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革曾经带领群众修建的果园至今仍有经济效益 90 年代张革(左二)回到桌里村与村民合影 桌里村知青合影(后排左一为张革) 位于桌里大队果园内的张革墓 位于后峪沟村的知青点 当年张革带领群众修建的水电站至今仍在正常运转着 在我们的青年中,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来到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满腔热血化作一身铁骨,脚踏实地干出一番事业。生活中,他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工作中,他们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作风上,他们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在人民的心中筑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北京知青张革就是这样的人!
村里来了个小“黑娃”
今年已62岁的陈保林清楚地记得,1968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12月的一天,担任生产队长的父亲突然跑回家告诉他的母亲,“县上给咱后峪沟分了11个从北京来的知青,通知让明天到县上去接人。”第二天天不亮,陈保林的父亲就带着两个社员赶着队里的五头毛驴去了县城。
傍晚时分,他们回来了。为了迎接这些从北京来的青年学生,全村老少挤在村口等了已经整整一个下午。看着眼前这些远道而来、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孩子疲惫不堪的样子,有些老人都心疼得哭了。生产队长告诉大伙,“这些青年学生都是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从北京出发,经过几个日夜的跋涉,翻越老虎梁,攀过寿峰山,靠着咱这五条毛驴驮行李,走了80里的山路,才来到咱们后峪沟的,以后他们就和咱们社员同吃同劳动了,所以在生活上大伙要尽量的照顾他们、关心他们。”
当时的后峪沟村只有20多户人家,100多口人,全村以山地和坡地为主,只有少量的川地,粮食产量很低,老百姓一年中有半年处于无粮或缺粮的状态。千百年来,村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依靠少量的河滩地和硷洼地勉强度日。这里没有公路,没有电,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初来乍到的学生们,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革命老区的乡亲们生活是这样的贫困,生活条件是如此的艰苦。
一开始,好多知青特别是一些女孩子都是边哭着鼻子边劳动。然而,大伙很快发现,这其中有一个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不但不哭,反而干起农活来不输村里的同龄人。看着他被晒得黝黑的皮肤,大伙都似乎忘记了他的大名——张革,而亲切地称他“黑娃”。
“黑娃人很老实,干什么都有一股子拼劲,常常是把自己的任务完成,还帮着其他知青干活,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他,选他当村里知青队的队长。”村民老邓回忆道。
面对艰苦的环境,张革没有退缩,他始终牢记毛主席的重托,以人民群众为师,扎扎实实从现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别看他年龄只有17岁,个头不高,但他同样和乡亲们下田劳动,下河挑水。刚开始不会使用农具,锄头常常磨破了双手,鲜血染红了锄把,他就虚心向大队社员请教学做农活。下工后,性格活泼开朗的张革,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向大家讲述着北京城里的故事。他说话有些结巴,每每讲到关键时刻就会卡壳,逗的大家哄然大笑。有时他还拉起手风琴、小提琴和大家唱起革命歌曲,逢年过节,表演节目,吹拉弹唱。知青们的到来给没见过大世面的后峪沟村百姓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文明,村里的年轻人听着外面的故事,开始憧憬着未来生活,也思索着改变自己命运。
张革曾经在给家里人的信中写到,“这块贫瘠的土地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使我真正的看到了中国的国情、民情,了解到了农村、农民们真实的生活状况。我希望因为我的存在和努力,能给这个村子和村里那些可爱的人们带来变化。”
