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岗双助”是宝塔区在城市街道社区率先推行的扶贫模式,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选择有意向的城市“零就业”和困难家庭劳动力对社区孤寡老人、无人照顾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进行居家养老服务,使两个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都得到保障。现在,宝塔区已经将这一惠民政策延伸到各乡镇和农村,让大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刘桂莲是宝塔区甘谷驿镇何家沟村民,老伴患有静脉曲张干不了重活,家里的三亩多地全靠她一个人忙活,一年下来也没多少收入。镇政府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把她确定为“一岗双助”对象,去年,村上为孤寡老人建起了幸福院,刘桂莲也搬了进去,和老伴住进了新居,同时也在这里为老人们提供服务。
“我负责照顾幸福院的老人们,帮他们买米面油和生活用品,一个月挣600块钱。”刘桂莲说。刘桂莲居住的幸福院是甘谷驿镇利用各村原来的旧窑洞和废弃的学校建成的,让村上的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和精准扶贫户集中居住,通过政府购买“一岗双助”公益岗位,安排村上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该区甘谷驿镇镇长孙霞告诉记者,在甘谷驿镇,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共修建了14个老年幸福院,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把公益性岗位给贫困户,每人一年可拿到7200元,既能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还能让生活在这里的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实现了双赢。
同样因为“一岗双助”获益的还有柳林镇南庄河村的贫困户侯凤娃,侯凤娃家里有40亩果园,一年下来,最少也能收入八九万元。但去年丈夫出了意外,造成高位截瘫,看病花光了所有积蓄,侯凤娃要照顾丈夫,果园无人打理,全家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
“当时急得我不知道怎么办,政府的干部帮我给果园施肥,嘱咐我一定要管护好果园,不能让果树荒了。娃娃开学的时候给了2000块钱,还帮我申请到了公益岗位,真是帮了家里的大忙了。”眼下,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每个月600元的“一岗双助”工资,不仅给这个家解了燃眉之急,也让侯凤娃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截至目前,宝塔区已经在全区所有乡镇实施了一岗双助,帮助300个贫困户实现了就业,也解决了社区孤寡老人、无人照顾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养老问题,真正实现了设置一个岗位,受益两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