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党课大赛决赛现场
袁金旺(左)到革命烈属家进行采访
宜川中学开展党课进课堂活动
老党员薛天定讲述他眼中的脱贫攻坚
装订成册的优秀党课音像资料 通讯员 潘峰 杨大江
9月26日下午,一场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微型党课大赛,正在宜川县党政综合楼东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讲台上,选手们仪态端庄、精神饱满、激情讲解;讲台下,来自各机关党支部的党员代表正认真聆听,时不时为台上选手的精彩讲解报以热烈掌声。
为推进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常态化,创新党员教育形式,不断提高讲党课的质量和效果,宜川县委组织部精心策划,在全县机关党组织开展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微型党课比赛。比赛按照支部推荐、党委初赛、分组复赛、全县决赛的程序,历时一个半月,共计有200多个党支部和1000多名党员参与活动,使全县迅速掀起了一股讲党课的热潮。
面向群众,备出一节“活”党课
为了把此次微型党课比赛举办成有深度、有意义、有影响的比赛,宜川县委组织部从一开始就对各个党支部和参赛选手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党课要以内容为本,形式为要,杜绝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等刻板说教的授课方式;反对党课内容照搬照抄、泛泛而谈,要求备课内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注重从基层一线、从实践中选取党课素材,把党的理论与群众身边的典型事例结合起来,把党的理论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寓情寓理于党课中,增强党课的教育性。
为了备出一堂“接地气”“能示范”的党课,选手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身边的人和事,从以往的工作和经历中探索党课主题,寻找党课灵感。党员袁金旺原是宜川县委党校校长,离岗以后的他致力于研究和整理《中共宜川党史》,得知微型党课比赛的消息后,他踊跃地报了名,并准备为年轻党员讲解《中共宜川党史》。在备课过程中,他发现有一个重要的史料以前整理得很模糊,这个史料涉及中共宜川县解放前的主要领导人邓景亭,为了了解清楚这段历史,袁金旺经过多方打听,得知邓景亭的女婿就生活在宜川县集义镇的新庄村,为了还原历史真相,袁金旺坐车赶了60多公里的山路,来到新庄村向老人了解了诸多历史事实。复赛场上,翔实的史料加上严谨的考证,成了袁金旺党课的最大亮点,同时也成了他编辑《宜川党史》的珍贵素材。
相对于袁金旺的宜川党史研究,来自宜川中学的党总支副书记赵永平的党课内容则是来源于自己的工作经历。赵永平在党课《信仰的力量》中说,“我在教育上干了快一辈子了,今天之所以要讲信仰的力量,主要是看到这些年许多教育工作者缺乏信仰而变得比较功利,奉献精神不断缺失,正是这一点给了我讲这个主题的灵感。”宜川中学党总支共有5个党支部,参赛选手12人,共有3人进入了教育党委的复赛环节,一位叫杜春晖的老师在听了宜川中学党总支内部党课比赛后,第二天便向党组织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许多老师听了党课后触动很大,觉得这些内容不仅适用于党员,对于团员同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宜川中学党总支适时开展了“微型党课”走进课堂活动,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致和热情,正如高一(4)班的团支书所说,“党课不仅帮助我们树立了理想信念,也让我们更加渴望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备课中,针对微型党课以小见大的特点,选手们大多运用PPT为主的多媒体备课方式,内容和自己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手们却备出了一堂堂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党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面向学员,讲出一堂有“料”党课
此次微型党课比赛覆盖面广、涉及党员多,比赛按照支部推荐、党委初赛、全县复赛和决赛的程序进行。获得二等奖的张奕娜说,“我先后经过三轮淘汰赛,PK掉了几十名选手,才站到了决赛的讲台上,每一轮比赛稍微有点疏忽就有可能被淘汰。”
正如张奕娜所说的,严格与认真成了本次微型党课的主旋律。为了确保本次微型党课的质量,各支部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对党课人选进行了认真筛选,因为报名人数比较多,人社总支、县委办支部、政府办支部等还专门组织了内部比赛。各参赛选手也都把这次比赛当做一次展示党员风采的平台和锤炼党性的机会,从党课内容的设定、党课稿的准备、课件的制作到感情的投入等等,都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准备,可以说,本次微型党课大赛能够成功举办,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选手们以理想信念、做合格党员、信仰奉献等方面为主题,贴近当前机关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实际,贴近时代的主旋律,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讲授中,选手摆脱了空洞说教的束缚,做到了以小见大、入情入理,用通俗易懂的事例和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阐述自己的观点,把党课变得更直观、更形象,使听课党员干部感到亲切可信,增强了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