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祥 段双印
唐《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关内道三》延州延水县条载:“延水县,西至州二百一十五里。后魏於其中置安人县并安仁镇,属东夏州(注:治所今宝塔区甘谷驿村)。隋文帝废镇,置安人戍。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重置安人县,属延州。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改为延水县,取吐延水为名。黄河,在县东8里。”《旧唐书巻三十八·地理一》延州延水县条记:“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分延川县置西和州,领安人、修文、桑原三县。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废西和州,以修文、桑原并入安人,属北基州。八年,废北基州入延川。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改为弘风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为延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延安卷·延川文物》记:“新胜古城址(注:即王家渠村南山台地城址),唐宋建筑。位于今延水关新胜古村东约1里,北接王家渠村。城址东临黄河,南至城墙坪沟。现存城墙一段,长约120米,顶宽1米,底宽3.5米,高约4米。大都堑山为墙。”文献与现存遗址表明:唐代的延水县治所,在今延川县延水关镇的王家渠村南侧的山峁台地上,沿袭了西魏安人县的治所。出延水故城,走官道由城西绕今新胜古村缓坡下山,出沟口经王家渠村到延水关,计8里路程。最近拆迁王家渠村古“释迦院”,在基址深处出土腰卫直经达60公分的陶罐,内附三枚“开元通宝”铜钱;附近发现古墓葬,室内地面铺设唐代盛行的手印砖。遗址文物表明,唐代延水县城一带已是繁华的地方。
同期,山西永和关村也同步发展。唐《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河东道一》隰州永和县条载:“永和县,本汉狐讘县,属河东郡,后汉省。高(北)齐后主於其城置永和镇,周宣帝废镇置临河郡及临河县,属汾州。隋开皇五年改属隰州,十八年改临河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也。”唐代河东道隰州设永和县,因永和关而冠名为永和县。《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永和县条记:“永和关方城遗址,位于今南庄乡永和关村南约4里,明代建筑。遗址位于山崖顶上,东临黄河。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四方形。地面现存东、南二墙,长约135米,基宽约2米,高3~5米。墙体均由片石整齐垒砌。南墙东端与东墙相连处有一城门,高约2米,宽约1.7米。城址内原有建筑,现已不存,基址遗迹可辨。”现场考察,发现该城址应为唐至明代建筑,墙体多为上夯下堑土墙,夯土墙中多处发现夹有秦汉时期的碎陶片,其中东墙夯土层土质与薄厚显示为宋代夯筑特征。
隋、唐时期的隰州永和关与延州延水县的永和关,是黄河渡口中的一个关津实体,但是由于河东、河西隶属为二,所以在历史发展的演变中,河西渡口出现不同的称谓。
唐末五代,今陕北地区为西羌党项的天下。党项拓跋氏向宋朝廷称臣,属“化外州”。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银州李继迁举旗叛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注:今银川城)称帝即位,建大夏国。此前之后,宋、夏之间争战不断,其双方边界线基本在今吴起白豹、金汤、薛岔、靖边周河、青阳岔、安塞镰刀湾、子长西北淮宁河、清涧县无定河一线,其南为北宋管辖。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六月,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知延州,整军练兵、修城筑寨、强化边境防御,其年部将种世衡进军宽州废城(注:今清涧县城)。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种諤收复维修了绥德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种諤率军占领绥州大理河川、无定河川抚宁城。期间,北宋新建和修复了丹头、绥平、怀宁、顺安、白草、永平六砦,安定、黑水二堡,并设置了永宁关,均归延州延川县管辖。面对种諤军北进的需要,鄜延路经略司上疏朝廷加强粮秣物资的调运和供应。先前延州、保安军、庆州驻军粮秣物资由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起运,经今韩城禹门口渡、鄜州康定军(注:今洛川县土基乡鄜城村)运送。之后延川县北部宋军所需粮秣,只能就近由今山西南部供给,运输道路只能走隰州、永和县、永和关、延川县的官府大道。
宋鄜延路新设“永宁关”具体在什么地方?《宋史·地理三·陕西路》绥德军条记述为:“永宁关,延州延川县旧关。”宋代以前延州延川县境在黄河上由官府设置管理的关津,只有唐代的永和关。
