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飞(1896—1946),贵州省安顺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外交活动家。自幼失去父母,由舅父黄齐生抚养成人。1919年由助工俭学会派赴法国留学,1921年在法与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蔡和森等同志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1926年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省委常委等职。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历任豫陕区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五大中央委员。1928年秋出席中共六次代表大会,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王若飞1931年回国后,在内蒙一带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同年10月,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当时,敌人出动十几名警察,突然闯进王若飞的住处。他一见情况紧急,迅速将一份绝密文件塞进嘴里。这时,几名警察一拥而上,用手卡住他的脖子。王若飞竭尽全力咀嚼。当敌人撬开他的嘴后,得到的只是一团带血的纸浆。王若飞被捕后,开始关在包头监狱,不久押到绥远监狱,最后又押解到太原监狱,整整度过了五年零七个月的黑牢生活。敌人为了从这位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口中找到我地下党的线索,对他施用了各种手段,严刑拷打,万般利诱,而他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在敌人的法庭上,敌法官问道:“你们有多少人,都在哪里?”王若飞坚定地回答:“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蒙古草原,到处都有。要名单是不会给你们的,要审问嘛,随你们的便!”一次又一次审问不成,最后,敌人便把他押赴刑场施行假枪毙,企图恫吓他屈服。但王若飞神态自若,视死如归,毫无畏惧。他的英雄气概,感动了前来围观的群众,连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傅作义也为之惊叹:“军人上战场,脸色也得白一白,而他在刑场上竟面不改色,态度自若。”敌人的酷刑、威胁没有使若飞屈服。在绥远狱中,他还组织难友们同敌人展开各种形式的斗争,他用芦苇秆作笔,用口水磨墨,写了几十万字的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文章。在他的领导下,狱中斗争的规模越来越火,敌人对他又恨又怕。于1936年秋把他押往太原监狱。在太原,阎锡山亲自前往“劝说”,只要王若飞答应与其合作,就马上释放。但王若飞义正辞严地回答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只能服从我们党组织的决定,不能拿我个人的生死利害同你们做交易。我是囚犯,你们是统治阶级,根本谈不上合作。”恼羞成怒的阎锡山便把他独自一人关进不见天日的小黑牢。
但是,牢狱也不能磨灭一个革命f者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坚强意志。王若飞同志讲,我生为真理而生,死为真理而死……我能为真理、为广大劳动人民而死,这是最大的光荣。从入狱那天起,他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有一次,前来探望他的舅舅问道:“你这样刚正不阿,他们是不会放过你的,设有不幸,遗蜕何归?”王若飞回答说:舅舅,如有不幸,就请你把我埋在大青山下,以表达我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舅舅答应了,他花了20块钱在大青山为王若飞买了一块墓地。为了告别和安慰亲爱的妻子,王若飞在给爱人李佩之的信中说:“忘掉我吧,不要为我的牺牲而悲伤。我们在红旗下聚集,又在红旗下分手。战士们虽然在红旗下倒下,但革命的红旗却永远不倒,它将随着战士的血迹飘扬四方!这就是我们的胜利,请你伸出双手迎接我们胜利吧!”
西安事变后,国共内战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党中央利用这一时机,派薄一波几次赴太原作营救工作。
1937年5月,王若飞被释放。由于长期被单独关在小黑牢里,看不见,听不见,没有人跟他说话,他每天只是一个人来回踱步,嘴里单调地数着“一、二、三、四、五……”天长日久,竟把许多普通语言都忘了。刚出狱时,他常常自言自语,有时竟把“表壳”说成“锅盖”,有时呆呆地坐着,别人问话时,只是简单地“嗯”一声。看到这位颇具演讲口才的活动家被折磨成这样,许多人默默地掉下了眼泪。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他才慢慢恢复正常。此后,王若飞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党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八路军副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等职。1944年任中共重庆工委书记。1945年中共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王若飞同志为致力国内团结,曾三次参加国共两党间的谈判,第一次于1944年5月随林伯渠同志赴重庆,谈判未有结果;第二次于1945年8月随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赴重庆,参加签订国共合谈纪要;在第三次谈判中,参加签订停战协定并任政治协商会议中共代表。尤其是三次赴重庆谈判,表现了杰出的外交才能,是国民党头痛的对手。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遇难时,年仅五十岁。 (延安四八烈士陵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