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8日
“红马甲”周智仁:
12年无偿献血72次志愿服务4000多小时
  周智仁有很多称呼,但在众多称呼当中,最让他自豪的就是“永不褪色的红马甲”。
  献血72次12年只求奉献不求回报
  “再有4个月我就满60岁了,按规定不能献血了。我已告诉血站的同志,这几个月有需要B型血小板的,通知我。”说这话时,周智仁的语气中透着不舍和遗憾。
  生于1958年的周智仁和他的妻子黄月英,都是株化集团的退休职工,工资微薄。生活清贫的周智仁本来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到其他企业去,但他没有,而是与妻子一起投入到无偿献血的“红色事业”中。
  2005年7月17日,正在逛街的周智仁黄月英夫妇走进了株百献血屋,从此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12年来,周智仁累计献血72次。周智仁的血型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血型,其血小板比较宝贵,能够救人之急。
  2015年1月27日,株洲市天元区一卫女教师突发心肌炎,引发重症败血症,急需B型血血小板。得到消息后,周智仁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到株洲市中心血站,捐献了2个单位的机采血小板。像这样的机采血小板,每采一次需要一个多小时,但周智仁毫无怨言。
  12年只奉献不求回报,使周智仁这个“永不褪色的红马甲”声名远扬。
   夫妻齐捋袖“她是我最好的事业伙伴”
  携手献血12年,一路走来,周智仁、黄月英成为了一对名副其实的“无偿献血模范夫妻”。
  “她的血小板计数比我好,我的血小板计数有时候不合格,所以她比我献血次数多。”周智仁解释道。
  加入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带妻子黄月英一起加入。为了让周智仁安心做义工,黄月英承担了照顾老人和小孩的重任以及全部的家务。而且,只要有时间,黄月英就去清石献血屋和周智仁一起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为前来捐血的献血者端茶倒水,向路过的市民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
  每谈及此,周智仁总是会自豪地说:“什么叫夫唱妇随?我们就是,她是我最好的‘红色事业’合伙人。”
  永不褪色的红马甲“这是最美的风景”
  成为红马甲后,周智仁认识到,做一个志愿者比做一个献血者更难。“我当志愿者后,找10个人做工作,最后能有2个人参加无偿献血就不错了。有时候,还没有说上几句话,别人就不耐烦了,甚至恶言相对。”周智仁说。
  即便如此,周智仁从没想过放弃。他有一个朋友,开始也是态度“顽固”,怎么也不肯参加献血。周智仁经常去拜访他,“顺便”谈谈献血的好处。突然有一天,这个朋友主动对他说:“走吧,去你们的献血屋吧。”
  受周智仁等人的影响,株洲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大,从开始每天1至2人逐步增加到现在每天10人左右。短短几年,周智仁的志愿者服务分队已从原来的6人发展到33人。
  周智仁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爱心,自己平凡的人生也会变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