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精准扶贫的延安路径
产业扶贫看延安
——写在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经验交流会在延安召开之际
6月2日,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经验交流会在延安市洛川县召开。图为与会代表在中国洛川苹果城现场参观。杨帆 摄
  本报记者 思博海 程浩楠 惠慧
  6月2日,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经验交流会在延安市洛川县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讲话中指出,延安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开发,结合当地实际和贫困户的条件,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走出了一条贫困人口参与度高,产业竞争力强,贫困户增收可持续的路子,也为全国产业扶贫探索出了一条好的经验做法。
  做好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是延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延安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全力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20.52万人减少到3.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2%下降到2.4%。
  延安的经验表明,产业扶贫是推动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关键之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长期以来,延安把做强农业、发展生产作为扶贫工作的基础性工程,特别是近年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以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以产业扶贫为主攻方向,举全市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水平,带动了更多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作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延安在发展苹果产业方面,通过做大苹果产业规模,实施品牌战略,延伸苹果产业链条,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等方式,让果农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把“小苹果”打造成了脱贫致富的“大产业”。目前,全市共有100多万人从事苹果生产,实现产值近百亿元,覆盖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70.5%,年人均果业收入5000元以上。苹果产业的发展,坚定了广大群众摆脱贫困现状的信心,激发了他们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现场会上,与会人员实地参观考察后也对延安在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认为其经验可复制和推广。
  安徽省扶贫办综合处处长颜涛说,洛川苹果之所以能发展成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幸福树”,一是因为其规模大,可以走产业化发展路子;二是技术推广快。在政府的支持下,很多新的种植技术能很快在果农中推广应用;三是应用“电商+果业”“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模式,切实探索出了一条摆脱贫困的治本之路。现场会开得非常好,很成功,选在洛川开,确实让人受益匪浅,学习到很多经验。
  新疆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阿力甫·阿布力米提告诉记者,延安在产业扶贫工作中能够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扶贫方式,精准施策,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西藏扶贫办书记江白谈到,延安将苹果产业和扶贫工作相结合令人很受鼓舞与启发,回去后要把延安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和应用。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壮大、不断走向成熟。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经验交流会在延安召开,对于我们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延安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汪洋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先进经验,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抓手,做大做强以苹果产业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真正把“小苹果”打造成脱贫致富“大产业”,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延安与全国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