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3日
慰问礼仪
  慰问品
  慰问对象不同,慰问品也不一样。救灾、济困,应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一般送上生活必需品;慰问付出辛劳、做出贡献的人,可选择鲜花、匾额等;慰问伤病者,在我国崇尚送时令水果、营养品等。可是在西方,医院病房多不允给病人送食品,以鲜花常见。鲜花能使人们精神愉悦,显然是合适的慰问品。在西方一些国家,送病人鲜花,讲究花枝应为单数(双数为送死者),且为单一颜色(如为杂色,被认为同病房者,有人会生,有人会死)。现在,在我国,给病人送鲜花也很时兴,讲究也不少,如不送盆栽花,以弃久病生根之嫌。还有,我国人一般忌讳白、黄、蓝色花。另外,花色太艳,可能会令病者情绪烦躁;香味过浓,可能会引起病人呼吸道不适,易咳嗽,对刚做完手术的病人不利。一般而言,送兰花、水仙、百合、康乃馨等品种配搭的花束或花篮,比较受欢迎。
  慰问语
  慰问时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得体。视不同的慰问对象,奉上相应的慰问语。
  病患者。对慢性病患者,应劝其不急不躁,安心调养。像“既来之则安之”“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惧怕手术者,重在鼓励其勇气:“手术只是微创。这是全市最好的医院,将由著名专家亲自操刀。不要怕,父母都在你身边。”慰问危重病人,重在安抚,不可添堵、添乱。如不在病人面前谈论其真实病情,也不要与他人小声嘀咕。可偏重于饮食起居的问候,讲病人爱听的话题。另外,对临终者应尽量满足其要求、愿望,如想吃什么,想见什么人等。
  亡者亲属。侧重于疏导思念亲人之苦,引导其多想、多看未来。像“过去的事已经不能复返,再难过也无济于事”“节哀顺变,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好多事等待去做”“不要一个人老待在家里,多同亲戚朋友走动走动,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
  失败、失意者。要开导他们不灰心、不抱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树立信心,自强不息,再接再厉。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贫困者、受灾民众。及时救援,在提供物质、财政支持的同时,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战胜困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同时强调,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是灾区人民的强大后盾,在各方大力支援下,灾区会建设得更美好。
  对社会有贡献者。应报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强调学习、发扬他们的拼搏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