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9日
幼儿秋季腹泻为哪般?如何应对?
  小儿秋季腹泻,是指发生在10-11月份这个季节的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最多见。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
  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
  1.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2.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4.秋季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秋季小儿腹泻怎么办?
  小儿患秋季腹泻后合理饮食和适当用药,可缩短病程,很快恢复,则对小儿健康影响不大。如果处理不当,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所以,家长有必要了解掌握一些小儿腹泻的家庭治疗护理方法。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是:1.预防脱水;2.纠正脱水;3.继续饮食;4.合理用药。根据以上原则,病情轻、无明显脱水的患儿在家庭治疗,可采取以下措施。重症需到医院治疗。 
  秋季腹泻做哪些辅助检查?
  1.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情况。
  2.粪便检查。新鲜粪便检查时可发现红白细胞、吞噬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测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
  3.X射线检查。必要时再完善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等。
  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1.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米汤500ml(1斤装酒瓶)+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25g(约两满瓷汤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500ml煮2-3分钟。预防脱水:首先给20-40ml/kg,少量多次口服,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2.糖盐水:配制方法:白开水500ml(1斤装酒瓶)+蔗糖10g(2小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剂量服法同上。
  3.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新生儿慎用),年龄<2岁,每天应提供ors液500ml;年龄2~10岁,每天应提供ORS液1000ml;年龄>10岁,ORS液能喝多少给多少,每天应提供ORS液2000ml。宜少量多次喂服,2岁以下的患儿每1-2分钟喂1小勺约5ml;大一点的患儿可以用杯子直接喝。如果患儿呕吐,停10分钟后再慢慢给患儿喂服(每2-3分钟喂一勺);若ORS液用完之后腹泻还不停止,则喂患儿一些上述原则中所提到的液体或看医生。
  抗生素容易滥用
  抗生素预防是当前尚有争论的一个问题。抗生素对部分腹泻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尤其对于血象升高的患者朋友,明确有感染者可酌情选用。但一般并不建议每一个腹泻患者都使用抗生素预防,因其可杀灭肠道正常菌群而导致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且抗生素偶发非常严重、甚至是致死性的不良反应,包括光敏反应、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结肠炎。此外,在更大范围内使用这些抗生素可增加耐药性、降低这些制剂用于治疗其他更严重疾病时的有效性。
  中医药的治疗作用
  泄泻的治疗,要以运脾化湿为主,一方面要消食导滞(目前婴儿因为喂养不当导致食积较多,需要消食导滞,通因通用);另一方面要配合健脾扶正,这样可以减少婴幼儿腹泻的反复发作。这方面显示了中医的独特优势和疗效。曾接诊一患儿,先后用过多种中西药止泻、抗菌、推拿均无理想效果,经朋友推荐在我周六朋友专场接诊时找到我帮忙瞧病,考虑便稀如水,夹杂不消化食物,舌质淡,苔薄腻,我认为久泻损伤脾阳,建议停用所有药物,运用中药汤剂浓煎少量频频喂服,服药次日,大便有增无减,考虑大方向没有问题嘱其原方照服,3天后家长高兴告知: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已经见稠,继续调理一段时间,小儿的精神状态恢复活跃,腹泻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