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婷)10月27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延安分校的小学生们来到延安鲁艺旧址,专程聆听原延安鲁艺教员的子女讲述其父母在延安时期的红色故事。此次来延安的原鲁艺教员的子女是瞿旦明先生和吴方方女士,他们是中国作曲家瞿维和钢琴演奏家寄明(原名吴亚贞)夫妇的儿女。
活动中,瞿旦明先生讲述了父母在延安相识、相知直至结婚的过程,还有在革命年代父母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以及创作出至今仍广为流传的作品的。听完瞿旦明的讲述,现场的小学生还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高唱了由寄明作曲的电影《英雄小八路》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即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听了瞿老师的讲述,让我们对这段红色故事有了了解,也让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汲取了自我成长的力量,这也是我们今后教育的方向和出发点。”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延安分校副校长南亚莉说。
“父母在世的时候经常告诉我们,‘延安对他们意义非凡’,他们是在延安这块红色热土上相识相知,最后走进婚姻殿堂的,今年恰逢父母百年诞辰,所以我和哥哥相约来到延安,并受邀给小学生讲述父母故事,真的非常荣幸。”吴方方女士告诉记者,其实他和哥哥一直想来看看父母亲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这次终于成行,真的非常激动。因为她生活在上海,哥哥在美国,所以拖了这么久才来。
据悉,瞿维与寄明同岁,今年是他们的百年诞辰。瞿维的代表作有《白毛女》(与马可、张鲁等合作)、钢琴曲《花鼓》、《洪湖赤卫队幻想曲》等。而寄明作曲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等少儿歌曲,被千千万万少年儿童传唱。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民族的苦难,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让他们先后来到延安,并相识于延安,后来一起成为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的教员。
来到延安之后,为了表达“寄希望于明天”的信念,吴亚贞改名为寄明。1941年,在重庆的周恩来将一位爱国人士赠给他的德国钢琴,转送给了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而这架钢琴也成为瞿维与寄明的“红娘”。1942年初,瞿维和寄明在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里结为伴侣。