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七》记:“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十月,又詔延州永宁关黃河渡口亦置浮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十八》记:“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十一月,鄜延路經略司言延州永宁关新作浮梁成,賜名宁和。”文献记录表明,宋朝廷下诏设永宁关,就是应种諤军北进需要,经陕西鄜延路经略司上疏而设,时间为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其年十月,神宗下诏在渡口上架设浮桥,翌年十一月,鄜延经略司报告朝廷“延州永宁关新作浮梁成”。应鄜延经略司请求,神宗给新作浮桥赐名“宁和关”,取陕西鄜延路永宁关、河东路宁和关各一字,永远安宁祥和之意。但是,赐名“宁和关”名仅58年,金国就占领了北宋的陕北地区,神宗的金口玉言也没有留存下来。
《元一统志·卷四》延安路古迹条载:“永宁关,九域志云:在延川县。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冬十月辛末诏延州永宁关黄河渡口置浮梁。永宁关与隰州跨河相对,甞以芻粮资延州东路城寨。而津渡阻隔,有十数日不克济者,故命赵卨(xie)营置以通粮道,兵民便之。”赵卨於熙宁初任延州知州,承担了修建永宁关浮梁的事务。
宋永宁关是一个由渡口、码头、署衙、货仓、易市、街坊、军署等配套设施组成的综合体,其中河西最重要的是驻于渡口南侧王家渠村山台古城内的延水镇。《宋史·地理三》延安府延川县条载:“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省延水县为镇入焉。有丹头、绥平、怀宁、顺安、白草、永平六砦,安定、黑水二堡及永宁关。”为了加强对永宁关的护卫,将延水县改置为延水镇。《宋史卷一百六十七·志第一百一十九·职官七》载:“镇砦官,诸镇置于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延水镇归延川县辖,其职责为专门负责永宁关的管理事务,即安全防务,粮资运送、酒税征收、易市管理等。宋代永宁关已经是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集军运、民运、经济、文化为一身的关津。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宋神宗调集五路36万军马讨伐西夏,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知延州沈括部属种諤收复无定河米脂砦、银州城、秀延川安定堡、怀宁川黑水堡、大理河川细浮图砦,绥州成为鄜延路北部边境稳定的军事指挥中心。宋《元丰九域志卷第三》延州绥德条记:“绥德城,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废绥州为绥德城。”《宋史地理三》延安府延川县条载:“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以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砦隶绥德城。”宋鄜延路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将今淮宁河以北的驻军防务划归绥德城,隶延安府。
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金军占领今陕北中南部地区。金国与西夏在今陕北地区间的边界线和北宋与西夏的边界线相差无几。《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鄜延路绥德州条载:“关一,永宁。”金国也沿袭北宋建置设置了永宁关,仍位于今延水关村。虽然关渡地处延川县境,但是永宁关的管理权限调整归绥德军辖,先后存在104年。元国占领陕北147年(元太祖十六年、公元1221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永宁关废为民间一般渡口。
明代,延川永宁关称谓比较混乱,一般俗称永宁关。定稿与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的《明史》中,有的传、志仍然沿用了永宁关,如《明史卷四十二·志第十八·地理三·陕西》延安府条记:“延川,府东,少北。东滨大河。北有吐延川,合清涧水,流注於大河。又东北有永宁关,临河”,也有的记录为延水关,但河东路始终称为永和关。
明末,陕北农民大起义,延川永宁关一带成为农民义军转战秦、晋之间的重要根据地和渡口,义军活动主要依托于河西的延水镇故城与河东的永和关故城。清康熙撰《永和县志》附历代兵氛条记:“思宗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五月二十七日,西贼(注:陕北农民义军)扒山虎领贼五百余人,攻入城内,杀死官兵李如柏等三十余人,民间男妇被伤大半。”《明史卷二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五十七·刘光祚》载:刘光祚率兵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七月破延水关,斩首六百二余级。其地东限黄河,贼溺死者无算。科部卒斩混天猴以献。时陕西贼多流入山西。”“光祚,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与游击王尚义败贼张有义于临镇。贼还兵犯之,光祚仅以身免。六年(公元1633年),贼犯石楼,光祚分三道击,大败之,斩隔沟飞、扑天虎等六人,获首功三百七十。又数败贼于临县、永宁。”《明史卷三百九·列传第一百九十七·流贼》李自成条记:“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山西贼大盛,剽掠宁乡、石楼、稷山、闻喜、河津间。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贼分道四出,连陷大宁、隰州、泽州、寿阳诸州县,全晋震动。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官兵共进力击。贼之败于山西者,亦奔河北合营,迎祥、自城、献忠、曹操、老回回等俱至。窜入卢氏山中,由间道直走内乡,略郧阳,又分略南阳、汝宁,入枣阳、当阳,逼湖广。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春,特设山、陕、河南、四川总督,专办贼。以延绥巡抚陈奇瑜为之。奇瑜破贼延水关有威名。”清康熙撰《永和县志》附历代兵氛条记:“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西贼贺金龙、翻山洞据延水关,与永和关一河之隔。幸赖防兵得力,贼未得逞。”《明史》所记的永宁关、延水关就是一个地方,即今天黄河西岸的延水关,河东就是永和关。
