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新能源产业为群众带来“真金白银”
本报记者 惠慧
  编者按
  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五新”战略任务,是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的奋斗目标。
  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在全市上下形成人心思进、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从今日起,本报推出“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实现追赶超越目标”专栏,全面报道我市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加快转型发展、奋力追赶超越、推动改革创新、增进民生福祉、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与成就。
  走进黄龙县三岔镇30兆瓦光伏扶贫发电站,30个光伏方阵遍布山头。先进的科技,让“闲置”的光能变成了“真金白银”。光伏扶贫项目不仅让三岔镇申家源村原本荒置的土地获得了租金,还使全县100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获得3000元扶贫资金,持续获益20年。这些都是新能源产业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红利。
  我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日照时数2450小时,属太阳能二类资源区。同时,我市属于风能四类资源区,特别是吴起、志丹、安塞三县区,大风天数过百,最大风速十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我市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紧盯“五大战略”目标,坚持优化产业布局、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6年3月,光伏扶贫项目被国家确定为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后,市委、市政府抓早动快、抢抓机遇,积极安排部署了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的争取工作。2016年10月,我市成为陕西省唯一一家获批光伏扶贫项目的地市,获批总规模达到266.291兆瓦。当年12月,大唐集团率先在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建成671千瓦村级电站。 
  该电站占地30亩,总投资519.4万元,并网发电后移交当地政府,年发电量72.18万度,产值63.52万元,可确保该村43户贫困户每户每年获得3000元的扶贫资金,有效保障了长期、稳定脱贫。目前,全市光伏扶贫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22.9亿元的72.9%。预计今年10月底,全部建成并网后可帮扶贫困户16362户。
  伴随着产业发展,群众也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
  走进吴起县周湾镇罗沟泉村,满山转动的风能发电机,成为静默大山中的一道别样风景。吴起县最高海拔1700多米,最低海拔1233米,较大的海拔落差为吴起人吹来了“儿马风”。而如今,吹来的却是看得见的经济收益。2015年12月,由龙源陕西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建设的吴起周湾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月平均发电量949万千瓦时,节约标煤3.9万吨,节约水资源21.4万吨。该县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待二期项目完成后,项目全部投产销售收入达4.2亿元,为地方财政实现利税收入3000万元。
  今年,我市全年计划安排新能源建设项目35个,总装机容量1642兆瓦,总投资137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近30亿度,预计2017年完成投资近60亿元。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成并网新能源项目12个(其中风电项目7个,光伏项目5个),实现装机446兆瓦,完成投资38亿元,年发电量约9亿千瓦时,相应节约32.6万吨标准煤,同时减排85.5万吨二氧化碳、19吨二氧化硫。另外,已建成7个项目新增装机206兆瓦和104.47兆瓦光伏扶贫项目以及一批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余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顺利,预计第三季度开工建设,2018年年底全部建成。
  在促使新能源项目快速成规模、上档次方面,我市在土地落实、手续审批等事项上,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报批流程,吸引新能源知名企业在延落地生根,谋划发展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位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陕西延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进行锂电池的组装和检测。据了解,这批锂电池组装完成后将运往四川省一家生产低速电动车的厂家进行配件使用。
  陕西延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0月入驻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市引进落户的第一家新能源企业,该公司产品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应急电源、通信设备、锂离子电池组等。今年4月份正式投产以来,其产品因使用时间长、抗低温等特性,深受市场青睐。
  陕西延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告诉记者,陕北作为老牌的能源基地,在传统能源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在新能源上还属于刚刚起步,项目之所以选择落户延安,是因为这里衔接着古丝绸之路西北几个省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这些新能源企业的相继落地,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为我市经济实现转型发展、追赶超越,注入新活动、培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