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夏季来临强降雨增多,这些汽车故障会影响行车安全
  近日受各地强降雨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当然缺乏雨天驾驶经验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然而因车辆存在故障或零部件老化,同样会对雨天行车造成一定影响。对此车主应未雨绸缪,关注爱车“健康”,从而确保雨天行车安全以及降低雨水对车辆的损伤。
  一、对行车视线造成影响
  如果在天气晴朗、能见度较好的情况下,除长期不洗车对视线造成一定影响外,通常车主都会忽视那些与雨天行车视线息息相关的零部件。然而,正是这些不起眼儿的小零件,却在关键时刻起到大作用。因此,在日常用车过程中,车主应对以下部位是否存在故障或老化现象做相应检查。
  1.车窗切水条:影响驾驶员观察车侧及后视镜
  危险指数:★★★
  可能有些车主还不清楚车窗切水条是什么,或者并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因此在日常使用及养护车辆时经常被忽略。顾名思义,切水条就如同一个刮板,可以在车窗玻璃升降过程中刮掉附着在表面上的雨水,同时也能起到防止雨水流入车门内部的作用。然而,车质网每年都会接到不少车主对车窗切水条的投诉,目前相关投诉已达300余宗。据一位来自湖北的童先生介绍,车窗切水条不切水,导致雨天无法看清后视镜,或存在行车安全隐患。那么,为何这样一个使用频率并不高的零部件会出现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点。从车质网接到的投诉来看,车窗切水条不刮水一般有两种原因导致:其一为切水条老化,切水条橡胶部位会老化发硬,而内侧的植绒面也基本磨平,从而导致切水条失效。其二为产品设计缺陷,有车主将出现问题的切水条与改进后的产品进行对比发现,改进后的切水条橡胶条的角度和长度明显得到改观,与车窗玻璃更加贴合,不仅可以起到刮水的作用,还能减少雨水流入车门内,降低生锈的风险。
  2.前风挡雨刮器:影响驾驶员观察前方视线范围
  危险指数:★★★★
  相比车窗刮水条,如果前风挡雨刮器及雨刮片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驾驶员观察前方路况的视线范围,不仅会模糊视线还会增加盲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从目前车质网接到的投诉来看,有关雨刮器故障的投诉已累计达700余宗,其中多以雨刮器异响、雨刮片刮不净等问题为主。而在日常使用中,车主往往并不太在意雨刮片,只要能用就行,以至于雨天时对视线造成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检查雨刮片并不难,车主可以通过检查橡胶条是否有损伤、弹性如何,来判断其状态。从车质网实际案例来看,如果雨刮片刮不净或者工作时出现异响,原因一般为以下几种:其一为前挡风玻璃有较难清洗的污垢,遇到这种情况建议不要反复操作雨刮器,有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胶条;其二为雨刮片出现老化或开裂,在雨刮器工作时会出现异响或抖动的可能;其三,雨刮器摇臂位置不正确,可能会增加A柱盲区面积,在拐弯时对行车安全造成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车辆雨刮片多建议在行驶里程15000-20000公里或12个月左右更换,并且在雨季来临前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查。
  3.照明系统:影响可视范围对其他车辆造成影响
  危险指数:★★★★
  提到汽车照明系统,照射范围和亮度是保证行车安全的硬指标,而长期在城市中用车的车主可能会忽视这一问题,原因在于城市道路夜间照明情况较佳。然而因在阴雨天路灯未开或因暴雨导致部分路段照明线路出现问题后,大灯亮度不够就会对行车造成一定影响。目前车质网接到的此类投诉并不少见,已累计达430余宗,其中不乏因设计原因而导致大灯亮度不够的问题。来自陕西的龙先生对此吐槽称,开夜车时发现大灯灯光很暗,近光灯路面视线不清,如遇坑洼路面只有靠感觉,开车时心里完全没底。经龙先生与维修人员探讨,认为是灯光设计不够合理导致亮度不够。设想如果在大雨天遇到躲雨的行人,或是路面井盖被冲开等突发情况,如果车灯照射强度不够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除设计缺陷以外,如果车辆经长期使用后发现大灯亮度下降,建议车主及时更换灯泡,并检查大灯灯罩及反光板是否因表面老化而发污,影响灯光照射强度。此外,相信有不少车主在路上都遇到过前车刹车灯不亮的情况,选择的方式要不尽量远离,要不选择并到其他行车道。其实,并非这些车主不清楚自己的尾灯或者刹车灯不亮,只是日常使用中并不以为然,认为车辆年检前把灯光修好就可以,但这样一来却给他人造成较大安全隐患。尤其是大雨来临之际,本身路面湿滑会影响刹车制动力,再加上能见度不高,如遇突发事件,后车将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映,造成追尾事故。