期间,最为惨烈的的追剿事件是“血洗永宁关”。《明史卷二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四十八·陈奇瑜》载:“(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五月,奇瑜上疏,极言鄜、延达镇城千余里饥荒盗贼状,诏免延安、庆阳田租。奇瑜乃遣副将卢文善讨斩截山虎、柳盗跖、金翅鹏等。奇瑜谓是不可以力取,乃阴简锐士,阳言总制檄发兵,令贺人龙将之而西,身为后劲,直抵延川。俄策马东,曰:‘视吾马首所向!’潜师疾走入山,贼不虞大兵至,惊溃。焚其巢,斩首千六百有奇,二贼俱馘,分兵击斩金翅鹏、一座城,获首五百五十。延水群盗尽平,奇瑜威名著关陕。”文中“鄜延达镇城千余里”,指延安府到榆林城千余里;“延绥永宁关,在镇城东,前阻山,下临黄河”,是明代对宋永宁关和延水镇的俗称与沿用。如果“镇城”意指明代的延绥镇城,则明开始设延绥镇为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镇治位于今绥德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迁至榆林城,显然永宁关在“镇城东”是错误的。
陈奇瑜率军血洗永宁关,后果是及其惨烈的。陕北农民义军依托延水镇故城,在延水关一代坚持活动了数年,延州地方军队无力追剿,所以《明史》记为“延绥永宁关,在镇城东,数年不下”。陈奇瑜率军先围后撤,以“引蛇出洞”计谋,致使农民军放松警惕性,被明军杀了一个措手不及,惨死1600人;更为恶劣的是斩草除根,滥杀无辜,将镇城附近的老百姓也杀害550余,冒功请赏。今延水故城西2里的新胜古村在编写村史中发现:故城西南附近有郭家山、刘家山、石家山、张家山四个村子,但老人们记事以来,各村没有一户住户的姓氏与村名相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新胜古村的鲁姓,也是于清代从延水关村搬迁而来,随即冠名新胜古村,其先祖鲁致富卒于清嘉庆年间。本世纪八十年代初,该地村民平整土地中发现刘家山的“下马山梁”和郭家山的“陵湾”两个地方,有集中埋人的大坑,人骨堆积无数;延水故城南为深沟,老百姓俗称“土埋沟”,为集中杀人土埋的地方。这些现象,应该是明末陈奇瑜军斩杀老百姓的见证。
清朝时期,永宁关名称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唯延水关、永和关存留民间,关渡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要道作用。清道光《延川县志·卷二建置志》驿递条记:“东路延水关(马兵一名,步兵二名,守兵五名。)”地方政府仍派兵驻守,负责码头的治安管理,保证客货畅流,加强税金的征收。清康熙《永和县志》卷一·舆地志·关津条记:“永和关,在县西北七十里,设厘金局,并卡,倂驻陆军,又派有稽查入境烟土”;防伏地方条记:清“永和关驻营,把总一名,守兵三十名。光绪裁把总,县设巡警管带一员,巡警十二名。”清代地方政府仍然加强着两岸渡口事务的管护。
中华民国时期,延水关村仍为一个繁华的码头关市。前延安地委书记郝延寿老先生家居延水关村,他在《延水关考》一文中记述了延水关渡的繁华盛景:全村以五沟分为前渠、前关、中关、后关四个居民点,合称延水关。康熙十九年王守经记:“延水关枕山面水,翠岭恒河,称为秦晋巨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人烟辐辏、水陆交通畅通、商贸活动活跃、社会设施齐全,拥有三街六市的沿河大镇和水陆码头。在商贸活动的带领下,服务行业和手工业作坊也应用而生,粮店、旅店、饮食业、银炉、油坊、烘炉、糖坊、染坊、豆腐坊相继开业。全村有寺庙如菩萨庙、祖师庙、关帝庙、河神庙、魁星楼五座。西魏在此设安人县,唐代改设了修文、弘凤、延水县。宋代在此设永宁关,有军队驻守,明代复名延水关。有衙门院、粮台、中兴店、书房院、石牌坊、码头猪槽子、船坞角等古遗址。
2005年,“延和大桥”横贯黄河东西,永宁关的繁华不复存在,但延水关村、永宁关村遗韵犹存。延水关村已为210户650人的大村,是晋陕往来车辆人员的食宿停歇点。过去从延水关、杜家滩、冯家崖、贺家河、赵家河、达连沟、牛木塬、寺沟、陈家河、店则河,直至延川城的故旧大道,虽然被林草遮掩,但仍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在寻访中,永和关村的白云南老人带领我们重温了永和关的辉煌。从延和渡口山脚下进沟,便是宽3米左右的石路,台阶遍布,凿痕规整,左盘右旋,蜿蜒而上,共计34个湾,长8里。驮畜相对而行,也互不相撞。从坡路走到山头台地后,经刘家圪嶗、张家坬、王家塬等村,直达永和县城。位于山腰的旧永和关村,民国时期住200余人,今窑洞墙院旧址完整无损。山脚川地上,有清代“厘金局”旧址,有“永和关”牌楼。在旧村里的“白家祠堂”旧址前,老人荣耀的告诉我们:“他的先祖白承颐,是光绪年间的举人,官秩清正黄旗汉军副都统”。白姓是村里的大户,清代直至民国时期,永和关村白姓为村子周边方圆几十里地的老百姓摆渡黄河的事业,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