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圣地延安党旗红 追赶超越谱新篇
——延安市2017年上半年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圣地延安党旗红”主题,紧盯“跑在前列、争当示范”目标,聚焦追赶超越,服务转型发展,坚持抓书记、书记抓不动摇,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动摇,坚持抓经常、建长效不动摇,基层党建工作持续加强、全面提升。
  落实省委要求,认真贯彻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省十三次党代会议后,5月15日上午,市委迅速召开常委会议,专题传达学习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迅速学习宣传。市委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延安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了市委宣讲团,巡回深入县区、乡镇、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及时将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宣讲传达到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到各级基层组织,迅速转化为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强大动力。
  ——领导带头宣讲。党员市级领导干部都深入到所联系县区的党建示范点、贫困村和软散村党组织,解读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并与所联系点的党员干部群众共同理思路、解民忧、话发展,奋力实现追赶超越。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深入到基层党组织,宣讲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注重学做结合。市委要求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奋力追赶、摆脱垫底,对标找差、弥补不足,确保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全市各级党组织以思想解放推动理念创新,坚决破除“沟道思维”,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加快建设延安。在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两个明显优势”,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不断激发企业、市场和人才活力。在构筑新高地、增添新动力上下功夫,创新延安新区、高新区、南泥湾景区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各县(区)城区、园区、景区建设。在共建新生活、增进新福祉上下功夫,做细做实脱贫攻坚整改工作,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难点问题,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严。在建设新延安、彰显新形象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社会治安、环保突出问题整治,把延安建设得更干净、更安全、更有序、更富有活力。在用好新机制、落实新要求上下功夫,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力量,用好“三项机制”,敢于动真碰硬,形成自我超越、相互赶超、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干事创业氛围,以实际行动向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层层传导压力,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坚持把抓党建的责任落实到每个支部,把压力传导到“末梢神经”,彰显延安党建工作力度,确保党建各项要求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领导高度重视。市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始终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责任田”,市委常委会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定期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公开作出加强自身建设“七项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争当向中央看齐的标杆、做践行“三严三实”的表率。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16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48个基层党组织,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全程指导联系点党建工作,形成以上率下、凝心聚力抓党建的工作格局。
  ——周密安排部署。先后召开了县(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第一、第二季度基层党建现场推进会,国企、学校、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观摩会等会议,对各领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及时部署,跟进指导,各项任务已逐级落实到位,加强基层组织、助推追赶超越已成为圣地延安的主旋律。
  ——压实工作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认真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主体责任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并将考核情况以通报的形式反馈,督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切实抓好整改落实。继续实行党建“三张清单”管理制度和“月通报、季讲评、专项观摩、督查约谈”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季讲评内容,把抓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评价班子的“硬”指标。
  ——开展勤督实导。把督导检查作为抓落实的重要途径,跟踪督查重点工作,对单督促常规工作,成立10个督查组对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基层党建、“两学一做”、三项机制、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导。今年以来,对8个县区和18个市直部门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述职评议中排名靠后的5个县(区)组织部长进行约谈,对抓党建工作落实不力的1名乡镇党委书记、1名乡镇党委副书记进行免职,起到了警示作用。
  用好“五个载体”,不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在学上用好“五个载体”、做上聚焦“追赶超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党员小书包”是每名党员学习的活字典。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最新精神、先进事迹等内容以手机APP的方式下载安装到近8万名党员的手机上,定期安排学习任务,每名党员都能随地移动学习、随时在线阅读、适时互动交流,及时检测考试。同时,对部分流动党员、年老党员、农村党员发放了44510个实体小书包和4万台小型卡式录音机,不断更新学习内容,同步跟进学习教育,达到了全覆盖。
  ——“问题墙+回音壁”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把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问题和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公示在“问题墙”上,让群众知道办什么、由谁办、什么时候能办好,并将工作进展和实际效果在“回音壁”上逐一回应,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制度推行以来,全市梳理出问题42306个,已解决39279个。
  ——“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倒逼党员干部赶帮超。把开展“补、提、树”活动与党委(党组)及其书记履行抓党建主体责任相结合,落实责任、问题、任务三张清单。与班子研判、干部调整相结合,采取离岗挂职、调整交流等措施,着力解决一些领导干部状态不佳、作风不实、能力不够等问题。与培育典型、树立标杆相结合,涌现出了刘改幸、柯小海等一批先进典型,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明差距而赶超、补短板而有为的干事创业氛围。
  ——“回答‘四问’、争做‘四有’”活动助推追赶超越见实效。紧扣“追赶谁、超越谁、如何追赶超越”,从经济转型着眼、从精准脱贫入手,开展“回答‘四个问题’,奋力追赶超越”大讨论,努力把思想共识转化为行动自觉,使精准脱贫、产业开发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各级党组织书记面对媒体“谈”党建、向上级组织“述”党建、针对基层问题“评”党建,树立了重视基层、大抓党建、追赶超越的鲜明导向。
  ——“党日活动进书院”主题教育构筑党员干部补钙壮骨新高地。充分利用新建成的延安学习书院集学习、交流、研讨、党性教育为一体的基地功能,组织市直部门党员干部开展“党日活动进书院”主题教育,通过观摩体会、专题讨论、学习分享、读书讲堂、教育培训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使广大党员干部达到思想上高度认同、行动上及时跟进,把主题教育成果及时转化为助推追赶超越的强大动力。截至目前,累计有446批12917名党员干部参加主题教育。
  聚焦“两力两率”,着力推进基层党建“四化”建设
  把推进“体系标准化、管理信息化、载体品牌化、服务人性化”作为基层党建创新载体和有效抓手,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两力两率”在基层落地落实。
