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2日
挖掘梁家河“大学问”办好延安“大学校”
党柏峰 刘晓军
  记者手记
  8月29日,陕北高原雨雾蒙蒙,青山绿树,空气清新。从延安出发一个多小时,就是延川县文安驿镇。“习总书记当年插队的地方就在这个乡镇的梁家河村,离镇政府5公里。”司机刘师傅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介绍。
  汽车拐进入村的乡间公路,路面不宽,但很平整。“现在的梁家河已经大变样了,当年习总书记在的时候交通不便,出行能坐拖拉机就不错了,到延安虽然只有70多公里的路,但是去一趟却得花半天时间,现在道路畅通,已经成了学习旅游的热门地点。”刘师傅说。
  虽然秋雨阵阵,颇有凉意,进村的停车场仍然停满了车辆,不时还有旅游大巴开来。
  路边种着谷子、玉米等庄稼,今年雨水多,农作物长势喜人。一路走过,知青淤地坝、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旧址、知青旧居……不时映入眼帘,岁月流逝,当年知识青年们生活战斗的经历仿佛就在眼前。
  村里道路两边房前屋后栽植了景观树、种植了花草、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一幅新农村景象。村民刘金莲家,是当年习近平到村里的第一所住处。小院干净整洁,那口大石碾子还在,窑洞墙上的年画里,习近平亲切而自信地微笑着。“2015年,总书记回梁家河,来我们家了,这是我们全家和总书记的合影。”67岁的刘金莲把合影相框放在显眼的位置。如今的她在家里开了个小店,卖当地土特产。在记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先后来了四拨游客,小店里挤得满满的。刘金莲边和记者聊,边忙着招呼顾客,报价格,时不时还通过微信扫码收钱,“收入比原来强多了,生活也是越过越好。”
  刘金莲的女儿张彩梅成立了一家延川梁家河村青山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专门加工小米、杂粮等农特产品。张彩梅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得最多的就是公司产品的推介,业务挺忙,网上的订单还不少。
  梁家河村年轻的第一书记杨宝剑说,近年来,梁家河村牢记习近平同志两次回梁家河亲切讲话和“四封复信”嘱托,以“传承延安精神,弘扬知青文化”为指导,围绕打造“延川·梁家河”品牌,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基地、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三观”教育基地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旅游、山地苹果、养殖三大产业,2016年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17987元,相比2014年将近翻了一番。
  梁家河的变化正是近年来延安全市发展的一个典型。
  2017年8月7日召开的延安市五届三次全会上传来消息,上半年,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新成效,经济增速达到了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了5.6%和10.8%,都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46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17元,增长8.3%。完成了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脱贫攻坚和问题整改工作在全省交叉检查中排名第一。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梁家河村委会院子里醒目的标语下不时有人合影留念。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上山下乡插队在梁家河生活了7个年头,他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挖掘梁家河‘大学问’,办好延安‘大学校’,搞好干部‘大培训’,不断补足精神之‘钙’,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表示,“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追赶超越的最终目的,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