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富县茶坊镇罗家塔村后号自然村村民张献云正乐呵呵地从刚添置的冰箱里给外孙拿饮料。日前,后号村配电变压器成功合闸通电,富县的最后一个贫困村实现通电,60岁的张献云“做梦都想买个冰箱”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在这之前,张献云曾亲历了煤油灯、蜡烛、光伏发电和通动力电的变迁。能够用上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对于地处大山深处的后号村村民来说,这是他们期盼已久的事情。
今年7月1日,富县供电分公司工程项目副经理、施工队队长王升龙带领电力工人来到村上。随着一声“下桩”,开山辟路架起第1根电杆。紧接着,第2根、第3根……第44根“希望之柱”相继稳稳落下,后号村的村民终于迎来了几辈人企盼的光明。施工过程中,王升龙和工人们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欢迎:“感觉又像回到了多年前。即使我们施工时占了一些村民的玉米地,但没一个百姓出来阻挡。”
通电后第4天,张献云便催促女儿帮她买回一台电冰箱。从此,她不用再心疼好好的馒头跟菜变馊,白瞎了倒掉。
64岁的村民郭重庆,在通电后急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个电饭锅。“以后再也不用发愁下地回来又累又乏,还得烟熏火燎地生火做饭了。”
一时间,村民们纷纷买回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日子瞬间红火了起来。
“以前村上的20多户人就住在半山腰的土窑洞,由于条件太差,现在就只剩下7户人家了!”曾担任过村子多年村干部的郭重庆感慨:“眼下的条件越来越好,这都得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好啊!”
短短几年时间,后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村民告别了破旧的土窑洞,被政府集中安置在离原居住地1公里的开阔地;2014年,治沟造地让村民获得了400多亩更平整、适合种植玉米的土地;如今,村民又告别了煤油灯的贫困落后时代,用上了现代化的家用电器。
“我们现在安装的是最新的插卡式电表,村民用电更透明、更放心!接下来,我们要做好电网维护和用电服务。”正在查看线路的县供电分公司抄表员赵建伟告诉记者。据了解,赵建伟所在的富县供电分公司为了能让老百姓早日用上电,在未取得上级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垫付资金,新建10KV线路6公里、安装50千伏安变压器2台、架设低压线1.1公里,先后解决了北道德乡渭家河村小塔子组、茶坊镇罗家塔村后号组2个贫困村、17户人的用电问题。自此,全县63个贫困村、8739户群众通上了动力电,这为贫困村决胜脱贫攻坚、实现顺利退出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