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腰鼓之乡的文化旅游名片
——追赶超越看安塞之全域旅游篇
唱响腰鼓山
腰鼓大赛鼓震四方
西营古寨游人如织
油菜花吸引游客纷纷拍照
外宾游客留影外宾游客留影腰鼓山
  通讯员 郝梨萍
  “壮如雷霆腰鼓曲,声似激流信天游。”这副对联描述的就是被誉为 “腰鼓之乡”、“信天游故乡”的延安市安塞区。作为安塞区最为耀眼“名片”之一的腰鼓,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作为民间艺术文化的使者赴日本进行表演。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全国各地展现腰鼓风采。
  “十三五”期间,安塞区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名区”的战略目标,结合区位优势、民俗艺术、革命文化、生态环境四大特色资源,打造了腰鼓山黄土风情园、西营古寨生态文明村、303省道沿线生态观光休闲景观带、高桥镇南沟农业生态示范园、魏塔古村落写生地等一大批生态农业观光和休闲旅游景点;进一步修缮了中央军委二局纪念馆、王家湾毛主席故居、楼坪张思德牺牲纪念地等革命旧址;开发了冯家营民俗文化村、世界鼓文化乐园、西河口腰鼓展示基地等一大批旅游项目。2016年,全区旅游接待人数5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7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顺利起步。
  文化与旅游融合 大手笔打造“黄土风情园”
  安塞腰鼓楼是世界上最大的腰鼓楼,该楼高22米,严格按照腰鼓比例设计、建造,这也使安塞“天下第一鼓”的美称更加名副其实。
  黄土风情文化产业园区是安塞区与延安旅游集团合力打造的一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8亿元,依托安塞区腰鼓山景区建设,包括黄土风情文化集中体验区、陕北特色文化文物馆,鼓文化乐园三大核心板块。安塞区旅游局副局长周延新介绍,黄土风情园围绕伫立着“天下第一鼓”的腰鼓山,建设“一山一馆一园一戏一村”的旅游文化景区,真实体现陕北风情、风貌、人文、生活场景,将安塞特有的民俗文化与旅游观光深度融合,让游客能在一个园区内住窑洞土炕,听陕北民歌,赏剪纸、农民画,看腰鼓、说书表演,品特色风味。
  腰鼓山的窑洞群和腰鼓楼重新装修并新建文化演绎广场、黄土风情小镇,打造民俗旅游纪念品销售区,特色餐饮区、娱乐体验区等,将安塞建设成为黄土风情旅游地。该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安塞旅游事业的发展,年实现旅游收入2000万元。2016年,延安旅游百事通、西安凯旋铁道国际旅行社先后组织千人游安塞活动,近千名游客浩浩荡荡地来到陕北最具黄土风情魅力的安塞区,尽情享受“快乐一日游”活动的乐趣。游客们兴致盎然地登上腰鼓山,近距离观看腰鼓楼,被“天下第一鼓”深深震感,纷纷合影留念。随后大家还观看了“民歌风延安情”安塞黄土风情文艺演出,红火热闹的陕北大秧歌、粗犷豪放的陕北民歌、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原汁原味的黄土风情演出让游客们大呼“过瘾”!忘记了舟车劳顿,久久舍不得离开。
  结束了一天快乐的旅行,来自咸阳的刘姓游客激动地说:“今天的旅行很是开心,安塞腰鼓太震撼了,安塞民歌太好听了,安塞人也很热情,我回去后要告诉周围朋友,安塞值得一去。”
  带队前来的西安凯旋国际旅行社负责人说:“安塞的一日游,是愉快的一日游,是值得一来的一日游。”游客们纷纷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带着家人和朋友们再来安塞。
  今年4月,安塞区文体广电局、区文化文物馆联合举办的首期腰鼓教练培训班由各镇、街道办和中小学校选派的、具有一定腰鼓基础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腰鼓手参加培训。培训期间邀请中省市有关专家和该区有经验的腰鼓手对安塞腰鼓的发展进行研讨,传授有关安塞腰鼓编排技艺,规范纠正腰鼓基础动作,对安塞腰鼓基本动作、打法、鼓点创作进行研讨,传承保护古老的安塞腰鼓打法。“通过对腰鼓教练进行专业系统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将安塞腰鼓更加规范的动作、套路、打法传授给更多的腰鼓爱好者,让安塞腰鼓在创新演出的同时不失传统套路打法,确保安塞腰鼓这项民间艺术永不褪色,永远长青。”安塞区文体局局长石仲武说道。
  安塞区就业管理局局长高峰说:“文化产业培训有腰鼓培训、剪纸、民歌、布堆画、农民画和陕北说书,只要是贫困群众有需求的,我们都培训、培训结束以后加入到合作社里边去,能大大提高群众的生活收入。”周延新说,黄土风情园是安塞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展示地。园区建设规划将充分发挥安塞特色文化种类精、人才多、土壤浓的现实基础,让安塞的“五张”名片融入景区的每一个角落,让游客真切感受到安塞独特的文化魅力。
  旅游与历史齐发 千年古寨焕新颜
  安塞自古就是边塞之地,有“上郡咽喉”之称,历史文化深厚。西营古寨景区位于安塞北3.5公里处,占地面积688亩。古寨依托宋代龙安古城遗址,复原古城墙建筑,重现古代军寨风情。西营村村主任瓮殿龙介绍,历史上,西营是宋朝军队筑城驻军防守西夏进攻的地方,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也曾迁至此处,我们可挖掘、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西营古寨项目总投资为1.3亿元,现已累计投入资金128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陕北第一生态大棚1座6亩、QQ农场45亩、有机果园60亩、鱼池2个、烧烤区1个、乡村大舞台1个、苗木花卉17亩、向阳花观赏园280亩、电子商务销售部1间。这里可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餐饮住宿、旅游观光等多项服务,同时还打造出原生态安塞小米、原生态古寨清酒、古寨特色蒸面等一批拳头产品。
  西营古寨开业项目有民宿旅游休闲、经济林采摘、乡村大舞台、生态示范园,后期还准备开发滑雪场、游泳池等健身项目。“五一”期间试营业当天已有三万多人慕名前来参观游玩。
