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徐家沟村住过的窑洞(左)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采访团在高家硷村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前采访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富裕起来的徐家沟村村民也有了私家车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高家硷村的卫生室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高家硷村83岁高龄的高银亮,向记者讲述当年毛主席在村里的故事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今年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70周年,本报记者随市记协等单位组织的“转战之路新风貌”采访团沿着党中央毛主席当年转战陕北的路线进行采访,追寻革命先辈的战斗足迹,用镜头和笔触反映发生在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上的这段非同寻常的历史,展示新时期我市及陕北脱贫致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新风貌。
旧址探访
大槐树下有故事
本报记者 崔东
徐家沟村是榆林市清涧县下二十里铺镇210国道边的一个小山沟,党中央毛主席开始转战陕北不久后到徐家沟村住了两天一夜。
70年过去了,当年毛主席住过的地方,现在是什么样子?毛主席在这里住过的那段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记忆……带着这些疑问,盛夏时节,我们走进徐家沟村。
在村口,我们向一位正端着碗吃午饭的老人打听毛主席住过的地方。老人听罢,马上热情地向后沟指着说:“转过山峁就是。”
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走不久便到了毛主席住过的院子。看到我们来访,许多村民放下手中的活儿赶了过来。村支书徐治生告诉记者,这个院子分上下两院,一共三孔窑洞,院子原来的房东叫徐尚飞,听村上的老人们说,毛主席来了后房东把上院让给主席住,自己则住在下院用于存粮的一孔窑洞。上院里一共有两孔窑洞,一大一小,毛主席住大窑洞,朱老总住在靠近山体的小窑洞,大窑洞和下院存粮的窑洞相通,是当时房东为了方便照看下院存放的粮食而专门连通,安排主席住在这里,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方便快速撤离,可见当时形势的危急。
我们看到,院子里的窑洞全部用石块修砌而成,窑洞整齐而牢固,只是如今门已紧锁,无人居住。透过陈旧的窗格向内看去,里面都放满了柴草,墙壁上挂满蜘蛛网。院子里杂草丛生,一块块石头散落其中,废弃的碾盘和长石条立在窑壁前,一片荒芜和沉寂的景象。徐治生指着窑洞上面告诉我们,原来那里有棵大树,树底下就是架设电台的地方,朱老总住的窑洞旁边至今有一个通往山上的防空洞。
徐治生介绍说,上院原来有大门和围墙,大门旁边有棵大枣树,靠着围墙有草房和马棚,都用石块垒砌而成,立着的长石条就是用来搭建草房和马棚的柱子,房东徐尚飞家过去是富足的大户人家,他过世后,儿子徐志福也搬往村子前面盖的新院子住了,徐志福的两个儿子也在外面生活,徐家后人纷纷离开这里去外面发展,院落也从此荒废了。
在徐家下院,最引我们注意的是门前的一棵大槐树,徐治生介绍,这棵大槐树在毛主席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现在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至今仍然枝繁叶茂,粗壮的树干也要两个人才能合抱得住。今年70岁的村民徐汉玉说,当时是胡宗南进攻,有国民党军队在追击,主席选择住在靠近路边的人家也是为了方便转移,因为形势紧张,在村里住得时间短,等他率部队离开这里又到高家硷村后,村民们才知道来这里住过的是毛主席。
徐汉玉说,那时候社会动荡不安,生活条件艰苦,如今老百姓的生活都变好了,这个老院子经常有人来参观,以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怀念之情。采访中,村民们一直守候在院外大槐树底下,迟迟不肯离去,他们都希望把毛主席住过的院子维修保护好,他们也愿意继续在这里坚守,让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代代流传下去。
转战故事
不寻常的两只箱子
清涧县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黄增辉在他编著的《红色清涧》一书中,详细记述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当时在徐家沟村与房东交往的温暖故事。
书中记述,毛主席住在徐家沟村时的房东叫徐尚飞,房东妻子叫高竹英。据高竹英回忆,当时她看到一位身材魁梧、身穿灰布军装的人牵着一个小女孩走进自己家门,高竹英随即有些难为情地说:“乱糟糟的,连坐的地方也没腾出来。”而后她问小女孩今年几岁了,陌生人温和地说:7岁了。”当时这个淳朴的陕北婆姨并不知道,这个陌生人就是毛主席,那个小女孩就是李讷。
次日,高竹英来毛主席住的窑洞取东西时被警卫员挡住,毛主席见状亲切地向警卫员说:“她是我的房东,让她进来嘛。”高竹英走进窑洞后,毛主席问她要取啥东西,高竹英说:“取勺子和笊篱。”主席转身走过去取来勺子和笊篱递给高竹英说:“很抱歉!这两天给你们添麻烦了。”接着还向高竹英询问起了家庭的生活状况,他的平易近人给高竹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徐家沟村沟道狭窄,距离公路太近,架设天线容易被敌军飞机发现,所以在徐家沟村住了两天一夜后,毛主席决定率领部队离开。部队出发前,毛主席对高竹英说:“高竹英同志,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两只箱子送给你,喜欢吗?”两只外面包着铁皮的箱子,是陪伴毛主席多年的书箱。高竹英接过箱子激动地说:“喜欢!喜欢!”
