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的黄土高原腹地,有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7%,林草覆盖率达92%以上,被誉为“陕西的一叶肺”。“黄土高原上的香格里拉”“春踏青、夏避暑、秋赏叶、冬玩雪”“绿的世界、龙的故乡、花的海洋、养生天堂”……人们因为喜爱,给了这里许多的美誉。这个被人们倍加赞赏的地方,就是黄龙。
近年来,黄龙县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调整思路,全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带动、统筹城乡、全面小康”发展战略,遵循绿色发展、创新整合、开放驱动、城乡协调、全民共享的发展思路,坚持“一业兴多业、旅游促四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和新能源产业,通过生态旅游的深度发展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促进人与自然的深度融合,生态与经济的高度统一,真正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绿色创新发展之路。
多彩黄龙 花海如潮
在通往黄龙县石堡镇梁家河村的路上,格桑花肆意怒放,来客就在这花的海洋里徜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按照“宜花则花、宜树则树、乔灌花草相结合”的要求和“山上有树、树下有花、四季有景、全域皆游”的建设目标,黄龙县将公园建成花园,公路建成花带,县城建成花城,全力打造“一城三川五廊道十景观”。“一城”是指城区广场公园和机关单位院落、居民小区绿化。“三川”是指以县城为中心,向宜川、韩城、渭南三个方向川道辐射,鼓励农民以育苗的形式栽植彩叶树种(银杏、樱花、金叶榆、复叶槭、红叶李、五角枫等)、种植经济作物(油葵、油菜、荞麦、连翘、香脂等),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五廊道”是指沿五条过境公路两侧,根据乡镇产业实际、地形地貌和景区景点布局,种植彩叶树种、景观花卉和油葵、油菜等,建成景观廊道。“十景区”是指在黄龙主干线、入境口等重要地段围绕生态旅游打造十余处园林景观。“多彩黄龙”生态旅游实现集群式发展,实现了全域旅游、全季旅游。
2017年春,该县已完成“多彩黄龙”项目建设32246亩,其中种植花卉1000余亩、经济作物31246亩,栽植各类绿化树种43.2万株。全县直接参与“多彩黄龙”项目建设的群众达3000余人次,带动农民劳务收入约1500万元。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花卉产业、农家乐、林下种养殖,特别是中蜂养殖,涉及1300余户、总量达到6.5万箱,年产蜜650吨、产值3900万元,仅养蜂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
瓦子街镇农家乐老板陈伟平谈起生意来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咱黄龙到处都是花,来镇子的游客比去年多了很多,好些人专程来品尝我们的瓦子街土鸡,附近的土鸡都供不应求了。”
筑巢引凤 “风光”无限
在黄龙县界头庙镇金家山上,20余台高达85米的风机,像是一朵朵巨大的三叶草开在山坡上。“不光为社会提供充足电力,还为当地的生态旅游增加了新亮点。”风电场负责人李宝峰兴奋地告诉笔者,有不少游客还慕名前来,满山的风机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李宝峰介绍,黄龙中电工程风电有限公司金家山风电项目是通过2016年西洽会入驻黄龙的,去年5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2亿元,总装机容量50兆瓦,安装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能达到1.05亿度,年产值约达6300万元。
黄龙县龙润50MW光伏电站和黄龙县东泽20MW光伏电站项目,位于该县界头庙镇景家塬村,也是黄龙县2016年西洽会上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在项目工地,笔者看到,密密麻麻的太阳能板整齐地排列在半山腰上,“贪婪”地吸收着阳光。“可不要小看这一块块拼接而成的太阳能板,等到全部并网发电后,它们的年发电量就能达到8000多万度,年产值7000多万元。”黄龙县光伏电站技术工程师翁兆龙向笔者介绍说,项目新建装机量为70MW,110KV升压站及35KV输电线路,升压站主体已完成,组件安装已经完成90%,即将建成投用。
光伏发电项目的建成投用,将同界头庙风电有效结合,“风光互补”让工业同旅游业相结合,推动黄龙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坚持零污染和对污染‘零容忍’,大力开发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并将新能源发电项目区建成生态旅游景区和驿站,既发展了生态工业,更实现了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黄龙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古浪涛说。
“香格里拉”游人如织
初秋季节的黄龙,透着一丝丝凉意,树顶漫步景区旅游依旧热度不减。科普观光塔、儿童游乐场、卡丁车训练基地里人头攒动,游客络绎不绝。
在黄龙,不仅仅是树顶漫步景区,神道岭、无量山、龙湖、穆柯寨、梁家河……各景点均是美景如画,游人如织。据该县旅游局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9月10日,黄龙县各景点共接待游客25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6%和134.1%。
