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05版
发布日期:
黄土地上的【几何裂变】
——延安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综述
金谷飘香,百姓笑逐颜开。
又是一年苹果丰收季,红彤彤的苹果成了全市广大群众致富的“金果果”。
苹果节、红枣节、桃花节、葵花节等丰富多彩的乡村田园旅游活动,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连续多年喜获丰收的传统玉米种植,鼓起了广大农民朋友腰包。
小型旋耕机在全市的广泛推广使用,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力。
日光温室反季节瓜果种植,成为广大种植户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
养殖业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看好的致富产业。
  延安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强势推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按照“坚持集体所有权、落实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扎实工作,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三项农村改革(宝塔区产权制度改革、黄龙县三岔镇农村土地流转、宜川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
  2013年,率先在甘泉县启动了全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整县试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来延安视察时对甘泉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4年,我市被省上列为整市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市。截至目前,全市9423个村民小组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占村民小组总数的97.94%;确权耕地面积457.97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98.56%;确权承包农户33.24万户,发证率98.03%。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县级自检自验、市级验收工作全面完成。13个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综合评价为优秀,整体工作位于全省前列。通过土地确权,为加强土地流转、抵押、担保、农业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下坚实基础。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快速推进
  今年,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一系列文件和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精神,按照“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要求,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原则,通过加强舆论宣传、强化政策保障、健全流转服务体系、建立流转平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工作方式,以推广黄龙县三岔镇农村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四种模式为抓手,引导鼓励、规范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全市土地流转92.58万亩,流转率21.09%,较2013年提高18.99个百分点,接近全省流转水平。通过土地流转,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启动建设产业开发、科技示范、生态循环、加工流通、休闲观光五大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个,辐射带动发展县级园区78个,引进农业新品种676个、新技术412项,实现生产总值23.76亿多元,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3 农村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1.宝塔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
  2015年,宝塔区被省上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县以来,以清产核资为基础,以搭建产权交易平台,开展农村产权交易为纽带,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先后以冯庄、川口、河庄坪、桥沟4乡镇为主,在全区119个村开展了清产核资,初步形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七种模式”(资产量化型、土地入股型、盘活资产型、股份合作型、资源资产重组型、合作发展产业型、委托代管型),盘活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有效增加了集体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截至目前,宝塔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已组织农村集体产权交易56笔,金额达916万元;土地流转交易136笔,流转面积18285亩;在农村产权交易网上挂牌土地流转类32笔,拟流转面积31172亩。完成土地确权44.9万亩,发放经营权证书3.69万本,发证率93.65%。 
