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说酒
文/刘小汐
  文人好酒,喝酒结缘;对酌侃侃,无酒不欢。
  酒,从何说起?从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说起。魏武帝乐府诗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至此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后来,民间传唱出“三更装糟糟儿香,日出烧酒酒儿旺,午后投料味儿浓,日落拌粮酒味长。”几句简明易懂的歌谣就把酿酒的过程细细描述出来,更为后人研究制酒提供了宝贵材料。
  后世文人巧妙地把酒玩到极致,经史百家、诗文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文化内容,都被他们杂糅到酒令中去。于是,酒宴始终洋溢着书卷气息和文化的味道。觥筹交错中,酒醇美,文化更馨香。
  文人好酒,喝酒结缘;对酌侃侃,无酒不欢。《兰亭序》是群贤曲水流觞后,王羲之有感而发,从而神来之笔为后人膜拜;刘邦归乡,酒后吟诵“大风起兮云飞扬”,字字荡气回肠;曹操畅饮,横槊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后真言酿佳句;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隽永温馨,真情吐露。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意蕴深厚;“感情深,一口闷”只是说辞;“哥俩好哇,五魁首哇”声音再大,也要适可;“酒杯虽小似大海,淹死多少贪杯人”有据可依;“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不羁与“一醉解千愁”的认知只是自我麻痹,因为“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所以还是安静地体会“饮酒不醉为高,微醺半酣最妙”的意境吧。
  喝酒不劝酒,国人饮酒,源远流长。而中国式劝酒越来越多地被附上黑暗色彩。要想人们在听到由于劝酒而发生不幸的故事,而后才警醒,那可能是我一厢情愿的事。酒后出事,同饮者也要承担法律责任;而“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家人的担当。
  如今,人谓酒乃欢乐之源泉。酒曰:不然,吾亦如墨,近我者黑。
  举杯问酒:汝既然能融成败苦乐于一壶,从何而止?
  酒答曰: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