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经济生态“双赢”农户在家脱贫
——洛川县发展林下产业有“钱”途
工人正在为菌棒注水
  通讯员 杨桦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洛川县居然还有这么一处“奇妙世界”:圆润的香菇、白嫩的平菇,还有黑油油的木耳从菌棒里探出;娃娃鱼在水池中嬉戏,孔雀悠闲地散步,珍珠鸡、白凤乌鸡隔着围栏相互“逗狠”,桂花雀“一夫多妻”甜蜜相处,大红公鸡、芦花鸡在林子里“越野赛跑”……它们看似互不打扰,却又亲密无间。
  这个集“林——菌——禽——渔”为一体的立体循环生态链,是洛川县新发展的林下产业。在这里,废苹果树枝和玉米芯被粉碎后制成菌棒养殖食用菌,玉米粒和采菇后余留的菌梗是上等鸡饲料,宰杀后的鸡内脏是娃娃鱼的美食,养殖娃娃鱼的废水浇灌玉米地和果园,鸡粪和废弃菌棒能发酵有机肥,成为玉米和果树的“营养餐”。在这里,林下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6年,洛川县政府将黄连河林场搬迁后,在其旧址上引进成立了洛川林业食用菌责任有限公司,试点发展林下产业,以破解产业单一的瓶颈,为川道地区探索适宜产业。
  “经过一年的实践,可以说非常成功!”说起现在的发展,公司负责人李新安高兴地说,去年公司新建了7座大棚,加工了15万个菌棒,共生产了2000多公斤菌菇,还有灵芝孢子粉,菌菇品质非常好。“香菇采收后,我们送到县上的两个超市里进行了试销,没想到很受欢迎,每天不到中午就断货了!”
  菌菇养殖成功后,该公司又陆续批量养殖了大鲵、五黑鸡、七彩山鸡、桂花雀等10多个新品种珍禽,同样发展势头良好。而这也将林菌、林禽、林渔这些小生态圈链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
  跟着李新安走进加工车间,一股浓郁的鲜味儿扑鼻而来。车间里,到处堆满了加工好的干货。李新安说,食用菌干货便于储存和运输,而且价格相对较高,所以公司将销售方向转为干货特产。同时,还购置了烘干、包装设备,注册了商标,对生产的木耳、香菇进行深加工销售。目前,产品还没上市,但已经有河南、宁夏等地的客商前来进行洽谈。
  “相比其他传统农业,林下产业投资少、周期短、回本快。拿食用菌来说,它的投入产出比可达1∶3,半年就能回本。”公司技术员杨茂鹏介绍说,“它不受规模、劳动能力的限制,技术容易掌握,不耽误干农活儿,在家带娃的妇女、老人和经济能力有限、劳动力弱的人都可以尝试。”
  “这些活儿干起来都很轻松。我半年多时间一共挣了一万多块钱,家里的农活儿一点也没耽误!”黄连河村村民刘彩侠一边麻利地采摘成熟的菌菇,一边高兴地说,村子离公司很近,打零工很方便,村里不少人都和她一样,农忙时各家忙各家的活儿,农闲时来公司打零工,既不误事,还能挣点“外快”补贴家用。
  据了解,今年洛川林业食用菌责任有限公司吸收了当地22户村民进场打工,成功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最近,不仅有贫困户组团前来考察,还有周边几个乡镇的合作社前来洽谈业务合作。目前,公司正在着手扩大生产规模,贫困户可以来打工,也可以在家里发展林下产业,公司为其提供菌棒、技术指导,并回收产品,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 
  李新安表示,洛川塬上以苹果种植为主,川道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广,以往修剪下来的果树枝和玉米芯大部分被丢弃或焚烧。现在用它们加工制作菌棒发展菌菇养殖,既安全环保,又节约成本,还解决了洛川苹果废弃枝条、玉米芯再利用的问题。另外,林下通风凉爽,饲养的禽类抵抗力高,无需喂食抗生素也不容易得疫病,禽类吃虫吃草,禽粪又能肥林地,与林木良性循环。而娃娃鱼能消化禽类深加工的废料,尽管它对水质要求高,但是养殖娃娃鱼的废水可以用来浇灌玉米地或果园,也不浪费水资源。这一链条上生产的都是绿色无公害林下产品,市场好、价格高。
  “通过试点,我们发现林下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带动农户在家门口脱贫致富。而洛川不光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50万亩苹果经济林,在发展林下产业上,具有广阔的空间。”县林业局局长张小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