  【2.宜川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宜川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以来,不改变土地所有权,不改变承包权性质,不改变农村土地农业用途,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及地上附着物作为抵押担保,积极稳妥开展试点贷款业务。今年以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共计985.3万元。其中,邮蓄银行宜川支行户发放农地抵押贷款4户共计20.5万元,信用联社发放农地抵押贷款80户共计964.8万元。
  【3.黄龙县三岔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
  2016年,黄龙县三岔镇被市上确定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镇后,引导鼓励、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形成整村规划带动流转型、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流转型、股份合作组织带动流转型、社会资本带动流转型“四种基本模式”。2016年流转土地7.73万亩,流转率28.4%,试点镇流转3.2万亩,占全县流转总面积的41.4%,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4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树立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新理念,及时安排部署、落实工作责任,着力推动发展。
  制定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连续五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政策,为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2016年,对新认定的52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9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50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分别予以10万元、5万元的资金扶持。
  开展示范创建。严格按照中省安排,对照评定标准,推荐上报国家级、省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开展中省示范合作社监测和年报工作;同时,制定下发《延安市市级示范社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延安市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及运行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组织开展市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申报和市级示范社动态监测工作。截至2016年底,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150个,认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7家,认定家庭农场677家。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有序推进】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一系列文件精神,在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积极推进县、乡、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乡村调解、县区仲裁、司法保障的“三位一体”纠纷调处体系,及时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依法维护承包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据统计,全市13个县(区)均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聘任仲裁员44人。
  通过项目实施,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基础设施建设。宜川、洛川、志丹、延川、黄龙五县实施了农业部土地纠纷调解仲裁厅建设项目,共争取中央资金250万元,每县50万元,主要用于纠纷仲裁管理部门仲裁庭、合议调解室、案件受理室和档案会商室等“一庭三室”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黄龙、宜川、延川已建成,洛川、志丹两县正在建设中。
  据统计,2016年,全市农村仲裁委员会受理土地纠纷24件。
   宜川县“土疙瘩”成了“金元宝”
  今年中央1号文件颁发以来,宜川县积极响应省、市决策部署,把精准扶贫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围绕“推进‘三变’改革、助力脱贫攻坚”目标,通过基层调研、会议研究、考察学习,确立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示范引领、产业支撑”的推进措施,全力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抓树改革试点20个,在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云岩镇上寺圣云农场推行“大户带动、入股分成”的“三变”扶贫模式,让无劳动能力的20户贫困群众实现政府补贴资金入股分红,一次性从金融机构贷款200万元,第一年向贫困户分红3000元,第二年分红3500元,第三年分红4000元,既解决了园区的燃眉之急,又为贫困户带来稳定的收入。三年中家庭农场付给每户贫困户利息分红10500元,总计21万元,从第四年起的后十年,贫困户以政府投入的涉农项目为股本金,按照家庭农场每年500万元保底净利润的2%从家庭农场分红,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分红5000元。茹坪村旺桃苑休闲农业示范园采取“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将基地集中分片划包给懂技术、有劳动能力的土地入股农户进行管理,收益采取四六分红,农民群众有效参与了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
