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成展示自家棚里的番茄 王湾大棚基地 王湾村的改变只是宜川县丹州街道办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丹州街道办始终把产业转型培育发展、易地搬迁安置这两项核心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全镇391户扶贫对象通过“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建成瓜菜大棚扶贫基地3个315棚,栽植牡丹、高粱700亩,入股分红104户;建成搬迁或危改274户,确保每户贫困户群众至少都有一项致富产业和一套安全住房。
盛夏7月,瓜果飘香,宜川县丹州街道办王湾村的生态休闲采摘园也正式开园。这里的110座弓棚种植了各种高品质的瓜果蔬菜,每过晌午,来纳凉采摘的人络绎不绝。没有人能想到,曾经穷得连外出打工的村里人都不愿回来的王湾村,今日成了县城市民的“菜篮子”,村民的“捞金地”。
该村地处县城10公里南小川,多年的收入仅依靠种植玉米,产业单一,收入微薄。2015年宜川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始,丹州街道办同驻村包扶工作队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在多方论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棚主导,瓜果辅助,畜牧支撑”的发展思路。2016年,32座弓棚投入种植,可观的收入让全村人看到了希望。今年又新建了110座高标准的钢架结构弓棚,随着大棚产业的发展壮大,王湾村将彻底脱贫致富。
该村的贫困户张玉成原本仅靠十来亩玉米为生,现在一边种大棚蔬菜,一边将原来的玉米地改种为高粱、油用牡丹等高收入农作物。产业结构的调整,让他对今年的收入信心满满。
“我分得四个棚,种了些菜,现在开始卖了,棚、菜、水电都不用掏钱,卖了就是纯收入,这日子有盼头,咱也有心劲,今年能挣个五六万元就太好啦。”张玉成高兴地说。
目前,该村已形成集休闲、观光、采摘、垂钓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基地,相关配套的系列设施正在加紧进行中。下一步将和旅游产业对接,从而多角度、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民有所依,住有所居,是所有人的梦想。因为贫穷,该村的村民大多居住在靠山的土窑洞或棚户房里。日前,在白家庄旧村旁,规划中的一排排平房正在加紧建设中,房顶上大大的竖立着“王湾生态民俗新村”几个大字。村民杨水合天天都要过来看看,这里将有他的一套房子。
杨水合一家四口人,妻子生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二十多年来,一家人挤在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泥坯房里,家具、床一放,活动的地方不到五平方米。“娃娃念书,家里就种点玉米也卖不上钱,就靠我进城打零工,没钱干不了别的,更没办法盖房子。”说起曾经的生活,杨水合一脸无奈,“现在政府给我们分大棚、盖房子,按人口我家能分到四间房子,我自己出的钱不到一万块,这是自古以来都没有的好事,真的是赶上好政策了。”说到不久就要住新房了,他一脸笑意。
该村的包片干部,丹州街道办副主任郑欲介绍道:“王湾民俗新村是针对王湾行政村里危窑危房的群众实施的整体搬迁工程,规划设计了48院可安置50户150人,其中覆盖了26户的贫困户。解决了全村的安全住房问题。这里靠近公路沿线和大棚基地,方便群众生活生产,现在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今年十月份可入住。”
该村的改变只是宜川县丹州街道办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扶贫工作以来,丹州街道办始终把产业转型培育发展、易地搬迁安置这两项核心工作,作为检验脱贫攻坚成效的关键,举镇之力,抓实见效。截至目前,全镇391户扶贫对象通过“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建成瓜菜大棚扶贫基地3个315棚,栽植牡丹、高粱700亩,入股分红104户;建成搬迁或危改274户,确保每户贫困户群众至少都有一项致富产业和一套安全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