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第一中学初一(8)班班主任李宝艳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给学生辅导 本报记者 杜方远
短短两年时间,在新区教育还没来得及交一份“数字偏好”的“答卷”之前,当你听到“还是要把娃娃送到新区去上学”,是否会感到颇有些诧异?目前,新区第一小学、新区第一中学、新区高级中学共吸纳了2985名学生,272名教师。而正是这一群斗志昂扬的精英团队,共同创造了新区教育的神话。按新区社会事务局局长黑鹏杰的话说,“在新区教育品牌的塑造过程中,新区教育的特色会越来越鲜明,新区教育的魅力会越来越迷人。我们有理由坚信,受教并受益于新区教育的学生们,也会把这里当成受益并成才的首选之地。”
新教师学历高老教师有经验 名师出高徒,这是人们普遍的认知,新区学校的组建,也不例外。当初,高标准、严要求,天南地北地招聘教师的事,曾经在社会上引起过一阵不小的骚动和赞叹。所谓高标准、严要求,就是“新教师学历高,老教师有经验”,所招聘的免费师范生全部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这6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类高校,老教师则必须是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骨干教师,并有至少带过两轮毕业班从教经验的才有资格竞聘。目前,这272名现有教师中光省级教学能手、带头人就有47人。这样的教育队伍、人才结构,不可谓不精良、不给力。这一高起点的“招兵买马”,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也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在观望中对新区学校的教育充满了期许。
招生之初,一些家长表达出了他们的担忧,“一个新学校嘛,教学成果究竟咋样,还需要时间去证明。我才不愿意把孩子放在新区学校里当试验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的顾虑被学校严格的管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良的学风打消了。“面对一个新学校的建设,我们一定要借鉴名校资源,迅速辐射、带动、引领延安的教育,在学校建设和学校管理中,秉承延安精神,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建设学校,用‘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管理学校、用‘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创新改革,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境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奋进的团队,让校长以教育家的情怀、教师以创业创新的姿态去实现教育理想,学生生源、师资队伍等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才会被一一解决。”黑鹏杰自信地说。
学校跟着社区跑“大班额”率先被“终结” 据了解,根据整个新区的北、东、西三区建设情况和将来的人口分布,新区总体规划建设各类学校22所,其中幼儿园5所、小学8所、初中5所、高中4所。针对新区北区一期建设情况,目前办学规模分别为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1所。
目前,新区正在建设的有5所幼儿园、第二小学、第二初中(计划2017年9月投入使用);正在办理建设前期手续的有新区第三小学、第三初中、第四小学,计划2017年8月动工,于2018年秋季投入使用。据了解,新区的学校建设充分体现了两大特点,即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硬件设施一流,所建学校的落地要跟着社区跑,让学生真正做到就近入学;在班额分配上,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幼儿园平均每班人数不超过30人、小学一个班人数不超过45人,初、高中每班人数不超过50人。如突破以上人数,要通过班级全体代课老师和全班学生联席会议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如此一来,被人们所惯常诟病的“大班额”在新区将率先被“终结”。
2017年,新区提供的学前教育学位可达1350人,幼儿园分别与西安第一保育园(原陕甘宁边区保育院)、西安天鼎保育院、洛杉矶保育院联合办学。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和提升延安学前教育质量,为办好新区学前教育指明了方向。
坚持教育家治校实行“三自一包” 就目前新区已经招生运作的、各类学校都坚持推行的“公办体制,民办运作”模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原则上不收费用,高中阶段按“三限”政策执行,体现办学机制的灵活性。该模式的直接好处是既能保障办学经费,又能实现校长的自主管理。新区管委会尊重办学和教学规律,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保障充足的经费和师资力量,不直接干预学校的自我管理,把更大的自主权限交给校长,真正实现教育家治校,以推动学校探索办学的体制创新。学校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接受纪工委、社会事务局、组织人事部、财务部的日常监管。校长三年一聘,在全国范围内选拔。
各学校管理实行“三自一包”制,即办学自主、收入分配自主、人员调配自主、实行经费总额承包制。经费来源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类为事业单位工资;一类为学生的营养餐计划、公共经费和合作办学经费等。
