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工作意义重大。而更重要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应该是让百姓生活充满幸福感。
着眼民生补短板。为什么要创建文明城市?这是一个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从城市形象角度看,就是要通过创建工作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从民众角度看,就是要通过创建补好居住生存环境的“短板”,共建幸福家园,共享创建成果,进而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换言之,创建文明城市就是要解决那些不文明行为和问题,建立一种约束不文明行为、崇尚文明的机制,让老百姓过得舒心、幸福,更加富有尊严。因此,补短板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民生需求出发,在补短板中不断充实幸福生活的新内涵。
精准施策练硬功。文明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创建工作重在解决难题,攻克一些长期沉积下来的顽疾,解决一批老百姓所关注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如果不精心研究策略,不下功夫落实有效措施,不拿出攻坚战的劲头儿,恐怕难以实现突破。破解难题,要着眼于改变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强化整治、整顿、整改,练好硬功,办好实事,让百姓切身感受到创建工作让城市环境更整洁,交通道路更畅通,公共文化服务更方便,各种福利的阳光照到身上更温暖。
全民参与尽义务。人心齐,泰山移。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力军,因此,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必须广泛依靠群众,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尽义务,合力夯实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重在建好载体,策划好主题活动,并注意群众所想所需,使活动向基层延伸,更接地气。只有建立有效的活动载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创建的力量,才能使文明城市创建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和令人鼓舞的文明气象。
文明城市创建,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人们的需求和期望值也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创建工作始终围绕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及时调整政策策略,适应时代需要,调理好百姓生活中的这道精神大餐,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让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节节攀高,不断增加文明城市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