从1968年到1971年,三年的插队生活使年轻的张革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它把一个活波可爱的城市青年改造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农民。然而这种改造不仅是表面上的,它更是精神上和心理上的。1972年张革凭着插队期间的出色表现被推荐到咸阳市武功县5702国防工厂当了一名工人。拼搏换来的宝贵机遇使张革可以告别艰苦的后峪沟村了。离别那天,乡亲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送了一程又一程,大家看着眼前那个比来时高了、壮了,但也黑了、糙了的青年,目光中饱含着几分眷恋,但谁也不忍心说一声“你留下”,大家心里都清楚,张革不属于这片土地,他应该去城市,因为那儿有更光明的前途。就这样,张革离开了,离开了那个他曾洒下过汗水和激情的后峪沟村。
青春的赞歌
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回到阔别26年的延安进行视察,当他看到解放已20多年的老区人民生活依然很艰苦时,伤心地说:“我这个总理没有当好,对不起老区人民。”当时他就对延安地委的领导人作出了“要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翻”的指示。而受到这个指示鼓舞的人们,不仅有延安上百万的群众,其中还包括远在武功县工厂里做工的张革。
此时的张革已经入了团,他凭借着插队其间养成的吃苦耐劳性格,勤于钻研技术,勇于攻克难关,助人为乐,深受工友们的喜爱。没过多久,就被选为车间的团支部副书记,而且即将被提拔到团委工作,成了工厂里的重点培养对象。虽然工厂的各方面待遇都很优越,然而在张革心里,他始终放不下那个连温饱都还没解决的后峪沟村,他思念着村里的父老乡亲,怀念着那块洒下自己心血和汗水的土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张革决定放弃工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第二次返乡插队。
在给厂党组织的申请中张革这样写道,“一年多来,我始终无法忘记后峪沟村的那些乡亲们,我不知道他们冬天里是否穿得暖,春天里是否能吃饱饭……我觉得我应该回到他们中间去,同他们一起战斗,改变那里的贫困历史,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面对着张革饱含深情的申请,5702工厂的领导们也被这位有志青年的真诚所打动,他们特地组织两千多名团员青年为张革举行欢送大会,并派专车、干部陪同,送他二次返乡。宜川县县委、寿峰公社也组织欢迎大会,尤其是后峪沟的乡亲们听说张革要回来了,更是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兴高采烈地迎接他们曾经的“黑娃”回归。
当张革重新踏上后峪沟的土地时,他发现自己所面临的困难要比想像的多得多。村里曾与他一起来的青年学生们都走了,知青点也撤了,他只能孤身一人又一次住进了原先知青居住的窑洞。寂寞、孤独、冷清,情感上的无助,生活上的困难,对一个只有21岁的青年形成了巨大的考验。
当时同样年轻的支部书记张殿玉回忆起张革回来后第一次与自己所说过的话,“既然我选择了回来,就必须勇敢面对一切困难,为后峪沟寻找一条致富的路子,这不仅是我的革命理想,也是对组织的承诺。”回来后不久,张革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后峪沟村的乡亲们也怀着对张革无限的爱戴与信任,选举他担任生产队长,1976年组织又任命他为桌里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而受他的感召,在此后的两年里,先后有14名北京、西安的知青来到后峪沟插队。看着又一次不断壮大的知青队伍,张革信心百倍,干劲儿十足。在以后的九年时间里,他带领着群众把自己为桌里村绘制的蓝图一个一个变成了现实。
在那个年代,能否吃饱饭几乎是陕北农村发展中最大的难题,后峪沟也不例外。为了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张革从生产队专门划出一块地,实验性地引进优良的714、延安15号小麦品种。试验成功后,在桌里村五个队普遍进行推广,小麦亩产由原来的百余斤提高到了亩产四、百五斤。后来他又带领乡亲们试种矮杆玉米,合理进行玉米密植,改变原先间种、套种的落后耕种方法,玉米单产由150斤增加到亩产七八百斤。由于开展了科学种田,使得粮食产量倍增,1974年全村粮食总产量由过去的7万余斤一跃达到16万斤,1975年达到19万斤,比1973年增长了一倍多,提前实现了周总理提出的五年粮食翻一番的目标。后峪沟村也成了全公社率先甩掉了吃返销粮帽子的村子。
在煤油灯的照射下,后峪沟的夜晚总是寂静而漫长。张革渴望把光明带给这个小山村,但就当时的条件而言,远离大电网的后峪沟想拉电根本没有任何可能,要拉电只能自己修建水电站。
在村民的质疑声中,张革干起来了。他从外地请来专家勘察选址、设计方案,但电站工程概算需50万元资金,叫张革犯了愁。在那个年代,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办?张革没有退缩,他四处寻求社会的援助。他带着乡亲们的期望,拖着带病的身体,冒着刺骨的寒风,徒步100余里来到县城,为了节约1块5毛钱的住宿费和2毛钱一碗的饸饹面,困了就彻夜蹲在宜川汽车站候车室打个盹,饿了就啃一口自带的干粮充饥。饥饿、寒冷没有把这条汉子难倒,几年多的时间里,张革东奔西走,甚至有三个春节都是在火车上度过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革的执着、真诚打动了无数善良的人们,延安行署、省知青办、陕北建委、四川万县、北京知青办,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大队送来了电机、电线、照明材料等。