搭乘黄龙旅游的顺风车,依托农家田园风情,家住圪台乡向阳坡的史彬彬,去年“五一”开办了一个向阳坡客栈。宽敞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的四孔砖窑、四间偏房,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院子南边一座酷似傣家竹楼的玉米仓,仓内被改造成了两间颇为雅致的包间,摆着宽大的八仙桌;仓外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大红的灯笼,站在公路上远远望去,这个院落和翠绿的山峦、清澈的溪流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画,吸引了不少游客。尤其是“多彩黄龙”项目的实施,在向阳坡种植了近百亩向日葵,花开季节吸引了无数游客。在旺季,每天能接待1000余名游客,这不仅让迷宫主人收入不菲,也让向阳坡客栈的生意更加火爆了。“去年平均每天收入500元,今年收入能达到1000元。原想着我这个地方单家独户,生意肯定不行,结果这一试倒给了我惊喜。”史彬彬的父亲眉开眼笑地告诉笔者。
“‘多彩黄龙’全面美化了我县的旅游环境,翻开了全域旅游的新篇章。如果说‘黄龙生态’是一个支点,那么‘多彩黄龙’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杠杆,他们共同撬动了黄龙旅游的新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农家乐由去年的86家增至100家,具有一定标准接待能力的宾馆由去年的19家增加至40家。”黄龙县旅游局副局长白飞龙告诉笔者。
“随着旅游逐步进入‘后旅游发展时期’,如何使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使城乡群众可持续增收。我们要精准规划、精确实施、精细管理,将多元的文化元素植入,多业态的培育。要立足全域旅游,严格按照旅游标准化体系,不断地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缩短城乡差距,培育和壮大旅游产业,催生更多的就业岗位,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全业旅游、全民旅游,让更多的城乡群众在旅游这个产业当中受益,让黄龙县的城乡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富裕。”该县县委书记任高飞说。
三产融合 四化同步
白天,举目可见连天碧波,繁茂花木。入夜,周边灯影争辉,令人炫目——地处龙城之窗景区的黄龙县湖心小筑中餐厅真可谓是秀色可餐,让人流连忘返……
“没想到我也能打工赚钱了。”借着参与“多彩黄龙”项目建设,拿到工资的贫困户马步超难掩兴奋。马步超是黄龙县崾崄乡药王庙村村民,妻子患乳腺癌,自己右腿残疾,缺乏劳动能力使其一家长期在贫困线上挣扎。2016年初,“多彩黄龙”项目按照就业岗位优先投向贫困户的原则,先后共创造就业岗位1130个,总务工人次达18000余次,吸纳贫困户就业189人,主要从事项目建设、后期管护、景区管理等工作,马步超成为了其中一员。
一业兴多业,旅游促四化。任高飞告诉笔者:“‘一业兴多业’就是用生态旅游的深度发展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经济的融合发展。‘多彩黄龙’服务于农业转型,服务于全域旅游。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既要发展生态工业更要实现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和相互补充;食品加工业既要为农林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更要为旅游市场提供产品、丰富内容;要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把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起来,把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整合起来,把创业和就业带动起来,把产业做活、把资源盘活、把市场激活,实现群众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同步提高。‘旅游促四化’就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倒逼作用,向市场要项目,向市场要资金,向市场要效益。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将旅游产业和城乡建设相融合,完善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缩短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通过旅游市场对消费产品的需求,催生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促进工业化;通过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引导群众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流转土地转移劳动力,实现集约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通过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旅游+互联网’,发展智慧旅游,促进信息化。”
“一业兴,百业旺”。黄龙县生态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释放出了巨大的带动效应,极大地促进了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经济的融合发展,也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