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21日
初心蕴希望 奋进铸辉煌
本报记者 郑鹏 王垠山 通讯员 刘鹏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这两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给梁家河回信和2015年回梁家河看望乡亲们时的殷切希望和谆谆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村的深情厚谊,为梁家河村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重点和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王智华:脱贫后住进了新房
  68岁的王智华是梁家河村舍和沟的环卫员。每天早晨,他都会准时拿着扫帚出门,开始一天的清洁工作。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刚结束了清洁工作,回到了家里。王智华新盖起的3间平房中间的一间是客厅,另外两间是卧室,颇有城里三居室的感觉。见到记者来采访,王智华热情招呼记者上炕。坐在热乎乎的炕头,记者和王智华聊了起来。
  “今年农历闰六月的时候,新房一盖好我就搬了进来,快70岁了,没想到还能住到这么宽敞、这么亮堂的新房里,现在也脱贫了,收入也增加了,我高兴啊。”提起现在的日子,王智华充满了喜悦。他告诉记者,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两人,老伴还有残疾,基本没有劳动能力。以前的收入全靠他种3亩玉米,2015年前他家人均年收入只有1600多元。2016年舍和沟并入梁家河村后,他家被确认为贫困户。村上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让他打扫从家门口开始往沟口走的两公里路段的卫生,每月给他的工资是1200元。另外,他3亩的土地也进行了流转,每年能得到3000元,他还是村上的护林员,每年能领8000元护林费,村里办养殖,根据入股情况,他能有4000元的分红。目前,他家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了8000元。今年家里盖新房时,村上又给他补助了24900元。有工资拿,有新房住,王智华觉得这就是小康生活。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一个重要目的是对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进行调研。他在很多场合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据了解,梁家河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了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综合带动苹果产业和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全村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7987元,比2014年翻了近一番。
  文安驿镇旅游办副主任杨宝剑告诉记者,结合梁家河村实际,村上制定了《梁家河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把脱贫攻坚的重点放在产业扶持脱贫和就业扶持脱贫上。目前村上旅游综合带动就业人口大部分为本村村民,村旅游公司还专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苹果种植方面发展苹果1200亩,形成了“梁家河”“张卫庞”等几个高端苹果品牌。养殖产业作为梁家河村三大产业之一,在带动梁家河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村上对土地流转采取“公司+农户”的流转模式,农民实现了“一份土地,两份收入”。梁家河2016年脱贫3户,2017年计划脱贫2户,2018年计划脱贫4户,剩余兜底户预计2020年能全部实现脱贫。
  梁强:致富了我也要入党
  “梁家小院”农家乐位于梁家河村委会不远处,28岁的梁强是这里的老板。记者见到梁强时他刚从外边回来。梁强告诉记者,他以前在煤矿打工,2015年5月,村上成立了梁家河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他当时就从煤矿辞职,回家创业,当年5月开办了这家农家乐。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天都能接待几十桌。从目前来看,他今年估计能挣三四十万元。
  生意好了之后,梁强开始思考,是什么让他从一个煤矿工人成为一年能挣几十万的农家乐老板。思考时发现,既然大家都是来梁家河参观学习的,那么作为梁家河人,更应该学习梁家河精神。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时说的话,“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他开始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种培训,晚上打烊后他还继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两学一做”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梁强对中国梦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党也由崇敬转为向往。梁强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他向村上递交了入党申请,现在他正在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希望能早日通过考验,加入党组织。
  和梁强一样,村上的情况把冯涛从上海吸引了回来,有做醋经验的冯涛成立了梁家河衡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产量可达1000吨的醋厂。目前厂里生产的梁家河醋已经上市销售。明年,冯涛还打算采取措施扩大规模,发展多能企业,开发芝麻辣子酱、苹果醋、枣醋等系列产品。冯涛告诉记者,企业45名员工中有17名是梁家河村民,明年企业发展了,他将会招收更多的梁家河村民,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
  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告诉记者,村上利用资源优势,创新了学习方式,着力开展了“学‘习’课堂”活动。采取了课堂学、田间地头学、知青旧居现场学、网络媒体学等方式,通过邀请当年习近平插队时一起生活的乡亲进行现身说法,讲当年习近平如何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渐渐融入农村生活,一直到后来成为种地的“好把式”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以及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所表现出的一些优良作风、优秀品德、先进做法等,学习他如何带领村民们发展生产、脱贫致富;通过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学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措施。“学‘习’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和修养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使更多的年轻人对党产生了向往,今年村上就有好几个年轻人提交了入党申请。
  离开梁家河时,巩保雄对记者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梁家河的乡亲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今后,村上将继续按照既定规划,不忘初心,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把村子建设得越来越美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