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建宜居乡村留美丽乡愁
——宝塔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小记
庙沟村
罗家湾村
  稻草人留住乡愁;家家都烧天然气;户户有宽带;文明标兵村有村规;赏花采摘自助烧烤乡村游……近日,笔者走访宝塔区部分镇村,感受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乡村的魅力。
  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开展以来,宝塔区高度重视,将该项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7年,全区320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清洁乡村;创建生态乡村128个,占辖区行政村总数的40%;创建美丽宜居乡村37个,占11.5%。2016年12月,该区还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先进集体”。
  甘谷驿镇罗家湾村:稻草人留住乡愁
  来到甘谷驿镇罗家湾村,远远就看到一排排稻草人,旁边还有麦垛。突然脑海间闪过高晓松的一句歌词,“我穿过金黄的麦田,去给稻草人唱歌,等着落山风吹过……等候鸟飞回来。”一旁的镇长孙霞说,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陕北稻草人文化,体现了“守望”与“向往”。
  “马上骑个杨六郎!”47岁的手工艺人罗长明,指着稻草人造型的马、骑手给笔者说,先搭架子,然后用废旧的草帘子制作,一般得两三天,村里不少婆姨们都来跟他学手艺,周围的村庄也跟他要稻草人,觉得村庄里放这个特别有“文艺范儿”。
  该镇镇长孙霞说,以“产城大融合,全域景区化”为发展理念,凸显“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主题,通过红薯小镇、生态小镇、旅游小镇“三个小镇”建设,努力把甘谷驿打造成“宜居更宜游”的美丽陕北小镇,这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冯庄乡康坪村:农民烧上了天然气
  在康坪村,祖籍榆林子洲、69岁的徐俊富笑道,对于老一辈的陕北人来说,在窑洞里上卫生间、洗澡是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现实。最早做饭烧炭,后来用电,现在做饭用天然气,家家户户都烧天然气。
  “我们对全村400间(孔)房窑都进行了统一改造,重点实施坡屋顶处理、挽花栏墙、外立面粉刷、院落硬化美化、改水改厕、雨污处理、天然气入户等工程。同时,在公路两侧和山体坡面栽植了常青树及连翘、紫丁香、榆叶梅等苗木5万余株,在河岸、停车场等周边,栽植常青树、花草灌木10万余株。”乡长杨树伟说。
  “美起来”,也要“富起来”。据介绍,康坪村共有标准温室大棚150座,大弓棚25座,年产值近500万元。2016年,被延安市授予“一村一品”示范村。
  乡武装部部长石建荣说,村里还修建了农家院,供游客吃住。游客来后,可以先把车停在生态停车场,然后参观现代蔬菜大棚示范园,进入温室大棚采摘草莓、甜瓜等,再步行参观鱼塘、垂钓。还可以去知青体验园,或下地劳动采摘,或承包一小块“自留地”进行种植。
  河庄坪镇赵家岸村:家家户户有宽带
  走进赵家岸村,工作人员正在“机房”忙碌着,“再过一段时间,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宽带了!”村民赵师傅乐呵呵地说。
  “我们在赵家岸村做试点,宽带网络入户,并实现电视、电脑、手机‘三屏’互动,村民在家里的电脑上能看到镇上开的会议内容,及时了解政策、技术等。”镇党委书记李清喜说,机房便民服务厅建好后,村民们还可以网络预约看病、销售农产品。
  “如今的农村,不再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不讲卫生、乱扔垃圾的地方了。”镇组织委员王小予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开展以来,他们推行“党建+生态”模式。新建垃圾屋2座,相应成立村级垃圾收集清运队伍,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的长效保洁机制;建设污水处理站,改造排污管道,加盖明渠盖板,全村污水排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实施山体、村庄道路和广场周边绿化,栽植各类树木7.5万株,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村庄生态环境有了质的飞跃。
  枣园街道办庙沟村:村规民约上石碑
  “夫妻恩爱、家庭和睦,邻里之间,融洽相处,陈规陋习,坚决摒弃……”来到庙沟村,矗立的村规民约碑石吸引了笔者的注意,从旁边的村情简介上得知,该村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标兵村、小康示范村。
  一位村民笑着说,环境好了,经济条件好了,人们的关系好了,才是真正的宜居村庄。“我们村还有村史馆呢,里面介绍了这里从没人居住到现在开辟出新天地的过程。你们可以去看看。”
  “村规民约是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设置的,对村民和村干部都有要求,人人心中都有一把标尺。”庙沟村第一书记甄宏红说,该村每年都评选一次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虽然没有多少物质奖励,但是,牌子挂到家门口,那是莫大的荣誉。
  截至目前,枣园街道办投入资金180万元、投入人力1860人次、动用机械67台、清理垃圾24吨、配备垃圾收集设施12个、整治河道800米、清理排污下水道13公里,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通讯员 姬娜 付靖雅 董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