  为提高行车安全性,目前不少品牌车型都带有日间行车灯、大灯转向辅助、随动转向大灯等配置。然而由于车主平时并不会对这些辅助配置多加关注,致使出现故障后并不知晓,或者是因不影响正常照明而忽视。但殊不知,这些辅助照明恰恰可以缓解前文中提到的视线受阻问题,从而减小事故发生的几率。
   二、或对车辆造成伤害
  大雨来临之际,一些潜在危险也悄悄地靠近我们的车辆,如果车主平时疏于养护,就会因车辆存在故障而不幸中招,比如因密封问题而导致的车身漏水。对此,车主在日常用车过程中,也应对以下各部位进行检查,以排除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
  1.前风挡排水孔:积水进入发动机舱损坏用电设备
  危险指数:★★★
  在车质网接到的投诉中,反映发动机舱漏水的投诉较多,截至发稿已累计达上千宗。从车主描述的情况来看,在打开发动机盖后发现雨水未经导流,会直接排流到发动机舱内,担心会引起其他安全问题。通常情况下,由于车辆前风挡排水槽因长期使用未清理,树叶、泥沙等异物会将排水孔堵塞,导致雨水无法排出而流入发动机舱,将可能对车辆电路造成一定影响。除人为因素外,在车质网投诉中也有因设计原因造成的漏水,但相关企业并不承认存在安全隐患。据车主爆料,在拆开前风挡玻璃下方的密封件后发现,车辆并没有设计雨水导流槽和排水孔,雨水从前风挡玻璃直接经隔音棉流入发动机舱。虽然行业内并未对雨水直接进入发动机舱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定论,但车主担心流入的雨水,不仅会导致隔音棉霉变,还会对车身部件造成一定腐蚀。但这并不是最大的危险,众所周知电瓶、保险盒、主线路、ECU控制单元等电器元件都布局在发动机舱内,雨水可能会引起线路短路、电器元件烧毁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较大损失。
  2.天窗及门窗密封性:车内进水损坏车辆用电设备
  危险指数:★★★★
  目前天窗越来越普及,甚至今后可能逐步演变为“标配”,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就是天窗漏水故障。从车质网数据来看,目前涉及天窗漏水问题的投诉多达380宗,分析其故障原因主要分两种情况:第一,天窗并不是一个纯封闭的结构,那么当雨水流到天窗框架凹槽内,排水是否通畅则成为决定性因素。从投诉案例来看,大部分天窗漏水问题都与天窗排水管堵塞有关,如果滑轨中灰尘较多并伴有杂质,势必会堵塞排水管。因此,车主在平时保养时应保证天窗凹槽内部清洁,以避免堵塞排水管。第二,天窗对于装配工艺及密封性的要求也较高,如果天窗密封胶条在装配中存在缺陷容易发生翘起,或因橡胶材质耐热性及耐紫外线能力较差,在阳光长期暴晒后容易发生老化,从而导致雨水从天窗缝隙处漏入车内。但无论是何原因,天窗漏水后雨水会积存在地板下方,如果积水严重有可能会使全车线束泡水,极易引起线路短路。不仅如此,一些高端车型还会将控制模块放置在座椅下方,对此车主应及时到4S店拆解全车座椅、地垫,进行晾晒处理,以免造成更换全车线束及控制模块的悲剧。
  3.发动机启停故障:雨天及时关闭以免发动机受损
  危险指数:★★★★
  发动机启停系统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遇红灯、拥堵时,发动机会自动熄火。当需要继续前进时,系统会自动重启发动机。不同汽车厂家的启停系统操作有所不同,有的是靠制动踏板来控制发动机启停。对此在雨天行车时,建议广大车主及时关闭启停系统,如果涉水熄火后启停系统还处于工作状态,那么后果将与进水后二次打火一样,将会因顶气门导致发动机大修。
  在车质网投诉中,有车主反映个别品牌车型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启停系统关闭需求,以至于无法进行手动关闭,给雨天行车造成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虽反映发动机启停系统故障的上百宗投诉,多以熄火后无法启动故障为主,但介于关闭启停系统按键失效及控制单元故障有其存在的可能性,车质网建议广大车主如果发现车辆关闭启停系统按键失效,千万不要忽视这一问题,尽量在雨季来临前妥善处理。    
