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城聚集了前来买食物的学生 ●技术员正在为生态农场的矮化苹果进行嫁接 “南窑社区党支部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方式创办了南窑扶康有限责任公司。麦茬塬生态农庄正是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而开发的扶贫项目之一,该农庄现建有10亩新品种矮化苹果园、3亩高标准大棚樱桃,林下养鸡5000余只。贫困户按劳入股,如果经营得好,大家就能共享收益了。”宜川县丹州街道办副书记王贺涛介绍道。
五月的宜川格外美,满城弥漫着槐花的香,各色野花江成了花的海洋。而王贺涛眼中最美的不是沿途的美景,而是他非常看好的生态农庄。在生态农庄的矮化苹果园里,笔者见到了社区主任陈梓华和省农业厅派驻的第一书记程用斌,他们正在和宝鸡请来的技术员商量着科学嫁接果树的事情,当问及生态农场的前景时,他们这样说:“这个农场为贫困户找到了一条就业和脱贫的新路子。”“以后一到周末,县城的人也都有了去处,来采摘园一边吃樱桃、西瓜,一边喝茶,置身美景,其乐融融。”
南窑社区地处县城南边城乡结合部,辖3个村民小组320户870口人,全村有贫困户41户111人。近年来,因县城开发建设,全村土地大多被征用,房屋租赁和外出务是当地人的主要收入。被确定为县级贫困村以来,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带领村民脱贫,考验着该社区23名党员。在包扶部门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和街道办党委的引领下,该社区结合村情实际,积极配合支部兴办企业,走出了一条由集体经济引领发展的可行之路。
“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把全体党员的聪明才智集聚到办企业、谋发展上来。通过公司的带动,安排部分村民就业,为每户增加收入。我们坚信,只有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甩掉贫困村的帽子才有希望。”社区主任陈梓华这样给干部和贫困群众做思想动员。2016年12月,该社区注册100万元成立了南窑扶康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采取村集体控股、公司化运作的模式,将贫困户和失地农民组织起来,从事家政保洁、劳动服务、餐饮服务、农业养殖等工作。目前,家政保洁和美食城带动了8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
每天下午5点多钟,在该公司给社区贫困群众创建的美食城摊位上,摊主李文华都会在摊位上忙得不亦乐乎。由于美食城靠近学校,这个时间点正是学校放学时候,许多学生都喜欢吃他做的鸡蛋摊饼,李文华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这座占地1000平米的美食城共有摊位30多个,经营者都是像李文华一样的失地农民,因为经营种类较多,李文华和大伙每天都会有200多元的收入。
随着城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成为了一门热门行业。该公司看准商机,依托地理位置优势,成立了扶康家政服务中心,承接家政保洁、工程保洁等业务,为贫困户又开辟出一条致富路。
今年以来,丹州街道党委围绕抓党建促脱贫的思路,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采取支部领办企业,支部探路、党员带头等组织形式,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发展产业,实现增收和脱贫的目标。通过鼓励农村基层党组织采取支部领办企业、支部与非公企业联建等形式,建设、孵化一批产业扶贫基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政策资金释放出最大红利。这种做法,既解决了贫困群众的脱贫,又培育了困难群众致富的技能和脱贫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