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产业扶贫的“安塞智慧”
——安塞区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工作扫描
贫困户香菇棚
招安镇李塔村养驴厂
生态示范园
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入股协议
贫困户张世俊正在观察出菇情况
矮化苹果密植园
  本报讯(通讯员 蔡英)秋日的安塞天高云淡、大地流金,放眼望去,一片片荒草地变成一块块苹果园正在茁壮成长、长势喜人;一座座标准化山地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熠熠生辉;一畴畴平整的樱桃园,枝繁叶茂,露出丰收后的喜悦;香菇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深蕴着农民的希望……在安塞各镇街村落这一幕幕产业新貌,处处焕发着新的活力,这正是安塞大力创新实施产业扶贫的累累硕果。
  2015年以来,安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坚持综合施策,举全区之力扎实推进“八大脱贫”工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两年来,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扶贫理念,实施“五大产业”,夯实群众脱贫致富基础。同时坚持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产业为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平台,以股权为纽带,突破思维定式,大胆实践探索,创新推出“三变”“入股”“借还”等一系列扶贫模式,拓宽致富新渠道,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我造血的能力。
  “三变”模式 激活致富新思路
  初秋季节的高桥镇南沟村,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迎面扑来,村在树中显,绿在水边生,人在花中行。徐徐轻风吹拂着矮化密植苹果园,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田坎上,不时显露出农民繁忙的身影,他们脸上的灿烂笑容与田间长势良好的树苗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乡村风景画。
  “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还要进一步增加其他农民的收入,就要从‘精、细、特’上下功夫。因此,我们引进了矮化密植苹果品种。”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说,“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按公司占51%,农户占49%,除项目支持外前期投资全由公司垫资,待见到效益后,除过当年成本外按股分红;公司还配套了滴水灌溉、生产道路硬化、防雹网、支架系统等基础生产措施。”
  “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村企共建、互利双赢’的理念,以‘企业+贫困户’的工作思路,探索推行了资源变资产、群众变股东、农民变工人的‘三变’模式,建立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群众脱贫的新路子。”高桥镇副镇长张光红向记者介绍了南沟村的脱贫新思路。
  2015年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努力下,本村企业家张维斌回乡创业,全面启动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将村上22500亩闲置土地,通过租赁的方式将土地流转回来,把荒废土地“死资源”变为“活资产”。川台地每亩50元/年,荒山荒坡地每亩10元/年,租金每5年兑付一次,其中贫困户人均增收340元。2015年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与企业合作建成了1060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其中村民土地入股占49%、企业投资占51%,果园前三年投资费用由企业全部承担,第四年挂果后净利润按股份比例分红。预计盛果期该苹果示范园年净收入达到460余万元,其中贫困户人均可分红2万元以上。
  土地活起来,产业建起来,农民干起来。针对企业用工量大的实际,村党支部与企业协商成立了“扶贫务工队”,让农民变工人,不仅吸收贫困户参与务工,还招纳其他村民,每人100元/天,同时企业承诺保证贫困户每人每年可务工200日以上,即保底可挣2万元。企业还将6名贫困家庭青年培训成为公司铲车、挖掘机司机,年工资在3万元以上。
  “我们家三口人分到土地流转资金9000多块钱。”贫困户邵三虎,因妻子生病、孩子上学,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在张维斌企业的帮助下,他入股土地7亩,还加入“扶贫务工队”打工,去年就挣了2万多元,他说等到明年苹果园见利分红,一年收入可高达5万多元,真是“零投资高回报”。
  自从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南沟村,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大路、盖新房、筑水坝、建果园、种花草、兴旅游等等,由昔日落后的贫困村,蝶变为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4653元提高到2016年13148元,其中贫困户人均收入也从2375元提高到9350元。
  目前,全区已折股量化流转土地3.2万亩。高桥镇南沟村将全村除原有盛果期果园和宅基地之外的2.25万亩撂荒地、沟洼地、滩涂地、林地等资源统一流转到格桑花谷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再通过土地折股量化到延安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固定收益60万元,其中村集体股占20%、农民土地股占47%、人口股占23%、扶贫股占10%,将“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 