  三、或增加车辆失控风险

  实际在雨天行车时,车主最为关心的话题就是安全,而说到安全就不得不提车辆的刹车系统、轮胎以及悬挂系统。那么,车主在日常驾驶过程中,有哪些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会在雨天被放大,车主又应重点检查哪些部位,在以下内容中将为您一一解惑。
  1.轮胎磨损:降低轮胎抓地力
  危险指数:★★★
  众所周知,轮胎是汽车唯一直接接触地面的部分,因此轮胎的健康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在车质网接到的投诉中,与轮胎问题有关的投诉数量相当庞大,达近9000宗之多。其中与雨天行车安全息息相关的是轮胎磨损,一旦花纹过度磨损将降低轮胎抓地力,尤其在湿滑路面可能会令车辆出现刹车距离过长、车辆失控等情况。因此,车主应及时检查轮胎表面,如果胎冠花纹高度已接近轮胎磨损的极限标志,建议车主及时更换。
  2.悬挂故障:车辆容易出现吃胎偏磨、跑偏、甩尾等
  危险指数:★★★★
  悬挂系统不仅可以改善乘坐的舒适性,同时还兼顾一定操控性能,降低了驾驶时车辆失控的风险。然而,由于目前的车企尤其是自主品牌,并不十分重视对悬挂系统的调教,导致部分车型悬挂系统存在问题,出现吃胎偏磨、跑偏甚至是甩尾失控等故障。来自北京的师先生在投诉中反映,车辆在购买后一直出现车尾横向摆动现象(俗称甩尾),尤其是在满载时最为严重。后经4S店检查后告知这一问题为通病,悬挂减震弹簧偏软成为该车型的设计缺陷。对此,师先生认为如果在雨天行车时出现甩尾,很有可能会导致车辆失控,从而引发交通事故。除此之外,还有车主在投诉中称,在车辆行驶里程达17500公里时发现后轮出现吃胎,局部已磨损至极限标志。此后,该车主在4S店做四轮定位时惊奇地发现,该车后悬架左右不对称,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吃胎偏磨问题。车质网数据显示,有关悬挂系统故障以及吃胎偏磨问题投诉多达2000余宗,由此可见该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而这些车辆在雨雪天行车时均存在一定风险。
  3.主动安全系统:增加车辆失控风险
  危险指数:★★★
  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综合了ABS、BAS以及ASR三大系统于一身,能够通过转向、车轮转速以及横向加速度等信号,以施加制动力的方式控制车辆行驶轨迹。而一旦ESP系统存在故障,雨天行车时很可能会因系统失效,而无法控制车辆行驶轨迹增加失控风险。来自河北的贺女士就因此而天天担惊受怕。据贺女士透露,提车后仪表经常出现ABS/ESP/ASR系统故障报警提示,并且时好时坏,到4S店检查后,由于是偶发故障迟迟未能解决。目前,贺女士因担心车辆会因此出现事故,也不敢开车带家人出行。由此可见,虽然ESP系统故障并不会直接造成车辆失控,但对车主而言失去了ESP就相当于改变了平时的驾驶习惯,很有可能会因一次不经意的操作而导致车辆失控。因此,在车辆出现ABS/ESP等系统故障时,最好还是到4S店进行检查,保障车辆在雨天的行车安全。
  4.制动系统:雨天制动距离更长谨防刹车失灵/偏软
  危险指数:★★★★★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对行车安全中最为重要的的刹车制动力问题。在车质网投诉中,有关刹车失灵问题的投诉达上千宗,而有关刹车偏软问题投诉也有近360宗。设想如果当车辆出现刹车失灵,那车主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将车辆进行维修。而出现刹车偏软故障后,如果车主并未及时检修,会因雨天路滑造成刹车距离更长,从而增加碰撞风险影响行车安全。众所周知,制动力是靠刹车盘片(或刹车蹄鼓)施加到车轮上,如果刹车盘片摩擦力不足,将可能会感觉刹车偏软。此外刹车盘片接触面不平,也会导致在刹车时不能均匀施加制动力。当然,决定制动力大小的还有刹车泵,如上图所示,整个刹车系统带有一个刹车总泵与四个刹车分泵,如果刹车泵工作时所产生的压强未能达到标准,那么施加到刹车盘片后,会因卡钳压力不足而影响到制动力的大小。如果您的车辆存在上述问题,建议车主及时检查刹车系统,对刹车泵、刹车油管以及刹车盘片逐一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