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洛川苹果:70年的风雨彩虹
通讯员 杨帆 李涌 本报记者 孙文珍
  在广袤的洛川塬上,苹果,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遍及丰厚的土地。
  在洛川,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农民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
  在洛川,95%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农民收入的95%来自于苹果产业;
  在洛川,60%的果农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12%的果农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
  在洛川,76%的农户拥有小汽车。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23.9%下降到现在的2.8%;
  洛川,真正实现了一县一业、一业脱贫、一业富民,成为产业富民的典范。
  “洛川苹果”,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国际品牌。
  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创举
  1947年,洛川县阿寺村农民李新安在纷飞的战火中,用毛驴将200棵果树苗驮回洛川,栽种在自己的6亩地里。
  当时乡亲们不认识苹果树,嘲笑他“种这些‘干柴棒棒’能当饭吃?”
  1953年,李新安的果园进入丰产期,产果5000余斤,李新安成为村里的“有钱人”。这下更加坚定了李新安发展苹果的信心,他牵着驴驮着苹果走乡串村,编出顺口溜,打着快板宣传苹果树是“摇钱树”,动员大家栽果树。
  1957年4月,李新安被推举到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展览会时,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1959年国庆前夕,毛主席品尝了李新安邮寄的洛川苹果,叮嘱中共中央办公厅“回函洛川”,信中说,洛川县栽植苹果,这在陕北黄土高原是“一个创举”。
  随后,全县先后有50多个村子建起了果园,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1974年5月,在全国外销苹果基地鉴评会上,洛川的“新红星”在五项指标中有四项及总分均超过号称“世界水果王牌”的美国蛇果,获全国第一。洛川苹果引起全国农业专家的高度关注。经过专家们的实地考察,洛川是全部符合苹果生长七项指标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
  1974年秋,洛川苹果首次出口香港17吨,每吨价格139美元,开启了洛川苹果走向世界市场的先河。
  1983年5月,洛川苹果的奠基人李新安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但这个了不起的老人,给洛川22万人民群众留下了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洛川苹果。
  农民收入95%来自苹果
  “前辈的闯劲,也鼓励我们年轻人要不断创新。”在洛川会议旧址所在地的冯家村,“果二代”冯文辉对记者说。2011年,冯文辉大学毕业返乡后专门种植、收购苹果。目前他是陕西联合利农农资有限责任公司的销售人员,负责洛川片区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推广,同时还兼顾家里的苹果产业。冯文辉向记者算了一笔细账:去年家里的果园,除过水、肥料、农药、套袋等成本,一年的纯利润将近4万元。在去年果园遭遇小范围冻灾、价格较低的情况下,能有这个收入已经很满意了。 
  高中没有毕业的马小红是槐柏镇东北定村农民,曾在吐鲁番打工。1999年回家务农,在父亲原来耕种的3亩果园的基础上,他又栽种了10亩红富士苹果,踏踏实实做起了“果二代”。马小红对新技术、新观念接受快,通过自学,他考取了国家“高级农艺师”证书,成为县里聘请的苹果生产农民技术员,每年还能领到1万元的“薪水”。如今他的果园亩产过万斤,由于品相好、质量高,每斤能比市场价高8毛钱,年收入20多万元。马小红不但新箍了宽敞明亮的窑洞,还在县城买了商品房。为了提高全村苹果管理水平,增强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16年他牵头成立了富尔佳苹果专业合作社,全村70户果农有43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都走上了致富路。“摇钱树、致富果,又盖房、又买车。”村民们编的这几句顺口溜,既是对果乡人滋润日子的描绘,也是对像马小红这样的苹果产业致富带头人的夸赞。
  事物的发展无外乎内因与外因。如果说人是内因,那么历届洛川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围着苹果转”的发展理念和生动实践就是不可或缺的外部动力。
  在苹果产业发展中,洛川县先后做出了苹果专业县、苹果产业强县、现代果业建设等决定,经过70年的发展,截至目前苹果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16.1万农民人均果园面积3.1亩,居全国第一,农民收入95%来自苹果。2016年,洛川全县苹果总产量突破88万吨,苹果总收入达到40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连续五年达万元以上,小苹果成为“摇钱树”。
  苹果品牌价值65.9亿元
  2006年9月1日,对于洛川县的20万果农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记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中国排球协会正式将中国女子排球队专用苹果的证书授予了洛川县人民政府。
  2008年7月,洛川苹果成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专供苹果生产基地。8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第1127期商标公告公布了以洛川地名命名的“洛川苹果”地理证明商标。
  2010年4月,洛川苹果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接待用苹果”的冠名权。
  2016年1月,洛川五十万亩苹果顺利通过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成为国内最大的绿色苹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
  ……
  目前,洛川苹果已经在32个城市建立了直销窗口,出口澳大利亚、阿联酋迪拜、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取得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30余项冠名权,荣获各项大奖180个。“洛川苹果”获全国驰名商标,2016年品牌估价达65.9亿元,位居全国农产品前列。
  作为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和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的“风向标”,2011年农业部将全国唯一的苹果原产地批发市场落户洛川,着力将洛川打造成为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航母”。2014年,洛川县颁布了《延安·洛川苹果技术规范》,从苗木培育、建园栽植、标准化管理、苹果营销等流程上实现了标准化管理。2016,洛川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苹果产业体系目标,启动“洛川国家苹果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光明之路。
  蓬勃发展的苹果产业让洛川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2016年5月,全国政协调研组深入延安,用了8天时间对这一现象进行专题调研。洛川也被中宣部和农业部确定为依托优势产业开展精准扶贫的先进典型,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齐聚洛川,对洛川的成功做法进行集中报道。
  2017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王国庆向到会记者讲述了“洛川苹果”的传奇故事。
  由昔日的200棵“柴棒棒”发展成为今天50万亩的“摇钱树”,成为致富一方的“巨无霸”产业,洛川苹果,正在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