新区学校践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遵循“标准高、理念新、机制新、人性化、管理严、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打造全国知名的示范性学校。高标准,即教育目标定位高,硬件先进,教职人员待遇高,教学水平高;理念新,即加强教学和管理理念创新,探索适宜新区的教学理念,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机制新,即创新办学体制和模式,为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提供条件;管理严,即对教师的日常言行和工作考核要求严,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严,对学生的学习成长目标严,坚持从严治校;国际化,即聘任华裔外教从事外语教学工作,逐步实现双语教学,并在国外建立友好关系学校,为师生游学创造条件和搭建平台。同时,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严格按照“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精细化、人文化”的办法进行管理。
素质教育载体多元办学特色日渐明晰 围绕打造延安教育新高地,塑造新区教育品牌的长远目标,新区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办学治校,办学特色逐渐明晰起来,集中体现在搭建多种平台和载体,让素质教育渗透进教学的诸多环节,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新区小学响亮地提出了“以爱育爱”的理念;初高中则将“红色基因是魂,黄土高坡是根,蓝色科技是梦,让学生用三原色任意涂抹世界”的教育理念高高地镌刻于教学建筑的墙上。这一些新颖的教育理念,营造出深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教化着每个学生。
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延安精神,红色文化进校园。学校会经常不定期地邀请延安革命纪念馆的流动讲解站进校园传播红色文化,同时,学校也积极培养小小讲解员,利用节假日让学生们前往革命旧址给游客讲解。为了弘扬长征精神,面向初中和高中生开展远足活动,学生们的红色远足活动通常要花6个小时行程20公里,既强健了体魄,又受到了革命精神的洗礼。学校还经常举办延安精神演讲和红色歌曲比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撰写演讲稿的写作能力。
特色部室建设,承载专项的教育目标,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新区初高中采用的是全封闭教学管理模式,为丰富课余生活,特色部室建设把一批有特长的学生团结在一起,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特色部室包括心理咨询室、健身活动室、室内体育馆。其中,小学特色室有沙画室、乐高机器人部室、游泳馆、拉丁舞社、合唱团、陶艺馆;初中部室建有天文地理室、烹饪社、驾驶社、身心兼修社、3D打印室、探究室、创客室、创意服装社;高中部室则为:茶艺、经室、书法、推理社、格物社、物语社。仅就这些部室、社团而言,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但可以看出都把国学的精要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新区办学的一大特色。
建立游学制度,与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加拿大三一大学签订留学直通车协议,高三学生可直通留学,也可互派游学进行考察交流。并同加拿大兰利基督学校签订姊妹学校,能够让学生以游学的方式,走出国门、开阔视野,这也是新区国际化办学理念的一种集中体现。
加强两操一课、阳光体育(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每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一小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卫生习惯。有一个让家长们津津乐道的举措,那就是小学低年级段(1-3年级)一般不留家庭作业,或家庭作业的总量所花费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高年级则不超过60分钟。并且作业内容性质主要以探究性、实践性为主。
说不完的新区教育 每个人心中有杆秤 每到入学时间,家长们之间相互询问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娃娃今年能到新区上学不?”听到最多的一句社会评价,就是:“能把娃娃送到区学校就不去西安上了。”记者在采访时遇到一位初二学生的家长,她把儿子送到学校,开车返家,一路上就这一社会的普遍评价谈起了自己的看法。她对记者说:“从新区学生的入学难度和招收录取的分数线来看,能进入新区学校,学习不行根本不可能,想走点关系或者花点钱,也根本走不通。那既然进了新区学校,对孩子来说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对家长来说,除了全力支持和配合,还要教育孩子建立自豪感和信心。说实话,现在我儿子进了班委,还被选进了学生会去参与学校一些事务的管理,我感觉孩子身上的变化很大,我很知足。”
“虽然小学不布置作业,但孩子的考试成绩好。”一位小学家长如是说,“现在家长都跟不上趟了,老师连作业都不布置,心里反而没底了。我同学的孩子在另一所小学上学,作业量不小,难度还很大,有的题家长都不会。我们的孩子倒好,玩得挺美,考试下来,成绩也不错。一开始,我们也担心,现在干脆依赖上老师了,老师叫咋配合,我们就咋配合。”
在新区,家长们惊奇地发现,这里不存在什么“火箭班”“重点班”一说。学校不搞“取长补短”的表面均衡,而是“填谷扬峰”,寻求更高标准上的动态式均衡,也被称之为高位均衡教育。每到教师节等重要节假日,学校都会加强师德教育,杜绝不正之风,并慰问一线教师,倡导文明过节,学生除了祝福的卡片可能连一个苹果都送不出去。因为办学章程上有规定,不许教师接受家长的请吃和送礼,一旦发现就可能被学校辞退。
学生原则上一天学习不超过8小时,课余时间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推行教师“走班制”,晚9点前所有教师都在坐班而不是在休息,有时比学生还累。不允许教师参加校外补课,校内更不允许以各种形式开展补课。这一点,初一(8)班的班主任李宝艳有明确的认识:“学生已经很辛苦了,课业压力本来就很大。孩子们像一把拉满了弦的弓,不往回收反而继续用力,那会断弦的。如果再校内校外补课,那是多此一举,百害无益。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违背了学校的教学理念,也与教育规律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