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市宝塔区温家沟菌草大棚育种科技示范基地的一个大棚里,一大半的菌草种苗刚刚收割,留下一片光秃秃的根,边上还有一片未收割的种苗,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就是在这里,来自福建的菌草完成了“本土化”进程,真正扎根黄土高原。
南方菌草“定居”黄土高原
2013年,延安首次从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菌草技术。但来自南方的菌草能否在陕北越冬,翻山越岭而来又“旅途劳顿”的种苗能否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这些问题都摆在眼前。
2015年10月,延安新天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科技部门合作,在宝塔区温家沟建立了1个试验大棚,利用温室大棚冬季保温的特点解决菌草越冬问题,为大田种植提供种苗。第二年2月,大棚里的种苗顺利过冬;到5月底,大棚培育的菌草种苗出苗了。
经过测算,大棚育苗株高5米,腋芽饱满,完全符合做种苗的要求,而且本地出品的种苗减少了长途运输环节,有效保障了种苗的质量。随后,该公司分别在宝塔区温家沟和延长县安沟建立了36个菌草育种大棚。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菌草在大棚一次种植可以连续多年收割。每个标准大棚能提供100亩-200亩的种苗,按300元/亩的价格计算,一个标准大棚的产值是3万元-6万元,且菌草种植管理技术简单,普通农户都可以操作。
延安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宝霖告诉记者,2016年,延安全市共培育种苗103棚,为菌草大面积推广种植奠定了基础,降低了生产成本,辐射带动了宁夏、西安、渭南、榆林等地区的菌草种植。
除了种苗培育,延安科技局还通过合作共建,在宝塔区、子长县、黄龙县、吴起县等地建立菌草种植示范基地、菌草饲料化基地、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目前延安全市共建各类菌草基地20个。小菌草助推扶贫大事业
“菌草技术就是为了扶贫而生。”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曾这样评价菌草。那么,完成了“本土化”进程的菌草能够给延安带来什么?
为了助推精准扶贫,延安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免费给贫困户提供种苗并进行技术指导,并对菌草进行收购。今年,延长永红农牧专业合作社与当地贫困户签订了收购协议,按牧草市场价全部回收贫困户种植的菌草,推动贫困户产业脱贫。
延长县刘家河乡卫东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采用菌草作为培养基加工菌棒,免费发放给农户,并对农户生产的平菇、香菇等食用菌回收后统一销售,既带动村里困难群众脱贫又促进“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目前,该公司已带动全村3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菌草产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产出率高、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产业,要根据不同扶贫对象,从产业链的种植、食用菌栽培、畜牧养殖等产业链条上找到扶贫突破口,引领当地群众脱贫。”刘宝霖表示,菌草产业在延安经过了4年试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大力发展菌草产业,对进一步巩固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治沟造地工程土壤改良和产业扶贫开发都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