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东方月报》用86载呈现中国
新华社记者
  秘鲁老华人劳尔·陈不会讲中文,但他说,自己有个中国名字,叫陈兆平。
  陈兆平的家位于秘鲁首都利马圣伊西德罗区,是当地一栋比较常见的住宅——朴素的小楼加整洁的小院。不同的是,陈兆平家的客厅里充满了“中国元素”:墙上挂着万里长城油画,墙角立着仕女屏风,多宝阁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景泰蓝花瓶、花鸟绣屏和观音像……
  陈兆平说,自己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秘鲁人,原因是他面前茶几上的那一摞《东方月报》。这份杂志是他和父亲陈汉荣两代媒体人的心血,也是陈兆平了解中国、思考中国的唯一源泉。
  “如果我生在另一个家庭,没有看过这本杂志,那我可能就是百分之百的秘鲁人了,”陈兆平打趣地说,“因为这本杂志,我要做策划和采访,这让我意识到我有一半是中国人。”
  让时光退回到1931年,那时的秘鲁只有一份中文报纸,受众主要是懂中文的华人。那些不懂中文或虽能讲但不会写中文的华人,往往缺少了解中国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名叫陈汉荣的年轻人和他的表弟加夫列尔一拍即合,创办了中文和西班牙文双语杂志《东方月报》。
  “连接中国、秘鲁和拉美”是《东方月报》创刊之初的口号,主要刊登中国新闻和秘鲁侨团信息。一本杂志,两种语言,除了一些社会新闻是中西文对照外,其他方面的中文和西文内容不尽相同,编辑们更愿意用西文向秘鲁华人展示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乡。
  在那个没有电视和互联网的年代,《东方月报》通过对中国历史和时事的解读,增添了秘鲁华人的思乡之情;通过对中国传统美食、服饰和娱乐的介绍,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国。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东方月报》向秘鲁华人充分报道了抗战的进展。
  陈兆平说,《东方月报》是团结秘鲁华人的一个渠道。它的创办,让出生在秘鲁的华人后代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
  服务秘鲁华人,是《东方月报》的责任。但在陈兆平看来,他的父亲之所以创办这个刊物是缘于一种更加远大的理想,即促进秘鲁亚裔社团之间的团结和友好。
  抗日战争使在秘鲁的华侨和日侨群体间产生了严重的隔阂。为此,《东方月报》主编陈汉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专门为当地的日裔居民出版了一期增刊,而在之后的5年里,每到4月份,总会有一期精心设计的增刊与日裔读者见面。此外,《东方月报》还为在秘鲁的韩国裔和菲律宾裔等亚裔群体制作过专版。
  让拥有不同思想、不同历史、不同文化的亚裔群体团结起来,是陈汉荣最大的梦想。“我父亲曾在1956年组织过跨群体的篮球、乒乓球比赛,以此来建立各群体之间的融合和沟通。”陈兆平说。
  陈汉荣担任《东方月报》主编50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病辞世。陈兆平继任成为这一杂志的第二代主编后,虽然不会讲中文,但他善于观察中国,并通过个人思考解读中国的发展与变化。
  4年前,陈兆平来到中国,用32天参观了北京、上海等地,但他还是觉得时间太短。“中国可看的东西太多了。”这些见闻都以新闻稿件的形式刊登在了《东方月报》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陈兆平经营的杂志如同其他纸媒一样,也面临经营上的困难。困难面前,陈兆平没有慌张。他依旧像当年自己的父亲那样,忠实记录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86年了,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今天印出的杂志,明天就变成了历史。有很多历史学家会专程到编辑部来查阅资料。因为对他们而言,我们86年的记录就是一堂鲜活的历史课。”
  “作为杂志,我们只能慢慢地呈现中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