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小娥 记者 王锋)“现在的医学真是越来越发达了,这么大的手术在肚子上打几个眼儿就能做了,而且术后恢复特别快。”9月12日,在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病区,李女士感激地说道。
李女士口中所说的手术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为了把肿瘤侵及的组织清理干净,她的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据了解,普外一病区从2015年科室顺利开展首例腹腔镜下癌根治术至今,普外科一病区已成功为8名胃癌患者实施此项术式。
5个“钥匙孔”让您“胃”好如初
61岁的李女士,间断上腹部疼痛已有4年余,尤其是近5个月来疼痛症状越来越严重,让李女士饱受折磨,当地个人诊所予以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治疗,8月30日,李女士来到市人民医院在消化内科确诊为胃癌后转入普外科一病区。
普外科一病区主任刘延生、副主任李琦及主治医师谢辉、王锦江团队认真分析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后,认为可以为李女士实施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也就是所谓的“钥匙孔”微创手术。经过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李琦及其团队为患者制订了缜密的治疗方案。9月4日,在李琦的精心操作及指导下,5个如“钥匙孔”大小的切口就彻底“搞定”胃肿瘤,手术仅用了3个多小时便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不到40毫升。
“术后第3天我就下床活动了,不缝针、疤痕小,就一张胶布贴在创面,真是太好了。”术后李女士很满意,逢人就夸手术做得好。
同样病痛缠身的高女士,今年57岁,间断上腹疼痛一年有余,最近10天病情不断加重,于8月22日来到市人民医院入住消化内科,确诊为胃癌后转入普外科一病区,8月30日,由李琦主刀,助手谢晖和王锦江一起配合为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出血不到10ml,术后第一天就下床,3天后进食,高女士已顺利出院。
新术式的四大优势: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少、恢复快
胃癌手术由于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大多数都是开腹手术。传统的开腹胃癌根治术挽救了大量的患者,但是同时也给广大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一是切口长,上腹部有长达20-25cm的切口,术后早期疼痛制约了患者的活动,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此外,术后切口瘢痕的增生又引起疼痛瘙痒等不适,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患者切口发生肿瘤种植转移;二是术后的腹腔内粘连,容易引起肠梗阻等新的疾病,而且对复发病人的再次手术造成极大难度。
同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只需在腹部打上4-5个0.5cm-1.0cm“钥匙孔”,如需取出标本,只需将其中一个孔稍加扩大取出标本即可。患者术后第一天就能自行下床活动,而且腹腔镜镜头不仅具有放大功能,还能在助手的操作下根据手术要求任意调整角度和位置,使术者对于腹腔内的解剖结构观察得更清晰、更直观、更利于对患者手术部位血管的结扎和淋巴结的清扫,可减少手术风险和出血,使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此外,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胃癌手术具有创伤小、胃肠道干扰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伤口感染率低,种植转移低,无传统手术切口瘢痕等优点,不仅为患者完整切除了肿瘤,而且把创伤程度降到最低,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尤为适合。
李琦说,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病区腹腔镜下辅助胃癌根治术,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康复、住院周期等方面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这不仅填充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空白,而且标志着肝胆外科腹腔镜技术应用已经达到省内同级同行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微创意识的逐渐深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将会造福于更多的胃癌患者,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临床预后,让患者彻底告别了“大切口”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