  丹州街道办王湾村“一村一品”项目基地,坚持走生态文化旅游和“一村一品”“双融两推进”的路子;目前,投资2192万元,其中,乡镇资金958万元,群众自筹1234万元,初步建成以弓棚自有采摘为主导产业,集生态休闲采摘、特色花卉观光、休闲垂钓餐饮、自然风光体验、红色革命教育、民俗生态新居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脱贫基地。该基地按照“支部+公司+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运作模式,拟建天山雪桃采摘园、瓜菜采摘弓棚园、牡丹高粱观赏园、鱼蟹水产养殖园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综合效益可达400万元左右,农民人均增收可达1万元以上。
  丹州街道办南窑社区发展村集体经济,由支部领办股份制企业,盘活政策资源,农民变成股民。集体注资,就是将集体征地补偿金,按照“2456”(大队2股、一组4股、二组5股、三组6股)的比例注入公司,形成村集体的原始股金。政策增资,就是将34户贫困户每户3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量化为股金注入公司,从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贫困户按每户一股享受股金分红,年保底分红3000元,2021年1月起,股金稀释集体统一支配,届时村集体股份将占到51股。社会吸资,就是将49股股权面向社会,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和实力企业投资,提高资金利用率,推进企业化管理。目前,公司已与34户贫困户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颁发了股权证书。
  黄陵县舞活“农”头土地生金
  今天,在黄陵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三变改革”和脱贫攻坚战正在打响,期盼已久的全面小康的梦想正在点燃。
  黄陵县农村土地确权颁证17200户,确权面积19.18万亩。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创新机制模式,促进规模流转,全县流转土地40585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21.2%,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村土地资源变股权。店头镇建庄村和双龙镇杜洛尾村流转土地2120亩,建设油牡丹种植基地;店头镇腰坪社区土地2000亩,打造公路沿线十里花海、万亩薰衣草庄园项目;田庄镇慈乌河流域流转土地564.6亩建设慈乌河黄帝内经中医文化谷,带动全县1125户农民5600亩的土地资源变成了能赚钱的股权,每亩土地每年群众拿到流转费500元,同时农民在基地、薰衣草庄园、文化谷务工,每人每年务工收入达到14000元,较往年单纯种玉米户均增收11600元左右。
  隆坊镇山岔口村、双龙镇索罗湾村、店头镇新城等村,开展中蜂产业托管模式试点;隆坊镇步芳家庭农场开展湖羊产业托管模式试点,使财政补助资金变为股金入到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并按股权进行分红。同时,双龙镇索罗湾村在集体经济分红时,每人留一定量的资金作为新的股金,用于集体经济再扩大再生产来增加分红收益,有效地实现了资金变股金。特别是在光伏产业发展上,出台了《黄陵县鼓励发展屋顶光伏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发展光伏产业的扶持措施。目前,全县共有917户发展或计划发展光伏产业。在集中建站过程中,镇村指导农户每户按5KW的建设规模,采取自筹或小额贷款,将资金注入到村经济合作社作为股金,仅此一项917户22年可增收3163.65万元。
  积极引导条件好的村组鼓励群众参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索罗湾村紧抓黄陵矿业2号矿和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机遇,由全体村民入股,先后建起了粮食加工厂、村办停车场、现代化洗车场、运输公司等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发展了餐饮街区、沮河漂流、峡谷寨探秘等配套产业,解决了村集体产业转型和群众持续增收问题。村集体经济好了,村民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有线电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全部由集体统一供应和缴纳,村民每人每年能从村集体享受分红福利8000元以上,2016年底该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8000元,村民成了名副其实的股民。
  目前,全县建成市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镇3个镇、示范村5个。今年在巩固提高市级示范镇、村的基础上,新发展市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镇1个、示范村18个。带动全县塬区形成了以苹果产业为主,川道地区以特色种养、香草花卉、休闲农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形成特色鲜明的苹果、蜂蜜、驴胶、白酒、果醋、苹果脆片、贡米、黑木耳等区域农产品品牌13个,有效地推动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
  延川县梁家河的“蝴蝶效应” 
  延川县梁家河村,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作为下乡知青插队生活过七年。如今这里山清水秀,游客如织,成了延安有名的乡村旅游示范点。2016年,该村接待游客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8万元。
  今年,梁家河村引导全村农户将土地、房屋等资源性和经营性资产量化折股,交由梁家河村旅游公司、工贸公司、农牧公司联合运营。资源变资产,农民变工人,资金变股金,“三变”改革在这里打响了第一枪。
  关庄镇甄家湾村是保存较好的古村落之一。如今,村民已将土地、窑洞量化折股后,交由村集体合作社统一规划开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又一个留住乡愁、活力迸发的旅游新村即将在延川破壳而出。
