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川村淡水养殖场带动35 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争取2017 年年底实现脱贫 县住建局干部和贫困户座谈 安定镇十里铺村蔬菜大棚的西红柿长势喜人 投资1.73 亿元的环城西路 县财政局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了解情况 走进子长县余家坪镇郝家川村,村子道路两旁是一排排的温室大棚,河对面的梯田里葡萄架行行整齐,正在投产使用的鱼塘里碧水映着蓝天,一派民有所居、业有所产的新景象。“郝家川是我们镇有名的产业村,依托互助资金,目前已经形成三个‘5’的发展格局,即500亩葡萄园,50座温室大棚,15座鱼池,这三个‘5’为郝家川村民走上致富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余家坪镇镇长徐雪峰介绍说。
互助资金:解决脱贫资金难题
郝家川村从2009年便开始试行省市县联帮、村民集资互助的办法,融资解决发展道路上的资金短缺问题,即省市各配套8万元,县配套5万元,村民每户缴纳1000元。村上把这20余万元作为互助资金公积金,而后依据村民产业户联户互保的方式,以贴息贷款的方式发放到需要扶助资金发展产业的农户手中,助推农户依产业而发家致富。郝家川村村支部书记郝风达给笔者详细介绍了互助资金助推该村产业发展的情况。原来该村在起步发展的时候,改造河滩地、修建温室大棚,资金成了老大难问题,当时省市县配套21万元,温棚建起得有人种,政府和村上刚开始不大包大揽,村民也必须入一部分资金,这样村民才有积极性,真心实意搞产业。刚开始,该村和有发展产业意向的村民商议每户入500元的股份,然后确定发展温室大棚、葡萄园。在公平公开的基础上,村民自愿报产业,如果想贷款,自己买个三轮或车之类的发展运输业等其他产业也可以,不过前提是你必须入股500元,成们商定5户为一个小组,每组每年只能有2户贷款,其他3户作担保,5户自然结合,今年我需要钱你给我担保,明年你需要钱我再给你担保,放款手续简单,村民互联互保即可贷款,这样村民联保互相牵制,还款也不存在问题。关于互助资金的捆绑使用情况,余家坪镇人大副主席闫伟介绍,“他们实行政府监督,村民推选成立互助资金协会组织自己管理资金,以前是以村独立运行,现在该协会将岭湾村、新寨河村和郝家川三村的资金捆绑使用,可将互助资金最大化地合理使用。以前郝家川村需要资金,而其他两村又资金闲置空放着,后来村民商议成立协会,互动使用资金,这样哪个村发展阶段需要资金,可以互相帮扶、渡过难关,推进产业走上发展路子。有盈余了,协会的钱袋也可以鼓起来,再扶持其他需要发展的协会村。通过近几年的运行情况,‘互助资金大家互相助’这种管理运行模式,是既解决群众发展融资又充分调动群众走产业致富积极性的良策良方。”
扶贫明白卡:张贴上墙,一目了然
贫困户白银,家庭成员3人,因学致贫,脱贫标准为人均收入4300元,帮扶措施是养猪5头,种植山地核桃2亩……“从包扶进度可以看出,包扶干部已给他们赠送了猪仔,并让他们参加了山地核桃技术培训……”子长县扶贫办副主任郭亚进指着安定镇魏家砭村贫困户白银家挂着的精准扶贫明白卡说,帮扶措施及落实情况都置于阳光下,“挂图作战”是动真格,不是说说就完了,年底考核要有成效才算。和魏家砭村的贫困户一样,该县根据每个贫困户的现状、致富意愿、致富能力等个体差异,对症下药,逐户制定了精准扶贫明白卡,清晰地注明户主姓名、贫困状况、帮扶内容、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联系方式等,明确了精准扶贫对谁扶、由谁扶、怎么扶,全面推行“挂图作战”,张贴“作战图”,制定“施工图”,一户一策,精准发力,真正将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从找穷根、下菜单到有产业,全县贫困群众拥有了量身定制的脱贫路径,对脱贫致富奔小康信心十足。
培育产业:根治“穷根”
一座座蔬菜大棚错落有致。看着棚内的西红柿长势喜人,掐指算算自已今年能有3万多元进账,大棚种植户胡应国不由得喜上眉梢。“政府给大棚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包扶我们的县经济发展局为种植户送技术、送物资、送培训,帮助发展大棚蔬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胡应国说出了当地贫困群众共同的心声。
如今在子长县,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像胡应国一样,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余家坪镇郝建川村54岁的郝华华,现在种植一座130米长的大温棚,棚内栽植了红籽小瓜,每斤卖20元,每株均产3斤左右,一棚小瓜可增产8万元,家里6口人,人均收入1.3万余元,以前自己靠种地、闲了出去打工,一年收入1万多元,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自从有了温棚产业,我现在一年挣过去三年的钱。”他高兴地说。
一年能挣三年钱的背后,这是子长县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和办法破解精准扶贫中面临的体制瓶颈、机制障碍和深层矛盾,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帮扶来培育特色产业,激发扶贫开发助农增收“新引擎”的缩影。扶贫先扶智,脱贫靠产业。在打好“巩固提升养殖业、发展壮大棚栽业、做强薯类加工业、大力发展山地苹果业”的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子长县的贫困户一手“牵着”政府的好政策,一手“牵着”致富的好产业,各显其能,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在李家岔镇阳道峁村的山地苹果园和养殖户家中,县委书记谢延明认真调研,逐地块逐户走访,之后他坚定地指出:产业开发是扶贫工作最终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要大家牢固树立“没有产业支撑的扶贫就不是真正扶贫”的理念。他要求各部门、各乡镇要帮助贫困村发展主导产业,帮助贫困户发展一项长期稳定的致富项目,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实现全面小康,不能让一个人掉队。”作为省级白于山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我市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蛮拼的”子长人紧盯全县102个贫困村、1.13万户贫困户、3.37万贫困人口,瞄准靶向,聚集发力,把扶贫工作做在细处、做在实处,真扶贫、扶真贫,全县干部群众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征途上脚步铿锵,奋力前行。
