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子长县被确定为全省7个粮改饲试点示范县之一。子长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产业脱贫和精准扶贫,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强化牧草加工利用,加快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示范成效显著。
一、粮改饲的增收效果
2016年,子长县全县种植玉米12万亩,其中调整种植青贮玉米2万亩,种植紫花苜蓿0.25万亩,新建青贮窖5000立方米,青贮收贮51万吨,涉及五丰种养殖有限公司、鑫龙养殖专业合作社等16家规模养殖场。经测产,青贮玉米平均亩产鲜草5吨,按照销售全株青贮玉米市场平均价240元/吨,亩产值达1200元,而普通玉米平均亩产籽粒450公斤,市场价1.6元/公斤,亩产值只有720元,每亩相差480元。子长县南沟岔镇农民张某,2016年种植12亩青贮玉米,在蜡熟期以1200元/亩的价格卖给养牛场,收入14400元,同时不影响其他农作物的收割,还可避免因天气造成的冻害损失,较脱粒后卖玉米收入的8640元净增了5760元。通过粮改饲全株玉米销售,不但省去收穗、脱粒、晾晒、秸秆处理等工序,还有效缓解收割时农村短缺青壮年劳动力的问题,可以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减少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说是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
如果全株玉米打包青贮,每亩可打70包,平均售价26元/包,成本4元/包,每亩净收入可达1540元,效益十分可观。子长县余家坪镇凉水湾村种植青贮玉米1200余亩,由于地类问题,长势参差不齐,在收获期由村集体管理,对全村玉米打包青贮,进行商品化销售,平均每亩打包60包,除去拉伸膜、人工、发酵剂、电费等成本,平均售价22元/包,每亩收入1320元,全村这一项收入就高达158.4万元;如果脱粒销售,每亩平均产颗粒400公斤,亩收入640元,全村收入仅为76.8万元。种植销售青贮玉米全村可净增收入81.6万元,可实现种植青贮玉米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二、粮改饲的意义
(一)大力推进粮改饲,能够有效满足草食家畜养殖的饲草料需求,有效缓解玉米收储压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大力实施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推动粮食作物种植向饲草料作物种植转变,推动粮食“去库存”,推动草食畜牧业“降成本,补短板”。发展粮改饲等同于发展营养体农业,同样的水土资源,如果生产牧草(饲用作物),生物产量可增加30%以上,可收获能量比谷物多3—5倍,蛋白质比谷物多4—8倍,可以实现“增草增畜”。
(二)大力推进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是在当前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背景下农业政策创设的一次新尝试和主动作为。做好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工作,事关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事关农牧民增收致富,事关种养加一体化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据测算,草食家畜肉料比重每提高5个百分点,全国可节约粮食1400万吨左右,大约是0.44亿亩耕地的粮食产量,所以说,大力推进粮改饲,可以实现“节粮增效”。
(三)大力推进粮改饲,推行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变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增加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等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粮食过腹转化增值,加大农家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之路。引饲草饲料入田,可以改良中低产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0%左右,粮食产量提高10%—18%,可以实现“改土增粮”。
三、存在问题
(一)引导农民调产难、饲草收储难和企业周转难。引导农民调产难,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受种植观念影响不愿意把土地调整出来种草,另一方面是种粮有补贴还有收益,种草后效益并不能马上体现,因此农民种草积极性不高。饲草收储难是因为饲草收贮有时限,但受劳动力和收割机械的影响,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储完成,造成了极大浪费。企业周转难是因为企业收购饲草、发展生产等需要大量资金,而目前银行对企业周转金贷款缺乏政策,企业运行困难较多。
(二)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规模小。延安在推广粮改饲工作中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规模都比较小,仅限于小型养殖场和种植大户,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饲草加工企业+种植大户+养殖户”的协同合作模式还没有形成。其次是粮改饲牧草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有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不能满足草食家畜采食多样化要求,影响了草食家畜肉类品质的提高。
(三)补贴资金短缺,不利于大面积调整。子长县粮改饲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新建青贮窖5000立方米,一次性补贴100万元,其中种子补贴32元/亩,青贮窖补贴40元/立方米,机械补贴仅为16万元。国家财政补贴资金有限,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无法配套,在调整种植的初级阶段,农民接受程度不高,处于观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补贴资金的短缺会影响农民调整种植的积极性。
四、几点建议
据测算,全市每年约种植玉米100万亩,群众卖玉米能收入7.2亿元,如果全株玉米打包青贮,全市可收入13.2亿元,可增加收入6亿元,全市乡村人口按157万人计算,农村居民人均可增加收入380元。由此可见,以草食家畜饲草料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粮改饲试点示范,调整玉米种植品种和利用方式,将饲草饲料种植与草食动物养殖紧密结合,可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抓好落实是关键。一要继续加强政策引导。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就是实行“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农民随行就市出售玉米,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各级各部门要广泛宣传解读玉米收储政策变化,做到家喻户晓,心知肚明。二要强化资金扶持。要制定完善实施方案,支持农民调减玉米改种其他作物,让农民愿意调、调得动、稳得住。三要推进服务指导。针对结构调整后可能出现的缺技术、缺农资、缺机具等情况,要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采取蹲点包片、进村入户等方式,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结构调整中的实际困难。
(二)方案制定要可行。要以养带种。选择养殖基础好、饲草料需求量大、结构调整意愿强的县区,以饲草料收储环节为政策着力点,充分调动草食家畜养殖场、专业收储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奶牛、肉牛、肉羊等各类草食家畜的利用潜力,通过市场机制拉动种植结构调整,确保生产的饲草料销得出、用得掉。要合理改种。粮改饲的重点是发展青贮玉米,但也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种植习惯,充分尊重种养双方的意愿,合理选择青贮玉米、菌草、燕麦、甜高粱等适宜品种,探索符合区域实情的发展路径。
(三)科技支撑需加强。应围绕草畜各自特点,针对三大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四个重点方向(产品安全、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统筹开展草畜品种选育、饲草料及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发酵饲料调制、草畜能(肥)循环、草畜高效耦合等技术研究与技术支撑,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建立草畜一体化技术体系。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产学研用相结合,扶持一批商业化饲草饲料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等大型企业,促进产业发展。
(四)利益均衡应探索。当前全株玉米青贮过程中市场利益分配不均衡,包括土地所有者、种子经销商、农资经销商、机械设备拥有者、种植户、养殖企业、中间商、保险公司等等,往往种植户利益无法保障、承担风险较大,政府管理部门缺失主动承担协调、组织、服务、监督等职能,难以实现相关各方利益共享。下一步,政府应加强统筹协调,出台相关政策,维护种植户等各方利益,促进粮改饲产业均衡、健康发展。
延安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