  近年来,延川县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资源变资产、农民变工人、资金变股金”为主要内容的“三变”改革先行一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永坪镇是一个传统工业重镇。近几年发展了大量山地苹果,但由于人口外流严重、管理经验不足,很多果园刚建园就面临失管。2014年,当地政府引导白家河、赵家河两村村民将3000亩苹果园流转给了延川百优公司,由公司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进行标准化管理,解决了果园撂荒问题,还使村民实现了一份土地三份收入。
  赵家河村60户农户将600亩果园流转给百优公司后,村民每年除了获得11.4万元退耕补助和流转租金外,每年还可以获得近40万元的打工收入,户均增收将近8000元。
  阁连村地势平坦,光照充足,许多土地长期闲置。2014年,该村将700亩土地以每年每亩51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海升公司,年收益35.7万元。同时,公司吸纳40余户贫困户进园务工,平均每人每月至少可拿到1000元工资。
  养牛是延川沟道村的主要脱贫产业之一。2016年,关庄镇太相寺村将200亩闲置荒地以15年60万元的价格流转给任柯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养牛。合作社以租牛养犊的方式,将配种母牛以每头200元的价格租给贫困户,产犊后母牛归还合作社,牛犊归贫困户所有。
  张家屯村是一个典型的沟道贫困村,今年将全村150多户的近1800亩土地统一流转,并与陕西果业集团、世礼禽业、任柯养殖合作社等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果园、大棚和养殖基地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
  目前,延川县通过土地出租、入股等形式,共流转土地近5万亩,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加快推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富县“三变”让百姓富起来
  富县总人口15.7万,其中农业人口11.4万,耕地49万亩。现有贫困村63个,在册贫困户1609户4399人。
  今年以来,富县农村改革以“三变”为抓手,按照“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思路,确定了3个试点乡镇和6个试点村,由6名县级领导包抓。目前,全县清产核资已全面铺开,试点乡镇、村组改革稳步推进。
  健全农经体系,夯实改革基础。按照改革要求,启动建设“富县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中心”,负责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承包权抵押融资、农村“三资”管理三项业务,在乡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加挂农经站牌子,设立村级联络点,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机制。
  因村精准施策,注重改革实效。富县农村“三变”改革坚持立足实际,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务求实效。鄜城街道办监军台村属城中村,全村810口人仅有耕地580亩,人均不足1亩,为了提高土地收益,村集体超前谋划,组建了股份制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270亩,启动建设了安居工程和综合市场、酒店餐饮等经济实体,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按股分红,带动26户贫困户脱贫。茶坊街道办马坊村积极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成立了经济合作社,将贫困户和其他村民承包地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建成190亩果蔬采摘园和辣椒酱加工厂,优先吸收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31户贫困户脱贫。
  围绕苹果产业,创新“三变”模式。坚持“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农民参与、入股分红”的原则,扶持绿平果业等3家企业、合作社建设苹果智能分选线,通过精细分拣,分类分级销售,占领高端市场。积极探索“果农+企业(合作社)+政府”的销售合作模式,果农以苹果作股,参与企业、合作社的贮藏销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合体;企业以订单的形式与市场对接,带着果农闯市场,化解了周转资金短缺难题。苹果“后整理”工作与“三变”改革形成有机对接,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果区企业、合作社通过各种方式,辐射带动1619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促进脱贫攻坚。紧盯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富县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改革模式,努力开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甘泉县老百姓成了“双薪族”
  近年来,甘泉县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变资产,以资产变资金,以改革促产业,以产业促脱贫”的新路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生产生活习惯正在改变,农业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3年,甘泉县率先在全省试点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已确权耕地面积13.46万亩;涉及全县62个村9822户。说起土地确权带来的好处,道镇镇寺沟村村民崔奴飞高兴地说:“有了土地确权证,就像我们庄户人家有了‘房产证’一样,外出揽工时不必为土地撂荒担心,而且可以把土地包出去,再挣一份钱。”
  土地确权后,针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没有时间回乡管理农田,加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效益低等现状,甘泉县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土地,实现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农民收入的多元化。
