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与谢子长(塑像) 刘志丹与谢子长(塑像)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的历史部分,有一个醒目的场景复原,那就是在谢子长养伤期间,刘志丹前往灯盏湾看望的情景,再现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西北红军和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和谢子长亲密无间的深厚战友情谊。
1934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调集86师和地方民团一万余人,对以安定为中心的陕北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只有数百人的陕北游击队,面对万余名敌人的围攻,形势非常严峻。为了集中我党领导的陕甘和陕北的军事力量,粉碎敌人的“围剿”,把陕甘和陕北两块根据地早日连接起来,谢子长决定亲率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与部分赤卫军南下南梁堡的红26军会合。7月25日,谢子长率部来到阎家洼子,与在这里迎候的刘志丹等陕甘党、政、军负责同志见面后,互相亲切握手、拥抱,两支部队的会合让大家沉浸在欢乐之中。28日,在阎家湾子召开了陕北、陕甘边党政军联席会议,讨论分析了两块根据地的形势和今后的方针与任务,决定由谢子长率领陕北游击队和红26、红3团北上陕北,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敌人对陕北根据地发动的军事“围剿”。
刘志丹等送别谢子长率部返回陕北,两位老战友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谢子长率领的部队已经走出好远了,刘志丹等同志还站在那里向他们招手致意。谢子长率陕北游击队和红3团回到安定,极大地鼓舞了陕北根据地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在谢子长的领导指挥下,陕北游击队和红3团于8月18日首战武塌,毙敌30余人,俘虏8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多支,机枪3挺,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接着挥戈东进,8月22日,又在清涧县二郎岔和张家圪崂歼敌3个排。8月26日,谢子长决定攻打位于秦、晋两省在黄河上的重要渡江——河口,这是对于巩固和发展陕北根据地有重要意义的一仗。次日,谢子长在亲自率领攻坚队强攻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敌工事时,不幸胸部中弹负伤,守敌也被红军的大攻势吓跑了。谢子长受伤后,不顾大家的劝告,照样带领部队行军打仗,陕北红军又取得了董家寺、营盘山等十次战斗的胜利,全面粉碎了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
粉碎敌人的“围剿”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极大地震慑了敌人,他们害怕被红军歼灭,变分散进攻为集中固守,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扩大了。谢子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扩大战果,9月15日夜晚,谢子长带伤率领部队一举歼灭了安定县境内的四大民团。与此同时,谢子长托着伤痛的身子,与陕北特委领导创建好27军,在各地建立红色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结合作战和群众工作进行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素质。
1934年10月,蒋介石从陕、甘、宁、晋调集了5万军队,对西北红军和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军事“围剿”。强敌压境,伤势不断恶化的谢子长,提笔给战友刘志丹写信,要他前来陕北根据地,共商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的大计。在刘志丹到来之前,谢子长忍着伤痛参加陕北特委会议,分析敌情,制订作战部署。1935年1月20日,刘志丹等一行骑马前来,刚一跨进房门,谢子长就非常高兴,顿时精神振奋,居然从炕上坐了起来,与刘志丹紧紧握手,激动地说:“我早就盼着你来哩!你来了就好了。我是不行了,领导陕甘和陕北的军事重担就要落在你的肩上了,也只有你的肩膀才有力量挑得起这副担子!”刘志丹看到谢子长的伤病如此严重,心中一阵阵酸楚,他深情地说:“老谢,你不要这么说。党和人民需要你,你应当有信心活下去,你的伤病一定会好的。”刘志丹在谢子长的身边坐下,用手摸着他的被子说:“被子太薄了,要换一床厚的。我知道你总是为别人着想,从来都不考虑自己。”两位战友重逢,有说不完的话,他们回顾了西北红军和根据地创建时的艰苦战斗历程,分析了目前的形势,一致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扩大根据地,使陕北根据地、神府游击区和陕甘边根据地连接起来,形成掎角之势,造成红色割据。因此,西北被敌分割的根据地党的领导急需统一起来,而且是愈早愈对革命的开展愈有利,才能够集中力量,更有力地消灭敌人。谢子长建议说:“应该迅速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根据地的军事指挥,同时成立西北党的工作委员会,统一根据地党领导。”刘志丹说:“对!这个工作我们马上就去做。”谢子长接着说:“关于军委主席的人选,我看志丹你最合适。”刘志丹忙说:“不,老谢,你是西北军事特派员,还是你当军委主席最合适。”谢子长轻轻地摇摇头恳切地说:“我的伤病已成这个样子,不要用我的名义了,还是你把这个工作担子挑起来为好。”刘志丹悲恸地说:“你是老大哥,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还是你当军委主席最合适,我可以做你的助手。”两位战友商讨完大事,临别时,刘志丹长时间握着谢子长的手不肯放开,一再对工作人员叮咛说:“要精心护理好老谢,及时把他的病情变化向特委报告。”还说,“再找两条被子,两套衣服,要经常给老谢换洗。”刘志丹一行恋恋不舍地走了,谢子长久久凝视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喃喃地说:“志丹,他真好!他真好!”根据地的面积发展到陕甘两省二十多个县,成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北上抗日的立脚点和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