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三十年,《我们的红楼梦》

  至今,87版《红楼梦》还是我觉得翻拍最好、最忠实原著、最近距离让人感受书中气息的电视剧。
  从筹备到正式播出,该剧历时五年有余。据邓云乡的《红楼梦忆》,该剧1984年2月开始试拍,9月在安徽黄山脚下太平湖拍摄了黛玉北上的第一组镜头。至1986年底全部完成,36集的电视剧共拍摄两年零八个月。这于今天一些四五十集的国产剧几个月就拍完,是一种多么的天壤之别。
  这一版的经典和电视剧背后庞大的“红学”顾问团分不开干系。剧本由刘耕路、周雷、周岭三位编剧根据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进行编写。而顾问团名单更是涵盖了当时大半个红学界的支柱性人物:王昆仑、王朝闻、沈从文、成荫、林辰夫、阮若琳、启功、吴世昌、吴冷西、周扬、周汝昌、杨乃济、杨宪益、赵寻、钟惦棐、曹禺、蒋和森、戴临风、朱家潜、吴祖光……因此,在曹雪芹原文没有展示出的、只有脂批版才有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于87版电视剧有一段比较具象的还原和展示。包括最后的后四十回,也不是根据高鹗的续编,而是前80回(周汝昌认为前76回才是曹雪芹原作)曹翁草蛇灰线的原意、脂批版的暗示以及当时红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剧本的写作也见谨严。1983年3月6日起稿,当年底完成初稿,1984年3月完成二稿,直到1986年1月才最终定稿,历时两年零二个月。这似乎又是今日国产剧难比的一个奢侈。
  如今,和87版“红楼”经常用来相比的是李少红2010年的版本。私以为,看2010年版时,特别是听演员们像语文课朗读课文似的念台词,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浮躁。虽然我个人很喜欢李导的《大明宫词》《橘子红了》,新版《红楼梦》的道具也细节感人,有些镜头的推进也表现了独特的李少红式审美,但发现,这部剧的整个核心是空的。
  少数人的坚持抵不过这个时代的浮躁。80年代那种对于一部文艺作品的纯粹,在这一时隔33年后的对比中,分外明显。87版的台词,听上去耐听、隽永,体现出细节的推敲。为什么同样是原著还原度极高的台词,87版听上去就不像背书?这终结而论就在于一个“心”。
  当所有人对一部作品充满敬意,内心杂念颇少,它出来的整体效果,有一种精神性的纯洁。87版之所以如今成为一部难以逾越的经典,也是因为一种情怀的不可复制。
  与2010版开头那段让人惊讶的女娲补天特技不同,87版多是实景拍摄。譬如林黛玉北上那段,其间水纹有一个镜头特写,波纹弧度优美、颜色翠绿生烟,87版处处是这种可经推敲的细节。
  87版“红楼”的化妆师杨树云日后出书,在书里写,当时为了画一个眉形,会查阅大量古籍资料,从《红楼梦图咏》《晓雨即事》《西京杂记》、到《杨太真外传》到《后汉书》《庄子·天运》。
  “似蹙非蹙罥烟眉”是林黛玉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宝黛初见时宝玉跟她搭话的重要容貌基础。可惜,2010版黛玉,虽达到了“眉清目秀”的“眉清”,但那两抹今日植村秀式流行画法的眉,淡且微粗,我觉得是怎么也抵不上“颦儿”这个日后她的别号的。罥,即挂。罥烟眉指眉毛像中国山水画中挂在山腰上的青烟。《甄嬛传》中的“远山眉”也属类似气质。
  87版的选角,也是它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选角模式,也只有在那个时代那个特定环境下,才有可能发生,于今天又是一种不可复制。当时电视剧接受海选的自荐报名,剧组人员也奔赴各个地方戏剧团或其他演出单位,进行主动寻找。很多弹幕不断感叹,87版真是集结一众美女。三组十二钗自是不必说了,就连宝珠、瑞珠这种不经意的配角,有时镜头扫过去,也是颇为齐整。且那时美的,多么千姿百态真实自然。元春省亲那一集,我望着她饱满圆润的脸型,心想这才是一种富态、皇家的审美,充满贵气。
  当时扮演袭人的袁枚,是安徽省黄梅戏界很有名的“五朵金花”之一。“五朵金花”中还有唱功一流的吴琼,以及扮相俊美后嫁给作家余秋雨的马兰,以及一直在安徽戏曲界舞台出场率非常高的吴亚玲。“五朵金花”在安徽如今也是经典。各自都有出磁带式的专辑,演出颇多。《红楼梦》选角时,金花其他四人各自有事,只有袁枚一人应约进组。
  确定基本的演员团队后,主创和演员们一起,在北京的圆明园,闭门学习四个月,专门研读原著和学习其他课程。当时的课程和师资如今看过去都是响当当的华丽:编剧周雷总起“红学概论”,胡文彬续讲“国内外红学研究概况”,朱家溍讲述“《红楼梦》中的北方生活习俗”,邓云乡则讲“南方生活习俗”,周汝昌辨析“《红楼梦》原著的优与续书的劣”,王朝闻分析“怎样正确理解《红楼梦》的角色”,李希凡描绘“《红楼梦》的历史背景”,编剧刘耕路赏析“《红楼梦》的诗词歌赋”,编剧周岭讲解“《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此外还有古代游戏、诗词格律的授课,老师们还包括冯其庸、张毕来、蒋和森……
  据邓云乡的《红楼梦忆》,当时演员第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学习、理解原著;第二阶段,学习表演艺术。其间还夹杂着小品练习。他是从上海赶过来讲课,于是经常被安排在和剧组住同一个招待所。于是课下,经常有演员过来找他请教问题,请求帮忙修改角色小传,对自己的小品提出建议等。
  除此之外,87版的众多细节也让人体会到主创研读原著之深以及对细节的苛求。譬如林黛玉篦头那段防止头油掉落披在肩上的披肩,不反复看几遍以及不按暂停绝对体会不出。还有拍凤姐和贾瑞的那场对手戏,有几个镜头是从镜中取景的,又暗示了贾瑞今后因风月宝鉴而猝死的情节。脂批反复言说的“草蛇灰线”,在87版电视剧,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2005年,刘心武提出了惊世骇俗的秦可卿是废太子胤仁的女儿在贾府避难一说。致使很多红迷如今重看电视剧时,有时不免对秦可卿一线又生出许多新的感悟来。刘心武写的续版《红楼梦》我是非常不敢苟同。但是他的秦可卿理论,姑且不从红学角度论证正确与否,但却认为从理解人物的广度和深度上,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曹翁当时写这部稿子的时候,《红楼梦》是他自己心中的一个梦。一个没有实现的梦,或一个已经失却的梦。80年代,当这一众演员重新演绎它的时候,对于一些入戏太深的他们,或许“红楼”就变成他们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有人不愿醒来,有人很难醒来。而对于热爱《红楼梦》的所有人,当我们掩卷长思的时候,也不由愤慨于现实、落寞于逝去。所有事情是终将结束的,所有梦也终将醒来。但幸好,如今文本依在,87年电视剧依在,如果我们想回去,总是能偷得一两日的奢侈,在人生,做一回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