  瓮殿龙说:“西营古寨将以生态大棚休闲区,农业采摘体验区,苗木花卉商务区,有机畜禽养殖区,登山游泳健身区和特色美食一条街‘五区一街’为核心,打造陕北最大的,集农业采摘、餐饮住宿、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民俗村。”
   旅游与农业并举 观光园区初具规模
  南沟村位于高桥镇东南部,距延安市区15公里,北连枣园、南接万花、西连魏塔,黄延高速辅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南沟村农业示范园区是安塞区“一带三区”旅游带中的重点项目。园区总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核心区6.13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13.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4亿元,其中延安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政府项目配套1.1多万亿元,村庄道路、水利设施、移动通信、农业产业等一批项目顺利建成,园区建设已具雏形。
  2015年以来,南沟村围绕建设“三园三村三基地、一带一路一谷”的核心,不断丰富农旅结合的内容,园区内现已启动了花样迷宫、沙地摩托车场、木屋酒店、农家大院生态酒店、自助农场、鱼塘垂钓等游乐和休闲项目,并且根据具体进度,还将建造标志性建筑80米摩天轮,举行油菜花节、格桑花海、马拉松赛、乡村婚礼等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今年4月,安塞区首届“生如夏花”油菜花节在南沟景区开幕,在南沟千亩油菜花海中,金色的花朵铺满田野,迎着春风摇曳招展。自然、淳朴、恬美的乡村田园气息萦绕身旁,吸引了众多前来赏油菜花、观民俗表演的游客,游客们争相拍照留念,记录着大自然的美丽。“之前在微信朋友圈看见有活动,今天趁着天气好,就和家里人一起过来看看,没想到咱家门口就有这么漂亮的油菜花海。”正在油菜花海中拍照的张苗说道。
  高桥镇副镇长张光红介绍,去年,因为园区格桑花谷游览人数达到了35万人。今年短短的4天油菜花节,游览人数已经破10万人。园区今年总体的目标是“保五争八突破百”,游客接待数量的目标是80万人到100万人。据了解,园区还与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所联手攻克了油菜花在纬度相对较高地区过冬难的问题,才能让园区在4月为游客呈现完美的油菜花海。南沟村党委书记张润生说,园区的核心区域已经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整体园区建设将在三到五年内完成。攀岩、滑雪场、温泉度假等项目将随园区建设逐步完善。南沟村生态园区还与陕西果业集团九连山山地苹果示范基地及张思德牺牲纪念馆道路环状相通,形成了一条周长35公里,集农家小镇、花海、林业、果业、红色旅游于一体的旅游环线。环线又与魏塔古村落写生基地及303省道沿线生态观光带相通,将高桥镇生态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据介绍,该项目核心区建成以后,向北连枣园,南接万花,在延安的外围形成一条新的旅游环线,将为市区及周边县区的居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垂钓、采摘、观光农业和农耕体验、科普示范综合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发展进程需加速 产业化程度要加强
  2016年,安塞撤县设区,“延塞一体化”为安塞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安塞区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扭转经济结构,定位成延安的“副中心”、休闲旅游的“后花园”、经济结构转型的“示范区”。一些干部也表示,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全区全域旅游布局清晰,开端良好,但要形成支柱型产业还需长期的发展,同时需要省市在资金与政策方面进行支持。周延新说,安塞部分景点比如王家湾革命旧址地处偏僻,各项基础设施都不健全,特别是道路交通不便,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还有部分景点比如安塞的大佛寺,现存六座石窟保存有大量珍贵北朝佛教造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开发进展缓慢,亟需进一步的挖掘开发。在谈到安塞的乡村旅游的时候,周延新说,陕北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很大,既符合政策倡导,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安塞的乡村旅游由于起步晚,目前还存在着农家乐业态单一,缺乏对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问题。如果缺乏对休闲文化、观光文化和娱乐文化等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就无法满足都市人康复养生、体育健身、娱乐、观光农业、亲子或全家同乐、亲近自然、生态回归等高层次的休闲追求。安塞区非遗办副主任王塞红表示,安塞的五张文化“名片”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市场化、产业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化产品如果不能走向市场,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无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市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关键。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能更好地实现全域旅游发展的大格局、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