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1日
答好习总书记“四问”,让延安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本报讯(记者 刘小艳)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针对县域经济、脱贫攻坚、深化改革、党的建设,向参会的市委、县委书记们提出四个问题。
  “让延安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抢抓机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书写着革命老区延安发展的新篇章。
  县域经济:“无中生有”“有中生新”
  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县域经济发展? 

——习近平

  这是习总书记在那次座谈会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两年多来,我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旅游产业构建新格局,经济开始趋稳向好。
  在富县,但见昔日的荒原上,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正在迅速崛起。总投资216亿元的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就坐落在该园区内,从远处眺望,集群式的厂房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在延川,年产6万方液氮的延安首创气体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文安驿工业园区。提到当初企业选择延川县的原因时,公司总经理张军义说,延川县不仅具有良好的区域优势,而且有很好的优惠政策。县委、县政府叩门招商,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在土地、手续办理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新常态下,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要解放思想,勇于担责,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选准一条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延川县委书记张永祥说。 
  一花引得百花开。大唐延安热电厂热网工程、延安新区(北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安塞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延安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业态项目纷纷落地延安……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还看到,“洛川苹果”品牌价值已达到65.9亿元,去年全市苹果实现产值100亿元。“洛川苹果”品牌的不断升级,不仅让洛川果农的钱包鼓了起来,也带动了其余12个县区的果业发展。截至去年8月份,延安13个县区全部进入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行列,成为陕西第一、全国第一。
  2016年,我市又启动了1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8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甘泉豆腐、吴起荞麦香醋、黄龙蜂蜜等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富县直罗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7.6亿元,增长4.8%,位居全省第一。
  “黄河边,延水岸,黄土筑高原;窑洞前,石磨碾,仿佛回到昨天。风清清天蓝蓝,我要去延安……”一首爆红网络的《我要去延安》唱出了万千游客对延安这片红色热土的向往。红红火火的大秧歌,激越高亢的信天游,波澜壮阔的壶口瀑布,精巧质朴的陕北剪纸……这些具有陕北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观光景点,展现着圣地延安这块古老热土散发出的迷人魅力和勃勃生机。2016年延安市接待境内外游客4025.2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1%和18.38%。
两年来,延安主动适应新常态、挑战新常态,力克县域经济发展不优、不快的问题,谱写出了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优异答卷。
  脱贫攻坚: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如何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改善老区老百姓生活?
  

——习近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老区人民始终是习总书记的深情牵挂。两年多来,为了回答好习总书记提出的“如何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改善老区老百姓生活”的大问题,延安产业、搬迁、兜底等“八个一批”工程多策并举,不断牢筑精准脱贫的根基,老区人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了好领导才能过上好光景,过上好光景不能忘了共产党。”在延川县永坪镇聂家坪村,70岁的贫困户呼世斌和聂军胜在窑洞里弹着三弦唱道。呼世斌是孤寡老人,住在村委会的窑洞里,平常给村里干些杂活,政策性收入、土地流转和以猪入股合作社的分红算下来,每个月有接近2000元的收入。平日里他和几个老伙计在一起就爱唱陕北道情,常会情不自禁唱起扶贫的好政策。
  村党支部书记高叶平说,去年村里的养殖合作社纯利润43万元,80%归社员所有,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元,村里的13户贫困户以猪入股成功脱贫。
  延安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和洛河峡谷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移民搬迁是摆脱地理条件制约、摆脱贫困代际相传的最快捷路径。
  黄龙县移民搬迁办主任陈东明说,精准脱贫解决了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增加了就业岗位,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有保障。目前,黄龙县2015年的贫困户已经分房到户,2016年贫困户住房安置工作已经完成了征地工作。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说,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等都是可以借以脱贫的选择。然而,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说,必须用社保兜底的政策来解决,这是“共享发展”的真正体现,是社会公平发展、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的重要保障,也是最温暖人心的扶贫方式。
  宝塔区首创“一岗双助”,即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选择有意向的城市零就业和困难家庭劳动力,对社区孤寡老人、无人照料残疾人进行居家养老服务,使两个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障。
  年过六旬、双目失明的石青花老人是宝塔区宝塔山街道办东风社区的居民,老伴七八年前去世后,她一个人靠每月几百元的低保金生活。因为住在半山坡上,日常生活无人照料。去年6月1日,东风社区“一岗双助”招聘的助老员刘凤娥来到她家,先是手脚麻利地给石青花做好了早饭,接着马不停蹄地把老人换下来的脏衣服全部洗了。之后,刘凤娥又打扫了房屋、晒上了被子。作为报酬,刘凤娥每个月可以从社区领到2134元的工资。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今年4月12日开始,全市范围开展了扶贫对象核查和清洗工作,确定了延安脱贫攻坚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定位和10个方面的整改任务、25条具体整改措施。数据显示,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末的20.52万人减少到3.83万人,贫困村退出538个,减少到293个,贫困发生率由13.2%下降到2.4%。
  深化改革:改革与法治让延安破浪前行
  县一级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积极作为,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工作?