随后,高竹英看到毛主席率领部队和指战员一样徒步行走,警卫员在后面牵着白马,一起离开徐家沟村。
村里来了个“李大人” 本报记者 崔东
高家硷村,与徐家沟村同属清涧县下二十里铺镇。当年胡宗南率国民党部队围剿,让撤离延安的毛主席居无定所,离开徐家沟村后来到这里暂时落脚,住了5天。
记者来到高家硷村,远远就看见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这里是高家硷村新修的村委会。记者进去打听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村支书高国强热情地介绍说,毛主席住过的院子就在村委会的斜对面,坐北朝南。
我们看到,院子坐落在一个斜坡上,硷畔全部用石头垒起来,层层叠叠的石块,错落有致,院内共有四孔窑洞,其中靠近路边的两个窑洞翻修一新,另外两个一大一小。高国强告诉记者,在新村委会没有修好之前,村上将前面两个窑洞稍加维修曾作村委会办公用,当年毛主席就住在村委会旁边的大窑洞里,警卫住靠边的小窑洞,如今两个窑洞里面都堆放着柴草,院子里面也杂草丛生。
高国强介绍,听老人们说,毛主席住在这里时,对面院子和后沟里的窑洞都驻扎着部队,那会儿村民们喂毛驴的很多,为了让主席安静工作和休息,大家都注意管好自家的毛驴不让发出叫声,毛主席就在这样的守护下在这里住了5天。那时村民们都不知道是毛主席,直到他走了以后大家才谈论说是毛主席。隔沟望去,对面的院落全部无人居住,门窗破败不堪,有的窑洞甚至没有门窗。
高国强说,当时毛主席所住院子的房东叫高树山,农业社打坝修梯田时身体累垮了,他还有个弟弟叫高树张,两兄弟的妻子现在还健在,但都不住在村里。
记者试着寻找村上健在的老人打听当年的情况,经高国强介绍,我们来到83岁的高银亮老人家里,老人年事已高,驼着背,听力有点差,但身体还很硬朗,他对当年的的事仍记忆犹新。他说:“毛主席在高家硷住了5天,那时在高家硷的后沟王家硷村也有部队驻扎,毛主席走后,正式部队才前来。村里人说是有个‘李大人’来村里避难,后来我们才知道人们说的‘李大人’是毛主席。”老人说,当时飞机一直在空中不停地盘旋侦查,大人们不让娃娃在院子里胡跑乱走,那年他13岁,跟着其他小孩一起去过毛主席住的院子,但不让到窑洞里去。70年过去了,老人讲到这段往事的时候仍然很激动,充满了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高银亮老人说,毛主席住的窑洞对面是部队灶房,院子旁边住着随行医生。记得那会儿医生们经常给小孩教唱歌,有次他和姐姐送完牛,跟着医生学了几句。“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日本也顾不上……”老人给记者哼起了当时他们学唱的陕北民歌《骑白马》。老人说,毛主席有时会带着警卫员在院子外散步,村民们也能见到。走的时候给房东家娃娃留了两身红色衣服,还给了一个玩具小车车,村民们在硷畔上看见毛主席由随行人员扶上马背走了,然后就到了石咀驿镇枣林则沟村。后来听说县上送给房东一个铜壳广播表示感谢。
高银亮曾在高家硷村干了33年村主任,现在一年领1200元补贴,前几年老伴儿去世后一个人住着。记者走进窑洞,墙上挂着很多相框,在一张天安门广场前的合影中,高银亮说那是他在“农业学大寨”时去北京参观学习时照的。家里至今还保存有毛主席来时用过的木桌子,墙上挂着他当年算账用过的小算盘。
老人说:“我晚上都可以穿针引线,衣服破了自己缝补,一个人骑自行车用五六个小时就可以赶到清涧城里了。”记者在院子里看到,一辆老旧自行车立在墙根,好多废旧自行车胎整齐地挂在墙壁上。他给我们指着院子里放着的一辆自行车说:“我已经骑过三个自行车了,以前的自行车笨重,现在自行车越来越轻巧了,好骑多了。现在社会越来越好了,舒心着呢!”
晌午,我们离开村子时,碰到村民们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高国强说,村里现在有四个村民小组、150多户、1500多人,绝大部分人姓高,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留在村里的村民主要以种地为生。
在路边,我们看到刻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陕西省清涧县高家硷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公告牌”的两块石牌,村口也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我们希望高家硷村通过精准扶贫,在电子商务的助力下,早日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本活动由延安新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