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鹏飞(左)正在查看综合市场建设情况 通讯员 王前锋 本报记者 张改玲
“上山种地的路修好了,这下干活可方便多了。”富县茶坊镇袁家村原村主任袁延荣笑着说,这是曾作为村干部的他一直想解决却无力解决的大难题。
马家塬山上500亩苹果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上山路崎岖难行,遇到雨雪天气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村民生产劳动。袁延荣在山上有6亩果园,提起路,他深有感触:“村支书许鹏飞来村上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协调项目资金56万元,为村上新修了4.5公里砂石生产道路,解决了村民上山难、卖果子难的问题。”
现在,许鹏飞在群众眼中是“为村民办实事的好干部”形象。可在一年前,36岁的他被茶坊镇下派到袁家村担任村支部书记时,村民们对他的到来并不看好,报以怀疑的目光。
由于青兰高速、西延铁路及包西铁路复线交叉过境,随着征地引出诸多矛盾和纠纷,袁家村成了有名的上访“重灾区”,没人愿意“挑头”担任村支部书记。
“班子队伍团结,才能打胜仗。”军人出身的许鹏飞来到村上后,从抓党建促发展、促脱贫入手。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在村委会跟党员干部商量村里发展的事情。
袁家村全村有126户、512口人,外来人口突增1000余人,无形加重了吃水和用电的压力。为了解决吃水问题,许鹏飞带领村干部深入荒山寻找水源并及时送检,筹集资金8万元,引水入户;积极向县电力局争取增加变压器1台,架设线路4公里,解决电路老化问题。
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许鹏飞和村干部又重新找回群众对他们的信任。
“袁家村综合市场赶今年8月底就能竣工啦!”正在施工现场的许鹏飞欣然说道。
袁家村综合市场的建设是通过“支部引领,群众参与”模式实施的,流转43户农民土地130余亩,每亩支付30年流转金10万元,返还农户门面房。发挥城郊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和紧邻高速的交通优势,市场将集五金、建材、物流、食宿为一体,建成富县较大的综合交易中心,可解决村子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村民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如今,丢掉“后进村”“上访村”帽子的袁家村已今非昔比,许鹏飞来村上短短一年发生的变化,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33岁的村民袁正锋总是逢人就夸:“俺村都是省级‘卫生先进村’了,这多亏了村上的许书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