——习近平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向中央和省委要求对标看齐的具体行动,也是延安转型发展、追赶超越、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一招”和唯一途径。
  两年来,我市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向中央看齐、与省委对标,健全机制、夯实责任、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承担中省23项改革试点,市级出台98项改革方案,完成381项任务,改革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过去经常要跑几趟才能办理,现在只要到市政务大厅很快就能办结,效率比以前快多了。”在市政务大厅办理光伏发电项目备案事宜的黄陵县干部龙辉,对窗口服务赞不绝口。
  据介绍,我市在加快政府权力瘦身和机构消肿工作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18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61项,连续两年精简率超过三分之一。精减市县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97个、事业机构291个。完成镇村改革,乡镇总数由原来的122个减少为96个,街道办由原来的3个增加为16个,撤并行政村1611个。建立了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全面推行了网上审批、限时办结、重大项目全程代办、集中办证等制度。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说,经济发展有短板,干部队伍也有短板。找出短板、补齐短板,有利于不断凝聚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实现延安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目标。
  从2015年12月开始,市委集中对全市13个县区和87个市直部门单位领导进行了综合研判,共梳理出40名领导班子中的短板干部。截至2016年底,延安共调整短板干部63名。
  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延安将全面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不折不扣完成中央和省委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降成本、补短板上下功夫,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医药卫生、教育文化和城市管理等领域改革,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党的建设:又见延安时期好作风
  如何继承和发扬老区光荣传统,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习近平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延安的各级党委、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宗旨,坚定信念,作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表率。基于这一认识,全市党员干部学讲话、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两年来,从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到学习书院,依托延安丰厚的红色传统教育资源,全市党员干部把学习革命传统、打牢思想根基变为自觉行动,听讲红色革命故事,重温入党誓词,撰写心得体会,处处都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生动实践。
  “办好延安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力量,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论述,彰显了新一届市委班子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信心。
  为使党员教育常态化、全覆盖,我市以“大数据+小书包”的形式,推出了“党员小书包”APP,将电子图书下载安装到党员手机上,通过“党员小书包”,全市广大党员及时跟进学习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大部署、最新精神,同步开展在线测试、知识竞赛,还以支部为单位,写心得、谈体会,检验学习效果。
  在农村,很多支部都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配发了卡式收音机,建立了流动党员微信群,采取“大喇叭+小广播”、一对一结对帮学、上门送学、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等形式,生动有效地增强了党员的在党意识。有的支部还将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人物事迹编成说书快板、小剧本等,以说唱形式讲好身边事,传播正能量。
  延安还在全市基层党组织普遍设立了“问题墙”和“回音壁”。“问题墙”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张贴上墙,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接受百姓监督;“回音壁”则反馈落实情况,做到“问题从群众中来,整改效果群众说了算”。
  在宝塔区冯庄乡郭庄村支部,村支书郭生军介绍说,2015年,大家反映村上大片耕地盐碱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没想到这件事情被提上“问题墙”还不到一年,组织就通过治沟造地为村里新添了330亩优质耕地。目前,通过“问题墙”,全市共梳理出涉及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农业主导产业、规范村级事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31602个,已解决28096个。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解决抓党建和抓经济“两张皮”的难题上,各基层党组织打破常规、创新思维,抓住了新时期党建工作引领经济发展的关键点,相继推出“党建+产业发展”“党建+便民服务”“党建+社会治理”“党建+环境整治”“党建+项目建设”“党建+深化改革”……用党建这把无形的“钥匙”激活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使延安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