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聆听德国作家笔下的上海故事
    ●舒曼肖像
    ●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剧照(资料图片)
  19日晚,位于德国柏林的阿登纳基金会圆形报告厅里,台下座无虚席,不少听众银发苍苍;台上,德国作家施台凡·舒曼娓娓道来,叙述的故事将听众带到20世纪30年代,以及上万名犹太流亡者的避难地——中国上海。
  舒曼在《最后的避难地上海——索卡尔和杨珍珠的爱情故事》一书中记述了上海一对跨国恋人的真实故事,该书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在德国和中国出版。此次读书会是阿登纳基金会犹太人流亡主题摄影展《从威尼斯到上海——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犹太人聚居区》系列活动之一。
  20世纪30年代,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约1.8万名犹太流亡者在上海找到避难终点站。在完全陌生的文化里,他们生活在封闭的聚居区中,和中国人交流不多。因此,出身于中国名门望族的千金杨珍珠和犹太青年罗巴特·索卡尔的爱情故事弥足珍贵。
  “我一直想寻找一对恋人或夫妇,”舒曼告诉记者,他构想用主人公跨越东西方的婚姻作为大历史中的微镜头,将西方的犹太流亡史诗和中国故事、中国背景结合起来。“我想把两方面的故事都讲出来,通过他们个人的故事展开整个历史的全貌”。
  功夫不负有心人。舒曼通过在德国犹太移民后代中的朋友,找到了故事中的主人公。索卡尔和杨珍珠相识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来在美国结婚生子,从事生物学研究并安度晚年。
  在调研和写作过程中,舒曼发现当时中国人和犹太人之间有着一种团结和默契,因为他们有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这样的共同敌人。“我想这可能也是中国当地人和犹太人之间鲜有冲突和矛盾的原因。”舒曼说。
  通过写这本书,舒曼更加了解了中国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惨痛历史。他坦言,这段历史是他个人以及所有德国人都缺乏的知识。“通过研究,我了解到当时中国人民自身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即便这样,他们还是容纳了犹太流亡者,让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家园”。
  舒曼认为,如果仅有欧洲一方面的故事,那么这本书不过就是“又一本关于犹太人大屠杀的传记”,但故事发生在中国,来自中国这方面的故事以及和欧洲故事的结合才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
  读书会后,不少听众找到舒曼要签名,其中有在上海生活了10年的同济大学外教,有子女在上海工作的德国人,也有从未去过中国的青年学生。
  作家格哈德告诉记者,他最感兴趣的是在上海自身处于危机的背景下,一个羞涩传统的东方女性和一个欧洲人在巨大文化反差下的爱情故事。
  “对战争的反思已经成为战后德国人身份与认同感的一部分。”洪堡大学语言学博士生尼尔斯·希尔施告诉记者。
  希尔施出于深入了解中国的想法前来参加读书会。21世纪西方与中国的互动至关重要,但是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太少了。”他说。
  舒曼常年在柏林和北京生活,写了多本关于中国的书籍,也为多家德国媒体撰稿,他已出版的关于中国的书籍还有《彼岸上海》《坐着火车看中国》等。
  新华社记者 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