  “入股”模式 “三无”贫困户乐享分红
  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针对无劳动力、无稳定产业、无稳定收入的“三无”贫困户,安塞区千方百计争取让“三无”贫困户带资入股企业分红,帮助贫困户增收,为“三无”贫困户脱贫摘帽“添砖添瓦”。位于建华镇肖官驿村的益播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香菇种植。按照“保底分红,进出自由”的模式,闯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化扶贫路子,使香菇产业成为了带动周边、辐射全区的致富产业。吸纳建华镇97户农户(其中非贫困户42户,贫困户55户)加入合作社。据理事长刘涛介绍,贫困户如果以一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不计盈亏,保证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至少1000元以上,合作社不解散,分红不间断。
  “村里有了这么大的龙头企业,我跟老婆都因为残疾没有劳动力,在政府引导下,我将1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到家门口企业,享受保底分红,我很放心。”野军香对笔者说。
  “肖官驿共45户贫困户,像野军香这样的贫困户就占34户,通过协调都将扶贫资金入股到香菇合作社,享受分红,让他们有稳定收入。”该村第一书记付有武说。
  招安镇白渠村是区爱卫会的帮扶点,在村主任倪明慧的多方努力下,成立了白渠富民大樱桃专业合作社,新建樱桃园50亩,今年已经零星挂果。6月12日,白渠村党支部院内热闹非凡,贫困户个个手数钞票、乐得合不拢嘴。
  “明年樱桃大量挂果后,收入会更高。”正在数钱的张桂富高兴地说。在安塞区8075名贫困人口中,像张桂富家这样的贫困人口有近3900名,他们大多是老弱病残,没有劳动能力。面对这样一群“三无”特殊贫困户,安塞区创新扶贫模式,开展了扶贫资金入股帮带脱贫模式,使这些特殊扶贫困难户也有了致富产业。
  笔者了解到,2015年7月份,该村成立了“安塞白渠富民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由白渠村民小组10户贫困户27人及致富能手白飞飞组成,共28人。按照4∶3∶3的比例分红,全年收入的40%用于下一年的生产经营。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没有收入,则实行兜底保障,保证贫困户每年收入200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实现既能利润分红又能挣工资的双赢成效。 
  农业专业合作社帮带模式,如今在安塞区已经推广,目前共整合农业、水利、产业扶贫等各类财政资金6500万元,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等经营主体中,用于发展棚栽、林果、草畜、香菇、特色小杂粮产业,享受到入股扶贫资金带来的分红。
  “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到企业或合作社,让‘三无’贫困人员当股东享受不低于银行利息的保底分红。这是我们精准扶贫的探索,有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帮助他们脱贫,而特殊贫困人口,则通过特殊办法帮助他们取得收益。”安塞区扶贫局局长牛社智说。
  “借还”模式 圆了产业梦
  65岁的高秀芳是招安镇枣湾村村民,本该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她,却还要含辛茹苦抚养因为车祸去世的儿子留下的孙子,上边还有80岁的老母衣食住行都得要高秀芳伺候。作为一名没有劳动力的残疾人士,要其亲力亲为地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几乎没有太大可能性。
  今年,她通过镇上推行的“3+2”借驴还驴新型养殖模式,支付了42120元借驴押金,从煜盛养殖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借了肉驴3头、母驴2头,从而搭起了支撑家庭生活产业。自从养上驴后,虽然生活比过去更累了,但她却一点也不担心未来的生活,反而坚定了脱贫的信心。
  据招安镇驻村干部杨璐介绍,镇政府协调为每户贫困户发放3-5万元的产业发展免息贷款,作为押金交付给公司,待贫困户还驴后,养殖公司再把押金退还给合作社,不仅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产业梦,还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已有188户贫困户与公司签订了养殖合作协议,其中81户的405头驴已进圈养殖。同时由煜盛养殖产业科技有限公司集中购买幼驴和可繁母驴进行试养,并为其购买保险、从疫病防治、驴仔繁育、饲草调配、科学喂养等各个环节给予全程跟踪服务,真正解决养殖技术难题,让贫困户放心地发展养驴产业。该镇党委书记刘政介绍说,为支持贫困户养驴产业的发展,政府给了很好的优惠政策,养驴4头以上区上补助1万元,镇上每头补助200元,并协调帮助建立养殖圈舍;建青贮窖每立方米区上补助60元,镇上补助15元;收储青贮草每立方米区上补助35元,镇上补助10元,全力保障养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种“借还”模式破解了贫困户无条件发展产业的难题,降低了发展成本。同时,相应的补贴政策激发了贫困户兴产业的积极性,用财政贷款“小资金”撬动了贫困户的“大投入”,有力助推了全区产业发展。目前,安塞区通过推广“借袋还菇”“借鸡还蛋”“借苗还果”“借驴还驴”等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圆了贫困户的脱贫梦、产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