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安塞区掀起产业发展热潮
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中精准受益
贫困户张桂富正在樱桃园里锄草
  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安塞区把大力发展中长期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的主要途径,在全区掀起了一场产业发展的热潮。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建华镇肖官驿村的益播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从事香菇种植。据理事长刘涛介绍,合作社现有90户社员,其中贫困户40户,合作社主要是完成装袋、种菌等高风险环节,每袋便宜0.5元卖给农户管理,成品香菇农户可以自主出售,如果销售困难,合作社随行就市收购。合作社承担了风险和高技术环节,回收产品确保了农民的收入。
  招安镇白渠村是区爱卫会的帮扶点,在村主任倪明慧的多方努力下,成立了白渠富民大樱桃专业合作社,新建樱桃园50亩,今年已经零星挂果,2014年新栽苹果树380亩,人均3亩。记者在樱桃园里碰到了正在锄草的村民张桂富,交谈得知,他家5口人,是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后,用1万元扶贫资金入股,每年保底分红3000元,参加樱桃园劳动可收入5000多元,村子里的鸭场每年可分2000元,明年樱桃大量挂果后,收入会更高。
  倪明慧告诉记者,根据白渠村的实际,采取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中长期产业,栽种樱桃、苹果,解决收入问题,发展猪、鸭、驴养殖、小杂粮种植等短期产业,解决农户中长期产业投资期的生活问题,为贫困户长期脱贫提供产业支撑。
  在高桥镇南沟村,贫困户邵三虎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家3口人,分到土地流转资金9000多元,还入股7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企业给我们算了笔账,等到明后年挂果盛产期,一年就可分红2万多元,再也不愁日子不好过了。”因为妻子生病,孩子上学,让原本就不富裕的他陷入贫困,在企业的帮助下,他还加入“扶贫务工队”,每天在苹果园打工能赚到100元,去年一年就挣了2万多元,今年已经挣了6000多元了,等到苹果园分红,一年收入可达5万多元。
  2015年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与企业合作建成了1060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其中村民土地入股占49%、企业投资占51%,果园前三年投资费用由企业全部承担,第四年挂果后净利润按股份比例分红。预计盛果期该苹果示范园年净收入达到460余万元,其中贫困户人均可分红2万元以上。
  “镇党委在做好果树产业扶贫的同时,将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该村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以‘企业+贫困户’的工作思路,探索推行了资源变资产、群众变股东、农民变工人的‘三变’模式,建立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群众脱贫的新路子。”高桥镇副镇长张光红向记者介绍了南沟村的脱贫发展蓝图。
  据了解,安塞区设施蔬菜已累计达到5.6万座,通过扶持带动510户贫困户发展新型大棚620座,棚均年收入达6万元以上;山地苹果面积累计达到40万亩,有1354户贫困户从事苹果这项产业。建成规模化养殖场117个,发展香菇230万棒,种植特色小杂粮10万亩,有3500多户贫困户通过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种植香菇和小杂粮,实现了脱贫致富。
  《陕西农村报》记者 王宏海 通讯员 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