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6日
最“美”书桌承载最美精神
刘根生
  近日,一组办公室书桌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照片中办公室格外简陋,堪比车间,桌子上放着扳手、钢锯等工具、仪器零部件。在空出的桌面上,只见一道道划痕遍布,甚至有一整片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暗红漆色,只见黄黄的木色。明明是一张磨损得极厉害的书桌,看到的网友却都说:这是最“美”的书桌。(《中国青年报》)
  互联网时代,隔三岔五出现一两个网红,早已司空见惯。然而,明明是一张磨损得极其厉害的老旧书桌,网友却说是最“美”的书桌,这样的网红让人心生几分好奇。其实,细读新闻我们不难发现,网友之所以给其冠之以最“美”书桌的美名,并不是因为书桌的主人刘先林有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这样响当当的头衔,而是透过那一道道或深或浅的划痕,让我们看到了最“美”书桌背后的感人故事。
  最“美”书桌见证节俭品质。提到刘先林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不太熟悉。然而就在三个月前,那位光脚穿着一双落满灰尘的旧皮鞋,趴在高铁二等座上一丝不苟认真工作的“高铁院士”,相信很多网友仍然记忆犹新。其实,那位老院士就是刘先林。如今,因为最“美”书桌,刘先林院士再次走入了公众的视野。一张满是划痕的破旧书桌被众多网友称为最“美”,并不在于这张书桌本身,而在于它的主人,因为这张最“美”书桌见证了刘先林院士可贵的节俭品质。
  最“美”书桌饱含家国情怀。一张已经用了30多年的书桌,表面油漆脱落,满是划痕,斑驳不堪,即便是用丑陋这个词来形容,也一点儿都不过分。但因为这张普通的书桌伴随着刘先林院士走过了30多个春秋。也就是在这张书桌上,一个个科学难关被攻克,使刘先林院士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而且还打破了国外价格垄断。最“美”书桌饱含了一位科技工作者深深的家国情怀。
  最“美”书桌承载工匠精神。俗话说: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搞科研也是这样,只做笔墨文章显然难以有成果问世。刘先林的办公室也就成了他的工作间。而书桌上的一道道划痕不是闲来无聊的私刻乱画,而是一次又一次攻坚克难的试验留下的珍贵印记,也正是这一道道印记构成的铺垫和积累,成就了刘先林院士一项又一项的重大科研成果,推动了中国测绘事业的发展。所以,对刘先林院士而言,最“美”书桌不仅是一种温暖的陪伴,同时还承载着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