第一书记:扶贫战线上的“领头羊”
在子长县玉家湾镇任家砭村采访时,一说起村上的第一书记——县编办因扶贫工作突出由干部刚提拔为副主任的靳团结时,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讲,“靳书记没架子、热心肠,给我们讲政策、出主意、想办法,帮村里跑资金、争项目,帮了我们的大忙。”
任家砭村是子长县有名的贫困村,靳团结上任一年多来,为村民办了许多实事:争取到30万元资金,开发了村上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为村上新建鱼塘1座,新修文化广场,建党员活动室1处,安装路灯12盏,新建温棚23座,发动村民栽植了油用牡丹园500亩……一个个施惠于民的举措,甜在了群众的心头。
“担任第一书记,就是承包了一个村的精准扶贫。虽然担子很重、压力也很大,但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做事,让贫困户的致富梦变为现实。”靳团结说。
把最大的优势资源投向最贫困的村,让最有能力的干部帮联最贫困的户,这是子长县扶贫攻坚战中的一大亮点。全县成立了9个扶贫工作团包抓镇(街道),组建了358个扶贫工作队包抓行政村,7390名党员干部与9079户贫困户结成“包干对子”,选派207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一大批敢于啃“硬骨头”、勇于趟“深水区”、惯于闻“泥土味”、擅于打“攻坚战”的扶贫干部活跃在山区农村,实现了工作力量的全覆盖、帮扶队员与贫困户的无缝对接。
12项政策出台,助力念活“扶贫诀”
走进该县余家坪镇双流湾村,新建的4排202间两层移民搬迁房整齐地排列着,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来到贫困户刘绍忠家中,他边让座边告诉笔者:“现在吃上了自来水,住上了小洋楼,方便多了。”据了解,该村之前因一废弃煤矿导致村民宅基地地基整体下陷,所以,县、镇联动,按照每孔窑洞补助3万元、每人补助4万元的标准进行整村搬迁。而今大家都居住在一起,其乐融融。
据了解,该县2017年制定完善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政策》《危房改造政策》《加快发展贫困户增收致富产业的扶持办法》《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等12项政策。去年一年间,该县各级包扶干部共实施产业开发项目283个,引进投入资金3140.6万元,解决创业促就业贷款2496万元,金融扶贫贷款1500万元,投入社会兜底保障资金1728.8万元。今年,计划投入资金5907万元,新修15个行政村通村公里53.7公里;投入资金1013.4万元修建村标准化卫生室44个;投入资金6亿元易地扶贫搬迁2836户7960人;改造29个贫困村供水设施,解决22个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无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互助资金组织的问题。一场帮扶到户、措施到人的扶贫攻坚行动在子长大地形成燎原之势。从“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子长县通过一个个“实招”、一系列具有“含金量”的创新举措,帮助每个贫困户斩断穷根,走出一条可持续脱贫致富的新路子。(通讯员 李晓军)
既扶贫又扶德
——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党员道德模范+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小记
5月4日,在子长县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丹头村甜滋滋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分红仪式上,笔者见到了杨小龙。
“多亏了李晓伟的合作社,让我有机会当上了股东。瞧,这是刚发的1100元红利。”手臂残疾的杨小龙,去年年底摘掉了穷帽子,如今看起来格外精神。原来,当地的甜滋滋种养专业合作社按照“党员道德模范+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去年与杨小龙等十位残疾贫困户合作,以人均10000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让贫困户参与到项目发展中,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增收问题,也为合作社发展增添了资金动力。合作社利用经营收益,通过入股分红和提供就业发放工资的形式反哺贫困户,让贫困户享受发展红利,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多亏了合作社的帮助,李晓伟这人没的说,他说咋干就咋干,跟着他,我脱贫信心十足。”杨小龙说。
杨小龙口中反复称赞的李晓伟就是甜滋滋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也是当地有名的党员道德模范,入选2016年度延安模范候选人,不仅发展起了产业,更是念念不忘帮助群众一起致富。
“产业扶贫资金一次性发给贫困户,有的贫困户不会经营,脱贫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把扶贫资金集中使用,入股到合作社,贫困户不仅可以享受分红还可以学技术。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使他们有长期较稳定的收入,提振贫困户的精气神,让他们动起来,为脱贫提供强大的原动力。”李晓伟说。
子长县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以道德引领助力扶贫的新模式,让“扶贫”与“扶德”同步推进,运用道德和精神的力量,成风化人,实现思想涵养、道德滋养、文化补养和环境培养共助,使扶贫工作真正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周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