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九宫山下祭闯王
祁玉江
  知道湖北的九宫山,是因了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尽管史书对李自成的最终归宿记载不一,坊间传说也不尽相同,但李自成最后兵败落难九宫山是不争的事实。出于对九宫山的好奇,也出于对李自成的敬仰,2017年2月24日,我长途跋涉,几经辗转,远道来到九宫山,拜谒了闯王陵。
  九宫山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的咸宁市通山县境内,横亘于鄂赣边陲的幕阜山脉中段,海拔1657米,面积196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道教名山之一,与山东的崂山、江西的龙虎山、四川的青城山、湖北的武当山齐名。
  那天,我们从咸宁市出发,驱车近百公里,来到九宫山下时,正值中午时分。中原大地的二月,春风拂面,乍暖还寒。站立在山脚下向上仰望,高耸的山巅目不可及,白花花的雾凇,如云似雪,由山腰至山顶覆盖了半座山。顺着弯曲的山道,蜿蜒而上,不知拐了多少弯,费了多少时,好不容易跃上半山,很快来到一平缓地带。展现在眼前的除了树木还是树木。当地人告诉我,九宫山森林覆盖率达96.6%,是中国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天然氧吧之一。别看现在冰天雪地,可到了夏季,满山郁郁葱葱,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难得的休闲避暑胜地。
  就在我举棋不定时,不远处的山坳间烟雾缭绕,云蒸霞蔚,犹如仙境一般。我等几人心生好奇地走了过去,这才看清原来是一个偌大的天然高山湖泊。湖旁竖一木牌,上书“云中湖”。据介绍,湖面逾百亩,水深35米。搭眼看去,湖面,冰水相接,波光粼粼;湖岸,树木依偎,枝杈上凝结的尽是冰绺,在阳光的照射蒸发下,断断续续,咔咔嚓嚓掉往地上;湖的四周皆山,仔细观之,湖水就是从环形山上流下来聚集在一起的,恰似新疆天山和吉林长白山天池一般,只是容量和气势不及那两个天池罢了。
  游完云中湖,按照提示牌,我们继续乘车,沿着简易盘山公路,“更上一重天”,来到九宫山的制高点之一——铜鼓包游览。举目四望,群山苍莽,雾气氤氲,眼前似乎出现了34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殊杀场景,耳畔仿佛响起了战马的嘶鸣和激烈的火炮声。一代枭雄——李闯王,就这样死不瞑目地葬身在九宫山中,把万千痛惜和遗恨留给后人,使人不得不正视和回望那段历史,再现闯王李自成短暂而悲壮的一生。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生,原名鸿基,小名黄来儿,世居陕北米脂县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放羊。长大后曾当过银川驿卒。明崇祯元年(1628年)率部起义,后投靠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的高迎祥部,封为闯将。崇祯9年(公元1636年),高迎祥被明军俘获遇害后,李自成被起义军推为闯王,前仆后继,所向披靡,打着“均田免赋”的口号,更加英勇坚定地与明军抗争,得到穷苦农民的拥护和参与,部队最多时发展到百万之众。崇祯16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在湖北襄阳称新顺王,随即在河南汝阳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部队,后又乘机攻占西安。次年(公元1644年)正月,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率部出潼关,跨黄河,经山西、河北,于1644年3月19日攻入北京,推翻了明王朝,迫使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京城煤山自缢。同年4月,满清多尔衮率八旗军与降将——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部。李自成战败返京,遂仓促于4月29日登基称帝。4月30日退出北京,率军转战于山西、河南、陕西、湖北、江西等地抗击清军。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5月率1万余人进入湖北九宫山。在清军和当地武装穷追猛打下,最后李自成身边仅剩20余人,退至九宫山西麓牛迹岭的小月山下。同年5月17日,在突围中,不幸被南明节制下的地主武装程九佰杀害,终年39岁……
  从九宫山上下来,我们绕道,经通山县城,直奔县城西南40多公里的李自成殉难处——闯王镇高湖村,拜谒了闯王陵。陵墓坐落在一背坡山坳中。周围古树参天,浓荫蔽日,给人以阴森清冷之感。也许是旅游淡季,也许压根儿就不被人所关注,来此游人甚少。走进陵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巨石雕建的高9.5米的闯王陵门楼,寓意九五至尊。穿过门楼,至陵墓铺设39级石台阶,象征着闯王39年人生历程。顺着石阶,拾阶而上,便来到一开阔平台,李自成的陵墓就建于此。墓呈椭圆形,墓冢直径6米、高2米,墓底围着花岗岩石圈。墓前立一大理石墓碑,碑高3.9米,上刻郭沫若书写的“李自成之墓”五个大字。墓冢供桌上献有祭品,旁边摆有花篮,说明常有人前来悼念。墓冢右上边的青石上刻有“激战坡”三个红色大字。相传这就是李自成殉难的地方。墓冢正上方建有一幢约三间房大小的“李自成陈列馆”。陈列馆现已关闭,好像正在对面另建,我们未能入室参观。唯见大门两侧刻有著名作家、也是长篇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书写的一副名联:“纵横半中国,锐意北伐,渡河入晋,过太原,破燕京,何其盛也,终因人谋不藏,山海关大军喋血,前功尽毁,黄尘万里无归处,唯有英勇殉社稷;苦战十七载,铩羽南来,离陕奔楚,弃襄阳,败武昌,亦云惨矣,毕竟图谶难凭,牛迹岭巨星落地,宏愿皆空,青史千秋悲壮志,何曾怕死遁空门。”姚雪垠的这副对联,真实地概括了李自成功过是非的一生。
  参观完闯王陵园,最后我们在李自成的墓前站定,鞠躬致敬,万分感慨。是啊,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起义的那一天起,就把推翻明朝的反动统治、解放劳苦大众作为己任,在他的坚强领导下,受尽欺凌压榨的穷苦农民挺起了腰,抬起了头,与腐朽透顶的明王朝及其反动阶级展开了殊死搏斗,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荡涤了地主阶级的污泥浊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推翻了统治近300年的明王朝。然而,痛惜的是,李自成在拿下北京城、夺取政权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只顾忙着称帝,失去了当初的豪情壮志,没有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使明朝残余势力得以喘息。与其同时,其部属也放松了军纪,到处烧杀掠抢,奸淫作恶,失去了民心。更重要的是李自成忽视了关外虎视眈眈的满清势力,将明朝总兵吴三桂留在京城的爱妾陈圆圆占为己有,杀害了39名无辜家眷,引起吴三桂的强烈不满,导致其与满清相互勾结,放开了山海关,引狼入室。而此时的李自成及其所领导的大顺军,完全丧失了所向披靡的锐气,在满清和吴三桂部队的疯狂反扑下,不堪一击,一退再退,最终走向了失败。
  李自成所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军虽然失败了,但他毕竟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沉重地打击了满清势力,推动了历史进步。他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光耀史册,受到后人的推崇。
  离开闯王陵的时候,天色向晚,一抹残阳穿过树林,正投照在闯王墓冢上,影影绰绰,如血似锦。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万千思绪不禁涌上心头,久久难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