  美水街道办孙家河村把集中连片的1170亩山地整体流转给甘泉旺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用来发展山地苹果。流转期限30年,每年每亩租金480元,创下了山地流转租金的最高纪录。企业一次性支付孙家河村三年租金126万元,贫困户人均可增加收入2261元。同时,带动美水泉村300人就业,真正实现了离土不离乡。村民王志田算了笔账,以前种地,除过买化肥、种子、打药、翻地、雇人等成本,一年净收入也就2万多元。如今土地流转出去后,3年下来光流转款就有5万多元。“现在,我们老两口给人看大门、打扫卫生,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算上流转金,一年4万元不成问题。”
  确权颁证工作的全面完成,拉开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为实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早在2009年,甘泉县就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土地流转模式,在全市率先建成纪丰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纪丰模式”成为全省的学习典型。该园区土地流转涉及两县两乡三村,流转土地315亩,每亩土地按照当年玉米价格进行折算,每五年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一次,流转土地的农户最早成为典型的“双薪族”。
  光伏扶贫项目是甘泉县目前最大的土地流转项目。陕西秦电公司在道镇镇纸坊村实施2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流转土地1032.9亩,每亩1000元,可覆盖贫困户800户。项目建成后,土地流转费用归农户,收益资金由政府统筹用于全县贫困户,户均每年可增收3000元,连续享受20年,同期建设菌类生产大棚100余座,开创了“企业+政府+农户+贫困户”的新模式。
  大规模土地流转在甘泉县已经蔚然成风,企业引领农业发展的势头已经形成。据统计,甘泉县近年来仅贫困户流转土地3900亩,年总收益80余万元,户均仅土地一项可增加收入1100元;直接进入企业或合作社从事农业产业的5623人,年人均务工收入2.16万元;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分红获利720户,年户均增收6300元。
  子长县一份土地三份收入
  走进子长县马家砭镇赵家崖堤村,很容易就能找到金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全部雇用本村的贫困户,大家平时喂猪、送粪、种植温棚,学到了技术,也增加了收入。
  45岁的贫困户杨世平就在这个合作社打工。他说,自己肺部患有疾病,重活不能干,生活较为困难。合作社经营者王磊就雇用他喂猪、干杂活。虽然只是打工,但每月能有上千元的收入,家庭打工两不误。
  据了解,金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有16座温室大棚、11座拱棚,占地44亩。王磊流转土地以每年每亩200元的租金价格付给农户,养殖800余头育肥猪,新吸纳14户贫困户的“贷资股金”。“贷资股金”即贫困户每户可以贷款4万元,用于合作社“入股”,合作社每年不管效益亏盈,都优先给贫困户分红3600元,使贫困户趋利避害,零风险分红。同时,解决了目前贫困户发展产业难、合作社发展资金短缺等矛盾问题,变通解决问题,变矛盾为双赢。目前,子长县已注册专业合作社316个,其中种植合作社81个,养殖合作社93个,其他合作社142个,“合作社+贫困户”,让贫困户白手起家,零风险无本分红。
  近年来,子长县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抓手,立足农村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着力培育流转土地收租金、入股企社分利金、进园务工领薪金的“三金”农民,不断激发农民朋友发展致富产业的内生动力,形成了抓改革促产业,抓产业助脱贫的良好发展态势。
  该县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紧紧抓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关键,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作为农民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增值的资本。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大户出资承包、家族内部转包等形式,促进农业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实测登记农村耕地面积21.64万亩,发放经营权证书3.3万本,“三权”剥离的农户3657户,使土地经营权由原来的“不动产”变为了“动产”。
  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该县在不改变扶贫资金的使用性质和用途前提下,有效整合政策资金、金融资金、农户资金等各类资金,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最大效益,推进资金变股金。将中省市县投入的各类扶持、补贴、奖励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由县财政出资1000万元担保投放给农户的小额贷款,农户的闲置资金和生产要素(畜禽、饲料、疫苗、药品等)折价量化为资金,由农户自主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变为股金。目前,共兑付1025户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奖补资金460万元,发放发展农业产业小额贷款1533万元,其中贫困户322户。
  安塞县南沟村的生动实践
  一幢幢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整洁通畅,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排列,绿树环绕村庄,鲜花点缀农家小院……这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构成了一幅宜居宜游的生态乡村美图,俨然一个“城市后花园”。这是安塞区南沟村深入推行“企业+贫困户”“三变”模式助推脱贫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些房子都是维斌给我们修的,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80多岁的老人盛兰花提到南沟村现在的变化,句句不离“张维斌”三个字。
