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把脉问诊”刘老庄因户施策出“良方”
——记甘泉县桥镇乡刘老庄村第一书记贺永刚
  春光明媚,走进甘泉县桥镇乡刘老庄村,只见全村一派繁忙景象。
  村民王大妈正和家人在大棚里摘黄瓜。看见笔者,王大妈放下手中的筐子,谈起今年的收成,“今年黄瓜长势好,产量也不错,收入4万块钱应该没问题。”
  “要不是贺书记苦口劝说,给大家鼓劲打气,谁都不相信种植大棚能有这样的收益。”村民李喜强说。
  李喜强口中的贺书记叫贺永刚。今年39岁他原来在县就业局工作,2015年7月份被选派到刘老庄村担任第一书记。
  “作为第一书记,身上的责任重大,我要想方设法站好这班岗。”其实,得到上任通知时,贺永刚的母亲刚刚做完手术,生活无法自理,两个妹妹又都在外地,面对两难的选择,他毅然将母亲留给媳妇照顾,自己抱着铺盖卷住进了刘老庄村。
  刘老庄村位于桥镇乡以西五公里处,全村3个村民小组190户7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49人。
  来到刘老庄村,贺永刚首先进村入户进行村情考察,他来的第一个村子便是孟家洼村民小组。“这个村曾是一个贫困村,2006年被改建为新农村,但大部分村民发展意识薄弱,等靠要思想严重,整个村子没有集体产业。”贺永刚走访时发现,不仅是孟家洼村如此,其他两个村民小组情况也不乐观。
  村主任曹怀青告诉贺永刚,村民虽然住进新居,但收入来源基本靠外出打工,没活干的时候就回到家里,打打麻将喝喝酒,打工挣来的钱很快就花完了,要想富起来很难。”
  贺永刚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了24户贫困户。每到一户,他都要问清家庭人口情况、现在从事的职业、年收入、致贫原因、个人想法等情况。
  “一定要让贫困户脱贫。”通过全方位的了解,贺永刚发现,该村有甘志公路贯穿而过,全村还有756.1亩耕地,这些都是村子发展致富的有利条件。他多次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沟通,知道有人想种大棚,他便与电力部门、乡党委协调,为刘老庄村修建了长120米的12座大棚,让贫困户有产业可忙。
  村民李喜强的丈夫因为交通事故去世,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为了供孩子上学,李喜强常年外出打工。得知此事,贺永刚劝她回村种大棚,并联系相关部门筹措资金,争取了三台总价值1.5万元的微耕机,协助大棚户翻地。李喜强说:“幸亏有贺书记给我们带来这致富的产业,现在三个孩子上学的钱再不用发愁了。”
  孟家洼村民小组84岁的独居老人张生新,吃饭喝水都成了难题。了解到情况后,贺永刚和村支部书记王世宏立即通过镇党委、民政站的帮助,把老人送进敬老院养老。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潘圪坨村民小组村民实施了圈养羊,但效益不理想,不少村民的养羊积极性降低。贺永刚建议村民们集中规模养羊,建立千只养羊场。不少村民犹豫不觉,拿不定主意。贺永刚一次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建立千只羊场,不但政府有奖励,还能把更多的资源综合利用,要是收益不行,一年后你们找我算账。”贺永刚拍着胸脯向村民保证。
  在乡上的帮助下,该村千只养羊小区很快建起,全村8户养羊户将羊集中到了羊场管理,村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这个永刚书记还是厉害,听了他的话,我现在养起了300多只羊。不说羊肉,光羊粪卖了钱都够我两个孙子上小学了。”54岁的村民薛银章如是说。
  通讯员 范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