老院子里,因为年久无人居住,杂草丛生,但窑洞却依旧完好,木石结构的门楼上雕刻着不同的造型纹理,有花有动物还有刻着的字,也许这里面就藏着李塔的历史,这些雕刻就是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历史悠远
招安镇位于安塞区西南部的杏子川中游,自古即为秦汉边塞要地、唐宋关隘重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杏子河数千年滋养、润泽的浑州川(今杏子川),哺育了招安神奇的塞上风采、北国神韵。
李塔村交通便利、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有李塔古村、李塔寨、中共七大首选会址遗迹等。
据《宋史》记载,李塔村前有李塔寨,有古井,历史悠久。出土有明朝天启四年(1624)的古墓石刻,刻有“奕世文明”四字,摩崖石刻雕有卧鹿、卧龙、奔马等。由于多年来风雨侵蚀、雨水冲刷,大部分窑洞年久失修、自然老化,但李塔古村仍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窑、古树、古井、古院等历史建筑。近年来,刘文西与黄土画派的多名艺术家经常在此写生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