  ——推进体系“标准化”。制定下发《延安市各领域党建工作标准(试行)》,根据七个领域党建工作特点,分别从组织设置、职责任务、作用发挥、制度机制、鼓励创新等方面,建立可对照、可检查、可考核、可评判的基层党建工作标准体系,作为督查考核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依据,不断提升全市党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推进管理“信息化”。建成集管理、办公、服务、宣传、教育、互动6大核心34项具体功能的延安“互联网+大党建”云平台,构建起上接市委下连支部的点面互动的党建工作动态管理新格局,全面实现党务工作在线部署、党内活动实时监管、党员动态随时掌握,形成了“组织建在网上、党员连在线上、管理尽在掌上”的智慧党建新模式。目前,市级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已经试运行,受到了中组部调研组和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
  ——推进载体“品牌化”。把培育具有延安特色的党建品牌作为党建工作创新重点,深入开展党建综合示范典型创建,推出了“延安组织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抓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各县(区)都在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出了一批切实可行的创新载体,培育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安塞区继续深化党员承诺制,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提出农村党员脱贫攻坚专项承诺,有带富能力的1452名农村党员承诺脱贫攻坚事项2995件,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富县推行“两联系一承诺”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让党组织、党员在承诺履诺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宜川县在医院党组织中推行“党建处方”,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医院发展互促共进。
  ——推进服务“人性化”。深入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坚持村干部值班制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构建县镇村组全覆盖、无缝隙的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建成521个便民服务中心和站点,组织2.8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零距离”服务群众岗位4.4万个。
  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
  按照分领域推进、全方位融合的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整体水平,各领域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上半年两次基层组织建设排名点评中,延安市农村、城市、机关和非公党建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加强农村党建,助力脱贫攻坚。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大培训”,市县共举办专题培训47期,培训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3500余人,实现了培训全员覆盖。发挥支部引领作用,推广“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党员1+1”结对帮扶等模式,不断放大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链上的富民效应。全市968家合作社及涉农企业扶持贫困户发展林果、棚栽、养殖等产业,213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结对帮扶5721户贫困户。从严管理第一书记,出台《“第一书记”考核管理办法》,完善民情日记、责任追究等制度。将市直部门下派的60名第一书记全部调整到贫困村任职,“七一”前表彰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突出的5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40名优秀第一书记。认真开展“村霸”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逐乡镇逐村组进行拉网式排查。持续加大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力度,出台了《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考核验收办法》,落实后进村整顿进度报告、动态销号和销号举证验收回访等工作机制,整合涉农、扶贫、政法、经发等单位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整顿工作。
  ——加强城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成立城市党建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开展两轮专题调研,召开延安市城市党建工作座谈会,理清工作思路,作出安排部署。5月份,省委组织部确定宝塔区为全省城市党建试点,市委组织部及时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指导意见》,确立了“通过三个融合,密切三个关系,实现三个目标”的城市党建工作思路(即融合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密切社区和驻区单位的关系;融合社区党员与驻区单位党员,密切党员之间的关系;融合党员与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实现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社会治理、提高服务水平三个目标),全力构建以街道“大工委”为龙头、社区“大党委”为核心、网格党支部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目前,全市已建立街道大工委9个、社区大党委42个。宝塔区创新推出“信息化支撑、多元化参与、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城市党建模式,全面构筑组织、安全、生活、环境“四大保障”,5个城市街道全部建立“大工委”,28个社区建立“大党委”,开启“一岗双助”扶贫济困新模式,解决城市孤寡老人、残疾人“养老难”和“零就业”家庭“就业难”两大社会难题,被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等单位联合评为“民生示范工程”。
  ——加强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工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市、县直机关工委举办专题培训15期,组织党的工作机关领导班子成员深刻学习领会《条例》精神,认真落实各项任务。积极开展“评星定级,追赶超越”活动,市直机关对照党建工作标准和考核评价指标,查漏补缺、补齐短板、整改提升。开展争创“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号”活动和“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持续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断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
  ——加强国企党建,深化改革发展。制定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全面实现国企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大型国企配备专职副书记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目标,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党组织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内容写进《公司章程》,31户市属国有企业全部完成《章程》修订。建立了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国企联系点制度,每名领导干部包抓1-2户骨干企业或重点培育企业,精心指导,跟进服务。将国企党建纳入全市基层党建年度考核体系,全程督查指导,确保32项重点任务落地生根。
  ——加强学校党建,提升教育质量。开展了学校党建特色载体创建活动,促进了学校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制度层面就学校党建工作以及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提出规范要求,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发教职工立足岗位作贡献。强化督查指导,成立3个督查组,开展学校党建工作专项督查,全面推动学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深入开展把党员培养成教学能手,把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工程,促进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同步提升。
  ——加强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凝聚发展新动力。大力推广“红领党建”品牌,力争把“红领党建”打造成全省党建工作的特色品牌。制定下发了《社会组织“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的意见》,推行自评定星、目标认星、问题查星、销号追星、报审夺星“五步工作法”,深入开展“四项结对帮扶”活动,助推党组织升级晋档。将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列入重点市直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开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情况排查工作,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达到78%、82.3%,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