  高桥镇南沟村有7个自然村、297户1040人,其中贫困户50户135人。
  2014年,企业家张维斌返乡创业。了解到该村贫困户大多是因为长期没有产业导致贫困后,积极主动与镇村探讨脱贫思路,申请注册成立了延安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村有22500亩闲置土地,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将土地流转回来,把荒废土地“死资源”变为“活资产”。川台地每亩每年50元,荒山荒坡地每亩每年10元,租金每五年兑付一次,其中贫困户人均增收340元。
  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告诉笔者,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坚持“村企共建、互利双赢”的理念,以“企业+贫困户”的工作思路,探索推行了资源变资产、群众变股东、农民变工人的“三变”模式,建立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群众脱贫的新路子。
  2015年,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与企业合作建成了1060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其中村民土地入股占49%、企业投资占51%,果园前三年投资费用由企业全部承担,第四年挂果后净利润按股份比例分红。预计盛果期该苹果示范园年净收入达到460余万元,其中贫困户人均可分红2万元以上。
  土地活起来,产业建起来,农民干起来。针对企业用工量大的实际,村党支部与企业协商成立了“扶贫务工队”,让农民变工人,不仅吸收贫困户参与务工,还招纳其他村民,将6名贫困家庭青年培训成为公司铲车、挖掘机司机,年工资在3万元以上。
  “我们家三口人分到土地流转资金9000多元。”贫困户邵三虎,因为妻子生病,孩子上学,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贫困。在张维斌企业的帮助下,他入股土地7亩,还加入“扶贫务工队”打工,去年务工收入2万多元。明年苹果园见利分红后,一年收入可高达5万多元。
  同时,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2016年起,给全村60岁以上的村民按年龄段发放1200元至2400元养老金,有效解决了群众养老的后顾之忧。昔日落后的贫困村蝶变为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4653元提高到2016年的13148元,其中贫困户人均收入也从2375元提高到9350元。
  吴起县四种模式助推改革
  2016年以来,一个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悄然在吴起县的山山峁峁展开。首批确立的16个试点村,因地制宜大胆探索“三变”新路子,农村集体经济逐渐呈现出新的活力。
  “家庭林场+贫困户”模式。吴起县古镇家庭林场有限责任公司承包铁边城镇田南湾村侯崾崄组村538亩闲置土地发展苹果产业,31户村民获得269万元土地经营权转让费,村民给林场打工每年还可收入7000元,实现了资源变资金,村民变工人。吴仓堡镇党畔村高启东的家庭农场,吸纳22户贫困户入股,入股资金为县上补助的2000元养殖资金,每户为农场养牛5头,每年每头牛可以分红500元,每户每年可以分红2500元,贫困户既做股东又当员工,实现了产权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双赢”。
  “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特色农业”模式。五谷城镇桐寨特色小杂粮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采用“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引导580户农户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加工、营销“糜谷油豆荞”等杂粮,合作社注册登记了“肥土地”牌小杂粮品牌,年营销额达1200万元,带动了农户增收;长城镇长城村成立了胡萝卜合作社,以每亩200元的承包价格流转承包1400亩涧地,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小额扶贫贷款、劳力等资源入股,还采取大户承包、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引导种植大户和农户入社种植胡萝卜。镇政府先后投资130多万元,修建储藏冷库,购买专门生产加工机械,支持合作社的发展。
  “企业带动+资源入股”模式。2010年,白豹镇王湾村由县乡投资800余万元建成了生态农庄,但经营一直跟不上。该村引进吴起博宇有限责任公司,面向全镇村民募集资金,实施生态农庄乡村旅游开发。去年,该公司投资180万元,重点打造垂钓区、休闲娱乐区等,目前生态农庄日营业额达1万元,全镇51户入股村民户均分红不低于2000元。白豹镇依托泰宝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养猪业,引导贫困养殖户将养猪财政补助全部入股公司,并由公司向政府以合同担保,年底给贫困养殖户返还利润。2016年全镇共有118户贫困户入股,共注入资金68.4万元,年底返还利润17.8万元,今年预计返还利润12万元,贫困户人均连本带利净增收2520元。
  “土地入股+历史文化资源”模式。吴起街道办金佛坪村地处城郊,具有开发红色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的丰富资源。该村以“三变”改革为指导,启动了“洛源古镇”一期红色旅游、二期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项目概算总投资13.36亿元,资金采取群众自筹方式,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吸纳农民闲置资金入股,使崖窑台组、金佛坪组197户783人农民摇身一变成股东。
  目前,吴起县累计流转土地9.3万亩,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225个,发展山地苹果8万亩,小杂粮13.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