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4日
老宅
  苏醒仁

  老宅是民国末年修建的三孔砖窑。就建筑而论,它并不是太老,但它已经是村上辈分最大的建筑了。我想它肯定觉得很孤独,它的上一辈没了,下一代塌了、拆了。
  记忆里,老宅很破败。陕北的砖窑顶上用黄土夯出一米厚的窑背,左右和后背也是用黄土夯成的,叫做窑邦。到我们记事时,老宅可能刚刚五十多岁,正当壮年,却已破败不堪。黄土夯起来的窑邦被雨水冲刷、风霜侵蚀得沟沟梁梁、纵横交错。特别刺眼的是正面窑口上面的窑背因黄土流失太多,已露出了一尺多的砖窑口。年复一年的荒草在窑顶上摇摇摆摆,透着荒凉。砖窑在修建时每家都会在窑背(顶)上放一个石碌碡。春天一场透雨过后,每家每户的壮年男人都会赶紧爬上窑背,把表层土用锄头刨松,把刚发芽的杂草锄掉,再刨匀土层,撒上麦壳。两人用木杠子拖着石碌碡来来回回反复碾压,直到蹍成四边渐高,中间缓低,平实光硬,寸草不生,石板一样。以后每到下雨,水流就会从窑顶正前上方安放的石槽中流走,才能保证窑洞长年不会渗水。
  家里兄弟姊妹六个,我是老大。父亲是供销社职工,离家很远,一个月难得回来一次。母亲起早贪黑为多挣工分,多挣一点八口人的口粮。家里没劳力,就没人去压窑背,窑背上荒草有三尺高。后来长大些能上去窑背了,我才发现我们家的窑背上没有碌碡,这个原因我几十年都想不明白,几十年了也问不清楚。所以我们的老宅年年下雨即漏,窑顶上像筛子一样,滴滴答答不停地漏水,地上会砸出一个个的小水坑。有时外面雨都停了,它还在不紧不慢地滴答。
  1982年我参加了高考,父亲看看六个孩子说,儿女都大了,祖上留下来的几眼窑破败成这样儿,不收拾一下,恐怕将来找媳妇都难,今年借钱借粮也要挂窑面子(正面用青砖从地面砌到高过窑背(顶)并在上面做些造型)。天天吃不饱、穿不暖,这可是父亲一生、全家人想都不敢想的大工程。好在当年,砖是自己烧的,和泥拉水、泡砖填土等杂活,都是家人自己干或者左邻右舍帮忙,叫做小工,主人只给他们吃饭喝水,发根烟就成。我和家人都觉得我高考考完了,恐怕学也上到头了,自觉当小工。一身泥、一身汗,干得欢实,也是想忘掉考上考不上的忐忑。大工是要靠技术的,所以管吃、管住,烟茶侍候着还要付钱,好在这位师傅与我们家有亲戚关系,很壮实、手艺好、干活扎实,钱也不多拿。现在想来,那时候的人,对亲戚邻里感情是多么的看重啊!正干着,邮递员送来一封给我的信,而且要我签名。我擦了擦眯眼的汗珠,甩了甩手上的泥水,战战兢兢填上自己的名字。邮递员一声大喊,“这娃考上大学咧”。然后拿出一挂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了,干活的人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齐刷刷地眼睛都看着我。我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说不出,还是父亲,抖抖索索从我手中拿过信封,抽出一张纸,展开了“延安大学录取通知书”,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已开始了拆旧建新的盖房热。刚吃饱肚子,手里有点余钱,就想着每一辈农民一生最大的事,盖一院新窑洞。没有钱有劳力的也可凭工分分几孔大集体时修建的公窑,整修一下也蛮亮眼。还有先富起来的,或者有点权势的,一院不够盖几院,恨不得把两代人都没有修屋盖房的缺憾一夜都补上,把给儿子孙子的房子都盖够了。我们兄妹六人都在上学,也没有劳力挣工分,父母不敢有这种想法,一家人依旧住在老宅里,只是父母的话越来越少,叹气声越来越多,周围讥笑和疑惑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这座老宅上。
  平静的生活水一般无声地滑过去两年。又是一个夏天,我们六个兄弟姊妹和父母一起挥汗如雨地收麦碾场锄玉米。大中午,累得爬都爬不动了。邮递员又来了,又是一声“这家娃考上大学咧”,鞭炮又响了,老宅里迎来了第二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年春节,村上的、邻村的秧歌队到了老宅前,锣鼓、鞭炮、高跷、彩衣,这可能是我长了二十年老宅院子色彩最华丽的一天。乡亲的祝福声、秧歌声,孩子们的欢闹声,把老宅填得满满的。这时父母眼里已没了泪水,脸上笑开了花,不停地向乡亲们端茶点烟、打躬作揖。
  2003年夏天,延安南部遭遇了连续三十多天的连阴雨,我陪市委领导到几个县去查看灾情。桥梁没了、农田淹了、道路断了,但最最让我流泪痛心的是八九十年代新修的窑洞,一排一排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得整整齐齐,无声无息。这些窑洞修建的年代,地分了,人心也生分了,各家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修窑的人家太多,乡亲们也不再去相互帮忙,专门修窑的工队应运而生。这些新窑里面没有了乡亲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依托,好像没有了筋骨,遇到这场灾害就全塌了。看到这些,我担心起我家的老宅来。这时候,老宅里的六个孩子都毕业了,工作了,父母年事渐高,也搬到县城去住了。“肯定塌了,肯定塌了。”我心里念叨着,却没有勇气去打问。正在内心不安的时候,弟弟打来了电话,说老宅窑里只是有些渗水,让我放心。他还说雨后要把老宅整修一下,盖坡屋顶,用砖石砌邦、背,让老宅永远都倒塌不了。听了这话,我心劲一松,眼泪夺眶而出。这一刻,我才突然发现那是一个让我怎样牵肠挂肚的地方。
  我的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