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樊涛
吴仓堡镇坐落于吴起县城北20公里处,相传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在此屯兵而得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镇立足大扶贫、扶大贫,坚持扶贫先扶志,转变观念,变“精准扶贫”为“我要脱贫”;在扶贫攻坚中,坚持长短结合,着重培育支柱产业,从根本上实现脱贫;充分发挥“三带”(支部带动、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作用,增强全镇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信心。
扶贫先扶志变“精准扶贫”为“我要脱贫”
在周关村西崾硷组,58岁的贫困户杨科正在收拾他家新建的猪圈。据了解,杨科的妻子智力不全,且膝下无儿无女,杨科80岁的老父亲也身患残疾。因为种种遭遇与不幸,之前杨科已对生活失去信心,生活得过且过,家庭特别困难。
被纳入贫困户后,镇上领导、包扶干部多次入户走访,全面掌握了他家的真实情况,帮助杨科制订发展产业规划。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听了包扶干部为其制订包扶计划后,表示不想再受那份苦,并要求退出贫困户。包扶干部认识到杨科的贫困在于丧志,必须让其转变思想观念,重新树立起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作为县上包扶领导,县委书记董强得知后,多次深入杨科家中,对其进行劝解开导,详细讲解各项产业扶持政策。终于,在董强和各级包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杨科终于摆脱了懒散的消极思想,一跃成了村里最为积极的人。如今,在各项产业政策扶持下,杨科发展种植小杂粮33亩,养蜂8箱,养猪8头,栽植苹果12亩。
“这辈子我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够重新站起来,堂堂正正做人,这多亏了各级领导,特别是董书记的帮助,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小杂粮、养猪基本可以让我脱贫,再过几年,等苹果挂果了,我也可以奔小康啦!”杨科说。
长短结合培育支柱产业实现根本脱贫
吴起县对于贫困户发展产业、改善生活条件、就医上学等方面都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吴仓堡镇根据基础产业薄弱的实际问题,采取长期致富产业与短期增收项目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培育山地苹果,因户施策,因人定业,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短平快的养殖、种植业,力争使贫困户家家有苹果、户户有养殖、人人有收入。
冰草沟村47岁的贫困户刘彦红,父亲早世,母亲病重,两个孩子在镇上上学,妻子只好租房照看,一家人的担子全部落到了刘彦宏一人身上。去年,刘彦宏被列入了贫困户,政府与包扶干部帮他免费建设了鸡舍,一只鸡仔再补助15元,让他养了300多只鸡。此外,包扶干部还帮助他在坡下与屋顶栽植了19亩苹果园,建设了储存量达10方的水窖。今年,镇政府又为其新建了90多平米的猪圈,让他养了5头猪,还为他送来8箱蜂。另外,他还在苹果园里种植了黄豆、马铃薯等农作物,政府每亩也给补助200元。
苹果眼下还见不到利,他在果树地里还套种了豆子,镇上又帮他建起了鸡舍,这样算下来,他的收入也不少。“这些产业让家里的收入一下子充实了起来,政府今年还将我们院落内外用砖头硬化,窑洞重新粉刷一新,里面上了扣板,又干净又漂亮,冬暖夏凉,比城里住的楼房还舒服哩!”刘彦宏对记者说道。
像刘彦宏这样的贫困户,冰草沟村还有11户。目前,吴仓堡镇已经帮助他们制订了详细的短期增收和长期致富计划;无偿提供幼鸡、猪仔搞养殖;对不懂技术的贫困户,由镇政府免费派技术员上门指导。通过产业、生态、劳务扶贫等模式,实现家家有果园、户户有养殖、人人有收入。
吴仓堡镇镇长王鑫说:“我们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办法,把发展山地苹果、种植小黄豆、散养土鸡等长短期产业结合起来,保证让脱贫户致富有保障,脱贫不返贫。目前全镇贫困户基本实现长期产业有保证、短期产业有收入,达到了真扶贫、真脱贫、扶真贫,不让一户贫困户在扶贫路上掉队,不拉后腿。”
发挥“三个带动”作用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
为了更好地发挥老百姓在脱贫攻坚中主观能动性,在全镇上下形成强大合力,吴仓堡提出支部带动、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的“三个带动”,增强了老百姓的致富信心。
支部带动,就是支部充分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的作用,带头参与产业建设,主动为贫困户谋路子、想法子,带头创办兴办合作社,特别是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大村干部带头创业扶持力度,积极鼓励村干部通过领办产业、能人牵动等方式带头尝试做好示范,带动本村群众积极发展规模养殖、规模种植、劳务输出、土地流转等产业,引领广大群众进行产业转型,实现“创业一人、带动一片、改善一方”。
冰草沟村支部书记白月忠与村主任尚丽梅带头创办了种养殖合作社,带头发展苹果种植、蜜蜂养殖等产业,有力带动了全村的产业发展。丈方台村支部大力支持和引导贫困户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积极争资金、聘技术,倾全力投入苹果产业发展,目前已初挂果。针对贫困户无养蜂经验、对养蜂有顾虑的现状,刘堡村村主任充分发挥支部书记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贫困户代养蜜蜂130箱,并为贫困户提供养殖技术培训,直至贫困户学会养殖技术。周关村支部书记帮助贫困户发展养蜂,他自己先带头发展50多箱中蜂,主动学习技术、联系销路、注册商标。同时还为5户贫困户代养40多箱,手把手教贫困户学习技术,打消了贫苦户发展中蜂顾虑,增强了发展信心。
合作社带动,就是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和资源优势,对贫困户实行订单收购、保底分红的形式,引导贫困户主动入社、共享资源、共同发展。周关养殖专业合作社猪仔很有名气,供不应求,合作社主动为贫困户调购品种优良的母猪,提供种猪、养殖技术和销售服务,引导11户贫困户养殖母猪,大大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能人大户带动,就是发挥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能人大户+家庭农场+贫困户+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分红”的模式,激发贫困户的创业热情和致富的主动性。党畔村启东家庭农场养殖肉牛80多头,种植黄豆300亩,栽植山地苹果110余亩。贫困户将县上每头牛补助的2000元入股家庭农场,年末分红每头500元,目前22户贫困户把50头牛的补助资金入股家庭农场。同时入股的贫困户可以在家庭农场打工挣工资、学技术,既做股东,又当员工。比如,党畔村贫困户高珍玉向家庭农场除了入股外,每年仅劳务收入就达8000多元。
吴仓堡镇党委书记高宝英说:“在现有成效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源头治贫,牢固树立扶贫先扶志,扶贫要扶智的理念,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从根源上解决长远生计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