电站进入施工后,预想不到的难题接连不断。引水要凿一条300米以上的遂道,没有机械,张革就组织青年基建队,靠人工点炮炸石。过度的操劳和营养不良使张革过早的患上了肺结核、胸膜炎和腰肌劳损等疾病。一次他在施工中从山崖上掉下来,差一点送了命,伤还没好利索就跑到工地上干活。乡亲们都劝他不要那么拼命,张革说:“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要把水电站建成。”经历了四年难熬的日日夜夜,1980年8月1日,一座15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终于建成了。明亮的电灯给后峪沟及寿峰川道4个大队带来了光明。张革还不满足,又购回了地面接收机和电视机,给桌里村漆黑的夜带来了欢乐和笑声。乡亲们第一次看到了电视,看到了五彩缤纷的外面世界。直到现在,这一电站仍旧在运转着,每年可以向国家电网输电近50万度电量。
1980年,在修建水电站的同时,张革又组织群众架钢管、挖水渠,建蓄水池,把三公里外的清凉泉水引到了村里,解决了后浴构村村民祖祖辈辈吃水难的问题。吃水不忘挖井人,看着常年流淌的泉水,到如今还有人唱起信天游:“喝一口那清凉凉的山泉水呀,我不由得忆呀忆呀忆张革。”这歌声里充满着村民们对他们的领头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有了粮、有了电、有了水,没有钱也不行。张革决定带领大队的5个村,每村种植一架核桃山,一座苹果园,解决农民的经济收入问题。为此,张革专门去山西、杨凌学习核桃、苹果的栽培技术,并协调给乡亲们拉回两卡车树苗。还从延安买回5台抽水机,把河水抽上山顶,带领村民选址、挖坑、种植、浇灌。到了1985年核桃树、苹果树陆续挂果,成活率达到90%。仅此一项,后峪沟人均收入增加了三百至五百元。此外,张革还积极从外地引进良种帮助村里发展养殖业,短短几年就使后峪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张革为后峪沟村描绘的蓝图,伴随着辛勤的劳动,一步步得以实现。到1979年底,包括后峪沟在内的桌里大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寿峰公社率先突破400元,达到了群众有粮吃、有钱花的目标,后峪沟贫困的历史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张革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并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曾受到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永恒的丰碑
1981年,经有关部门的大力推荐,29岁的张革将进入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系学习深造。临行时,张革望着这片曾洒下他12年青春的土地和流淌不息的白水河,望着那轰鸣的发电站和满山的核桃、苹果,望着把他送了一程又一程的几百名桌里村的乡亲,他泪流满面,哽咽着说:“大家都回吧,不论走到哪儿,我都会记得这儿是我的家,我还会回来的。”
张革后来就职国内贸易部北京物产集团中拓玉金种子公司,担任总经理。但是距离并没有隔断他的老区情结,其间,他为延安送回5000公斤优质玉米种子,经常打电话询问“家乡”的情况。村民李素娥患乳腺癌无法医治,他听说后便接到北京管吃、管住,带着妻子不知跑了多少医院,自己掏钱为其治好了病。他还多次邀请桌里村的干部到北京参观学习现代农业,在欢送村干部的座谈会上,他还向大家提到要想办法为村上建一所希望小学,铺架输电线路,把寿峰的核桃销售到国外等等。
然而,不幸的是1998年2月17日,张革突患脑溢血去世了。而就在他临去世前还专门从意大利为后峪沟带回来了核桃和玉米种子,还在为筹建希望小学筹款……噩耗传到桌里村,乡亲们撕心裂肺的哭声连成了一片,再多的言语都难以诉说他们对张革的思念与痛惜。正当乡亲们在他的辛勤耕耘下过上了好日子的时刻,这个年仅46岁的生命却与乡亲们永别了。张革生前的愿望,是要把骨灰埋葬在桌里这片土地上。乡亲们用5天5夜的时间为他赶制了一块纪念碑,一面刻上“张革故里”,一面刻上“看灯看电看录像,吃水吃果吃核桃,不忘知青张革”,并早早地为他打好了墓穴。1998年8月30日,一个桌里村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知青张革魂归故里。
张革,一个普通的北京知青,他身上体现的那种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勤奋执着的进取精神、诚实可信的人格魅力,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赋予的那个时代的人生底色。在这个朴实无华的底色上,呈现着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承载着永远长青的“知青文化”“知青精神”。
通讯员 王奇梅 杨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