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浩楠
5月10日午后两点,正是午饭后休息的时间。记者走进黄龙县崾崄乡马蹄掌村,对曾经采访过的贫困户王凤卿进行回访。
两年前,71岁的王凤卿和老伴儿靠着家里仅有的几亩薄地和儿女的接济勉强度日。他们居住的窑洞已经失修多年,家中除了一盘炕、一个锅台、几只破旧的碗碟和一口几乎见底的大缸外,再没什么家当。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凤卿已经不敢妄想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如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已有两年,他逐渐摆脱了捉襟见肘的穷日子。
“我是一名党员,虽然我老了,但我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在有党的好政策,帮助我在龙腾景区找到一份保洁员的工作。现在,乡上每月给我1500元的工资,夏天游客多时,我还可以卖卖葵花盘、土鸡蛋,自己再搞点副业,一年能收入2万元左右。”王凤卿说,“包扶干部还经常来看我,又是给钱又是送东西,现在吃穿不愁,手头还有了零花钱,总算是把‘穷帽子’摘掉了。”
2016年以来,生态旅游的春风吹遍黄龙大地。马蹄掌村利用独有的自然环境风貌,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崾崄乡党委政府在旗杆庙建立龙腾景区观景亭,曾经偏僻的小山村,如今成了旅游佳地。景区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马蹄掌村的村容村貌,还直接关系到游客对黄龙生态旅游的认知。为此,村支部安排精准扶贫户在景区当保洁员,老党员王凤卿从此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王凤卿介绍,去年5月他搬到了现在住的移民搬迁新村的新家,瓦房宽敞亮堂,他和老伴儿再也不用担心透风漏雨了,身体也明显比以前健朗了许多。
“乡上和村里信任我,我就要做得更好。”这是王凤卿常说的一句话。自担任保洁员以来,他每天按时清扫,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即便是下雪天,他也会冒着严寒把景区步道扫得干干净净。
“老王是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和自己努力下勤劳致富的代表,也是我们村的模范党员,他不光打扫卫生,还担任义务防火员。”马蹄掌村党支部书记范国文告诉记者。在马蹄掌村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时,别人都劝上了年纪的王凤卿不要再认领岗位了,但王凤卿却觉得自己作为党员,能在这个年纪有一份景区保洁员工作,是党对自己的信任。保洁员可以近距离接触来来往往的游客,做好他们的防火宣传,提醒他们增强防火意识是一件举手之劳,自己有义务这样做。
自己脱了贫,还不忘乡亲。今年,崾崄乡围绕“三抓一去一促”发展农业,玉米去产能成了开春的头等大事,很多群众思想守旧不愿进行产业转型,作为老党员的王凤卿主动到村委会登记,表示自己要全部种葵花,还帮着在邻里间宣传政策,分析为什么要改种别的庄稼。王凤卿告诉记者,他盼望着乡亲们能像自己一样,尽快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