来自教育党委的马福军在题为《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从〈弟子规〉谈起》的党课讲解中,把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与传统国学经典《弟子规》结合起来,通过对“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解读,强调德行修养对于一名共产党员的重要意义,很好地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生活与工作中应该如何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获得本次微型党课大赛第一名的是来自文旅广电党委的崔丹妮,她所讲的题目是《我们要跟别人不一样——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一开始,她便从自己身边的同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起,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曾经无数的紧急任务、不眠之夜,没有抱怨、没有退缩,有的只是把任务出色地完成。当别人问起是什么力量支撑自己十几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时,她的回答是,“因为喜欢,也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多做点事没什么,党员跟别人就是不一样。”真实的事例,感人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演赢得了台下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参加此次微型党课比赛的选手,除了在职党员,还吸引了部分退休老党员,其中年龄最大的薛天定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是在分组复赛中,老人还是坚持站着讲完自己的党课。老人主讲的内容为当前全县的中心工作——脱贫攻坚,老人回忆起自己当年工作的情景,老百姓没有衣穿、没有油吃、点着煤油灯,住在破烂的窑洞里,贫穷像长了根一样挥之不去。然而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全县上下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原来一些居住在偏远农村的群众也开始住上新房子、有了脱贫的新产业,也慢慢变得富裕起来,让那些长期关注群众生活的老干部感到非常欣慰。薛天定老人动情的党课感动了在座的所有青年党员。活动结束,主办方特意为老人颁发了精神风采奖。
针对此次微型党课比赛,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长江深有感触地说,“党员教育能否生动起来,关键在于组织者善不善于结合基层实际,点亮每名党员的智慧火花。实践证明,只要组织者建好平台,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
面向基层,打造一堂“特殊意义”的党课
此次微型党课比赛系宜川县首次举办,与传统党课相比,其具有切入点小、时间短、讲解直白的特点。普通党员走上讲台,人人参与,改变了以往党组织书记讲党课的模式,让党课教育变得更加亲近。“这种党课形式很新颖,短小精悍,以后要把这种好的做法运用到我们支部的组织生活中。”看完比赛,县委宣传部党支部书记张成强一个劲地称赞,他告诉笔者,相比较传统党课冗长、枯燥、实效差的弊病,“微型党课”不仅有多媒体演示,同时更加贴近机关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希望以后能够做到常态化并大力推广。
“微型党课既不同于常规的书记讲党课,也不同于激情式的演讲,它要求比较高,要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讲解阐述一个问题,既要有宣讲的基本要求,又要有党课的特殊教育意义。”担任评委的县直机关工委书记王安平在点评时这样说。在此次微型党课大赛中,不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讲党课选手,同时也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党课稿件,如赵永平的《信仰的力量》、宋潇的《立足岗位树标杆,追赶超越争先锋》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指导意义。对此,县委干部潘峰就认为,“内容生动灵活、贴近实际的微型党课,将逐渐成为党员爱学、群众爱听、管用有效的党课教育新形式,在以后的党员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把微型党课作为一个重要载体,使授课者爱讲党课,听课党员爱听党课。”
通过此次微型党课大赛,一些参加活动的基层党务工作者纷纷表示,这种新颖的党课形式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讲党课树立了模板,提高了党课质量,非常值得学习与推广。大赛评委、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贺涛说,“希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能够学习借鉴选手在本次党课大赛上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而提升党课质量,努力把微型党课打造成我县党建品牌。同时,要在提升讲党课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进一步巩固扩展本次微型党课比赛成果,比赛结束后,县委组织部把优秀的党课稿装订成册,把决赛实况全程录像,并刻成光盘,以便于广大党员更好地学习交流,同时,还积极筹划开展党课“五进”活动,即组织选手进机关、进社区、进乡镇、进农村、进学校巡回讲党课,真正使党课教育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