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党建拓开致富路
  “这五年村里的变化可大了,原来我们村没什么大产业,村民都靠天吃饭。一条通往城里的路还是土路,一到雨天就没办法走。你看看现在,路面都硬化到家门口了,自来水也入户了,还有这成片的苹果园,更是让我们的收入大大增加了……”说起五年来村里的变化,延川县杨家圪台镇普则塬村村民郝建业高兴得都合不拢嘴。
  普则塬村位于县城南5公里处的南河沟内塬上。以前,这里的工作不好开展,好的投资项目总是无法落地,村民们也没有好的产业,村子发展裹足不前。针对这一状况,镇党委把该村确定为后进村,进行了整顿,选举产生了新的两委会班子,同时指导村支部重新理清了发展思路。
  新班子产生了,思路也有了,就必须得强班子、聚合力,让支部硬起来。为此,支部始终坚持把统一思想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村干部思想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革命警示片,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建章立制为重点,先后健全完善了以“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委书记和第一书记“两个一”工作制度、“问题墙回音壁”“三亮双诺”等为主的基层组织制度;严格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规范干部行为,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几个月下来,不仅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改善,群众对党支部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通过村党支部积极争取,在镇党委和包扶单位的引荐下,村支部与陕西果业集团达成了710亩土地流转协议,农民将自己闲置的土地租赁出去,每户每年可增收1500元以上,在村的村民可以到陕西果业集团打工赚钱,还可以学到先进的果园管理经验,果园幼苗期还可以免费在果园套种红薯、洋芋等,一举多得;同时,与延川汇通公司签订了150亩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为村集体每年增收6万余元。并邀请市、县果树管理技术员为村民讲解果树管理知识,给果农免费发放黑地膜,配套旱地水窖等。镇党委、政府还为果树管理到位的农户免费修建养殖小区,在短期产业上为养殖户提供猪、鸡幼崽。
  普则塬村党支部按照镇党委“筑牢一个堡垒、发挥两个作用、做强四大产业、助推精准脱贫”的总体思路,通过强班子、抓学习、建制度、跑项目、助推精准脱贫的方法,带领群众走出了“支部+公司+贫困户”的脱贫模式,让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现在的普则塬村路好了,水上塬了,村委会、卫生室一应俱全,目前正在实施村内巷道硬化、两座小型广场的建设和道路两旁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普则塬村百姓的致富路只是延川党建促脱贫路上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延川县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共新建村级活动场所117个,维修204个;先后接收195名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任职,并选派163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软弱涣散村与扶贫建设村任第一书记。结合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牵住基层党组织这个“牛鼻子”,管好党员这个“领头雁”,用好第一书记这个“助推器”,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多种模式“抓党建促脱贫”,让延川党建之花遍地开。(通讯员 高学 本报记者 方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