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赵家河村的新希望
  “我种了5亩多的核桃树,90棵旱槐树,苗子都是公家给的,自个儿没有掏钱。现在,我也有了致富的产业!”说起自己现在的生活,延川县永坪镇赵家河村贫困户赵庭亮感激地说。
  赵庭亮今年69岁,妻子常年患有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家中平时就靠赵庭亮一人在村里做小工挣钱,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上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在村上和相关帮扶部门的帮助下,他开始种植核桃、旱槐等树种。长成后,核桃、槐米的价格都不错。在增加了一份稳定收入的同时,还能经常照看家里。
  赵家河村山大沟深,地形复杂,村子现有村民493户1731人,其中贫困户92户214人。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一亩,村上没有固定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该村党支部书记贺三龙说,村里有荒废多年的2000多亩老化果园。怎样能把这些土地合理地利用起来,是他一直思考的难题。今年年初,中华慈善总会牵手江苏隆力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中华慈善总会·隆力奇扶贫基金”,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向赵家河村投资500万元用于当地精准扶贫项目。扶贫项目开展半年来,以前的老化果园得到改造,重新栽植核桃树2300亩、旱槐2.4万余株。同时,在下辖的5个自然村中开展了“爱心饮水”工程。
  “我们村的自来水马上就通了,以后就不用天天提水了!”说到村上开展的“爱心饮水”工程,79岁的辛秀梅高兴地说。
  辛秀梅是村里的贫困户。四年前,丈夫患了脑梗,失去了劳动能力,儿女们都在外打工,家里只剩她一个照料。“我年纪大了,没有啥收入。今年,我种了1亩核桃、90棵槐树,马上就能见上利了。”如今的辛秀梅对生活也有了新期盼。
  如今,赵家河村将种植核桃、旱槐和发展黄牛养殖作为长期脱贫产业,将套种黄芪、板蓝根、花生、黄豆等中药材和低杆作物作为短期增收办法。曾经祖祖辈辈靠种地谋生的贫困村,如今逐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看到了新的希望。
  本报记者 刘小艳 李江峰 通讯员 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