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小雪 刘建芬 本报记者 高乐
近日,富县鄜城街道办事处史家坪行政村阳泉沟村民田军战从合作社拿到了2000元的分红,他高兴地说:“加入合作社就是好,我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地忙碌了。”
老田今年65岁,妻子患有精神病,常年用药花费不小,22岁的女儿在外打工,顾不上照料家里。老田一家的经济来源全靠家里养殖的食用菌,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老田自家养殖的食用菌产量低、品质差,他整日骑着三轮车沿街叫卖,一天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
自从加入了富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后,老田一家的生活有了巨大变化。富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由5位农民在2015年创建,主要养殖香菇、蘑菇等食用菌。老田用自己的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合作社按照蘑菇每棒4元、香菇每棒6元的价格将菌棒卖给老田,然后由合作社统一管理为贫困户代养,老田则成为合作社的股东。食用菌收入的65%归贫困户,35%归合作社。农闲时,有养殖经验的老田还在合作社打零工,一天能挣100元。
“我们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过程中需要人力的时候优先雇用贫困户,很多贫困户都成了合作社的工人,每个人都有多份收入,脱贫致富指日可待。”合作社理事长王小宇告诉记者。
附近6个村子像老田一样的贫困户,已有63户加入该合作社。这是富县依托食用菌养殖,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创新开展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走出的脱贫致富新路子。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免费烘干和冷藏服务,产品由合作社保底收购、统一销售,很好地解决了贫困户缺技术、资金及产品卖不好的问题。
由于形成了统一管理、标准化养殖、批量化生产的企业管理模式,合作社的食用菌很快打开了市场。“现在合作社的食用菌已经销往广州、江苏等城市,我们还打算做自己的香菇酱品牌。”王小宇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